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艺如其人的阎立品
何为
阎立品与何为
从河南传来一个消息,杰出的豫剧表演艺术家阎立品终于收徒了。拜师收徒的仪式竟出乎意料的简单,那是在阎立品家中举行的,统共才邀请了两位来宾,一位是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侯延斌,一位是河南省剧协副主席杨兰春。款待这两位来客的不过是一杯清茶。
阎老与爱徒张美贞老师
阎立品收的弟子是河南豫剧二团的中年演员张梅贞。张美贞早已从阎立品老师学艺多年,但为什么至今才被正式收为徒弟呢?原来,阎立品有一个近乎古怪的脾气。她曾经向好几个青年演员传过艺。但不愿轻易承认他们之间的师徒关系。阎立品认为,要确立正式的师徒关系,双方都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多方面观察、熟悉、了解的过程。既然为人师表,那就不仅要在艺术事业上,而且也要在为人品德上对学生的前途负责。因此,她对收徒条件的要求是很严格的。
阎老送张梅贞老师资料
我很为张美贞庆幸,因为她经过阎老师多年的观察、考验,终于得到认可。这张入学证是得来不易的。她已经是四十上下的人了,在舞台上也生活了二十八年。她从阎老师那里学来的《秦雪梅》,三年多来已演出过数百场,成为河南豫剧二团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有时她也与老师在这出戏里合演一个角色,老师让她演前半场而自己演后半场。但老师对她的考察还不只限于艺术上的学习成绩,还要看这个学生到底如何作人,用什么态度对待艺术。有一次,老师演《秦雪梅》,不料,演商母的老旦演员因为打针过敏而肿了脸,不能登台。于是张美贞立即顶替上去。另有一次,老师演《西厢记》,又遇到演老夫人的演员病了,张美贞再一次代演了老旦的角色。这些事情都给阎立品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在多年相处之后,阎立品同张美贞终于确立了正式的师生关系。
左;侯延斌,张梅贞,阎老,杨老
阎立品原名阎桂荣,立品这个名字是后来改的。她之所以要改用这个名字,是取“立艺先立品”之意。有一次,她在一个地方演出,当地观众赠送给她一面锦旗,上题“品洁艺精”四个字。她反复琢磨,觉得“品洁”二字意味深长,于是就时时以此自励,把这番意思作为她一生为人处世和从事艺术活动的行为准则。
她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在旧社会,卖艺的人难免沾染一些旧习,然而,这一切同阎立品是无缘的,她始终保持着一身清白。因此,人们赞美她,把她比喻为荷花,说她出污泥而不染。有一次,军阀摆好了酒席,请她赴宴,她拒绝了。为了免遭迫害,她不得不宣布吃素。旧戏中凡有色情、无聊的词句,她一概不唱,不去迎合那种低级趣味。她在剧场门口张贴启事,公开声明“不唱粉词”。有一次,有无赖在剧场起哄,质问阎立品为什么不唱十月怀胎的词儿,闹得戏演不下去。阎立品也不甘示弱,走到台口针锋相对的回答:“门口招贴上写着‘不唱粉词’,你不愿意听可以去退票!”这类的事例,很可以说明阎立品的品格。尽管她一生
中备受摧残,历尽坎坷,但她对自己的处世态度从不后悔。
这样一个品艺如一的艺术家,本来是可以有大显身手的余地的。可是生活的道路却出人意料曲折。1957年的“反右”扩大化,使得她在舞台上销声匿迹二十多年,等到她重返舞台时,也将近花甲之年了。但她并未消沉,仍然兢兢业业的磨炼她的艺术,并且固执地坚持着她的处室哲学。作为一个正直的艺术家,她决不随波逐流,除了艺术,她别无所求,甚至终生过着独身生活。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即使在重返舞台以后,她演出的机会也仍然不多。她曾为此而苦恼,十分痛心地惋惜岁月的荒废,因为她能工作的时间不多了,经不起这样的消磨。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她仍然力争为观众演出,为别的剧团辅导,为年轻的一代传艺。用她自己的话说,她不能白吃农民的粮食。
