武道之本,万法归一。
任何武术流派的初衷都是实战对抗,只是有的流派运气好,遇上了有真本领会运作的传承人,或顽强挖掘精进,或推广普及而得以在历史中存活。有的流派遇上了比较面的传承人,不愿更新本身的技术体系,又不会卖货,仅有的一点真东西便只能随着追随者的减少而逐渐凋零。
我,武术圈里的一个小学生,辗转几年,接触的流派,自学的和有老师教的一只手也数不过来了,虽仍然感觉本领低微,但自觉自己一路尝试一路失败的经历或许会给他人带来启发,因此梳理一下自己认为学习武道应遵从的一个顺序,供将来修习武学,想要炼出点真东西的同好参考。下面的文字是我个人的猜想,不代表任何流派。
在此之前我觉得有必要提一下几年前接触到的Systema,中文音译为西斯特码。在这里我们不对它进行任何历史背景层面的介绍,只从技术上做解读。这一门技艺,可以说是无形无相的,甚至称它为武术都是对其的一种局限。正因为如此,练习Systema练的不是技术和功力,而是直指战斗、对抗训练共通的核心,即人先天的战斗本能。也正因如此,我才有了写这篇文章的能力和想法。
简单地说出这个顺序——磨练性情(基本功、渐入对抗)——意识形成(对抗中的距离感、操作空间)——锻炼素质(劲、力的知觉)—— 技法细化 开始练习“仙术”。这几个阶段缺一不可,顺序不能乱。
与市面上所见到的一些“传统武术”正好相反,它并不要求把内劲练到多么高妙才能实战,相反地,最初的两步就是为了迅速形成基本实战能力,其中包括了练习者的心理素质、基础的力量体能、发力和一些较易上手的技战术,在此基础上,再去进行更巧妙、细腻的身体能力和内功训练,类似于推手、“四两拨千斤”、卸力化劲、发人甚至隔空打人等当今为人诟病的“仙术”就是在最后两个阶段形成的。只不过,在经过了前两步的淬炼后、有足够实战经验的基础上,后面的两个阶段是锦上添花,是一个武者追求极致效率的路径,而非不练对抗直接练仙术形成的空中楼阁。
由此可见,探求武术之路是从粗到细的过程。人在年轻时更适合从粗笨功夫入手,靠的是年轻人的强悍,这也恰好是修行的开始;人到中年时体能略微下降,并从技战术上求细腻,此时已经到了前两阶段和后两阶段的交界处,此时是追求极致效率的“仙术”的开端,靠的是中年人的狡猾;再之后,人到老年,体能大不如前,不能再依靠体能和技术,只好在保证体能不下降太快同时多练仙术,追求极致的效率,靠的是老年人一针见血的睿智;再老一点—— 再老一点就别练了,该休息休息,颐养天年。
写到这里,大多都是作者根据观察总结出的个人观点。从粗到细,不同阶段修习的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因此作为一个理智开明的人我们不应盲目否定或吹捧,因为或许到了某一阶段我们才会意识到原来我们曾谩骂的东西会是这么有用。而到那时,不知道我们会不会后悔。
愿大家在武学修习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
【转载请联系半瓶醋本人,吧主也给加个精呗】
任何武术流派的初衷都是实战对抗,只是有的流派运气好,遇上了有真本领会运作的传承人,或顽强挖掘精进,或推广普及而得以在历史中存活。有的流派遇上了比较面的传承人,不愿更新本身的技术体系,又不会卖货,仅有的一点真东西便只能随着追随者的减少而逐渐凋零。
我,武术圈里的一个小学生,辗转几年,接触的流派,自学的和有老师教的一只手也数不过来了,虽仍然感觉本领低微,但自觉自己一路尝试一路失败的经历或许会给他人带来启发,因此梳理一下自己认为学习武道应遵从的一个顺序,供将来修习武学,想要炼出点真东西的同好参考。下面的文字是我个人的猜想,不代表任何流派。
在此之前我觉得有必要提一下几年前接触到的Systema,中文音译为西斯特码。在这里我们不对它进行任何历史背景层面的介绍,只从技术上做解读。这一门技艺,可以说是无形无相的,甚至称它为武术都是对其的一种局限。正因为如此,练习Systema练的不是技术和功力,而是直指战斗、对抗训练共通的核心,即人先天的战斗本能。也正因如此,我才有了写这篇文章的能力和想法。
简单地说出这个顺序——磨练性情(基本功、渐入对抗)——意识形成(对抗中的距离感、操作空间)——锻炼素质(劲、力的知觉)—— 技法细化 开始练习“仙术”。这几个阶段缺一不可,顺序不能乱。
与市面上所见到的一些“传统武术”正好相反,它并不要求把内劲练到多么高妙才能实战,相反地,最初的两步就是为了迅速形成基本实战能力,其中包括了练习者的心理素质、基础的力量体能、发力和一些较易上手的技战术,在此基础上,再去进行更巧妙、细腻的身体能力和内功训练,类似于推手、“四两拨千斤”、卸力化劲、发人甚至隔空打人等当今为人诟病的“仙术”就是在最后两个阶段形成的。只不过,在经过了前两步的淬炼后、有足够实战经验的基础上,后面的两个阶段是锦上添花,是一个武者追求极致效率的路径,而非不练对抗直接练仙术形成的空中楼阁。
由此可见,探求武术之路是从粗到细的过程。人在年轻时更适合从粗笨功夫入手,靠的是年轻人的强悍,这也恰好是修行的开始;人到中年时体能略微下降,并从技战术上求细腻,此时已经到了前两阶段和后两阶段的交界处,此时是追求极致效率的“仙术”的开端,靠的是中年人的狡猾;再之后,人到老年,体能大不如前,不能再依靠体能和技术,只好在保证体能不下降太快同时多练仙术,追求极致的效率,靠的是老年人一针见血的睿智;再老一点—— 再老一点就别练了,该休息休息,颐养天年。
写到这里,大多都是作者根据观察总结出的个人观点。从粗到细,不同阶段修习的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因此作为一个理智开明的人我们不应盲目否定或吹捧,因为或许到了某一阶段我们才会意识到原来我们曾谩骂的东西会是这么有用。而到那时,不知道我们会不会后悔。
愿大家在武学修习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转载请联系半瓶醋本人,吧主也给加个精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