阎立品是一个很有才华的演员,她很努力读书,力求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这对她的艺术创造十分有益。她的艺术所具有的清新高雅的格调,与她本人的精神气质有密切的关系,她所创造的人物,无论是秦雪梅、胡凤莲,还是崔莺莺,虽然具有各不相同的性格,但有一个共同点:这些人物都有一颗清澈如水般纯洁的心灵。
凡看过阎立品表演的人,都会被她那不同凡俗的台风所吸引。通常,我在看豫剧的时候,总是会为她那粗犷泼辣的艺术风格所鼓舞。但看阎立品的表演,得到的却是另一种印象:高雅、精致、含蓄,使人回味无穷。虽然她唱的也是豫剧,却别有一种境界。她善于演闺门旦戏,无论是《秦雪梅》、《藏舟》,还是《西厢记》,都具有这种特点。因此她的表演自成一格。她所扮演的秦雪梅,一出场,还不曾启齿,就给人以端庄凝重的印象。等到开口唱起来,那清脆、甜美、圆润的音色,顿使一个冰清玉洁的少女形象,跃然台上。在书馆一场,秦雪梅口试商林的一段戏,我们从阎立品那种语气和举止风度的表演中,又看到一个富有才情的秦
雪梅。她对商林的赞赏、激励和期望,完全是一种少女的纯真爱情的流露,使人感到雅而不俗。在吊孝一场,有一大段朗读祭文的表演,这对演员的技巧、功底是很严峻的考验,这时阎立品又变换了另一种方法用嗓,那低沉、嘶哑、凄厉的音色,那泣不成声的语调,真是哀痛欲绝,催人泪下。这些表演,无论是人物的精神气质,还是体现这种气质的技巧,都是人感到有丰富的内涵,令人难忘。
旧戏曲里的《秦雪梅吊孝》,是一出很槽糕的戏,既充斥封建思想,又掺杂不少低级庸俗的东西。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戏不可救药。阎立品上演的是她自己重新改编的本子,这个本子不但剔除了原剧中那些封建糟粕,而且重新立意,从新的角度去塑造秦雪梅的形象。秦雪梅与商林之间由才情相投而产生的爱慕完全是纯真的、高尚的。但这种正当的交往又为封建礼教所不容,于是产生了秦父怒逐商林,商林愤而病亡的悲剧结局。秦雪梅冲破父亲的阻挠,去为商林吊孝,是这一悲剧冲突的高潮。她以同父亲的决裂,表示她对商林的无限深情。阎立品对原本所作的重要改动,使得宣扬封建的主题变为反封建的主题,人物被赋予了高尚的情操,从而使这个戏的思想境界提高了。
阎立品的艺术格调,也正是她个人品格的表现。河南的同志在谈论阎立品时,总是喜欢用“艺如其人”这句话来赞誉她,以形容其艺其品的一致。是啊,如果一个举止卑俗的人,又怎么可能有高雅的艺术格调呢?
何为
阎立品与何为
从河南传来一个消息,杰出的豫剧表演艺术家阎立品终于收徒了。拜师收徒的仪式竟出乎意料的简单,那是在阎立品家中举行的,统共才邀请了两位来宾,一位是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侯延斌,一位是河南省剧协副主席杨兰春。款待这两位来客的不过是一杯清茶。
阎老与爱徒张美贞老师
阎立品收的弟子是河南豫剧二团的中年演员张梅贞。张美贞早已从阎立品老师学艺多年,但为什么至今才被正式收为徒弟呢?原来,阎立品有一个近乎古怪的脾气。她曾经向好几个青年演员传过艺。但不愿轻易承认他们之间的师徒关系。阎立品认为,要确立正式的师徒关系,双方都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多方面观察、熟悉、了解的过程。既然为人师表,那就不仅要在艺术事业上,而且也要在为人品德上对学生的前途负责。因此,她对收徒条件的要求是很严格的。
阎老送张梅贞老师资料
我很为张美贞庆幸,因为她经过阎老师多年的观察、考验,终于得到认可。这张入学证是得来不易的。她已经是四十上下的人了,在舞台上也生活了二十八年。她从阎老师那里学来的《秦雪梅》,三年多来已演出过数百场,成为河南豫剧二团最受欢迎的剧目之一。有时她也与老师在这出戏里合演一个角色,老师让她演前半场而自己演后半场。但老师对她的考察还不只限于艺术上的学习成绩,还要看这个学生到底如何作人,用什么态度对待艺术。有一次,老师演《秦雪梅》,不料,演商母的老旦演员因为打针过敏而肿了脸,不能登台。于是张美贞立即顶替上去。另有一次,老师演《西厢记》,又遇到演老夫人的演员病了,张美贞再一次代演了老旦的角色。这些事情都给阎立品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在多年相处之后,阎立品同张美贞终于确立了正式的师生关系。
左;侯延斌,张梅贞,阎老,杨老
阎立品原名阎桂荣,立品这个名字是后来改的。她之所以要改用这个名字,是取“立艺先立品”之意。有一次,她在一个地方演出,当地观众赠送给她一面锦旗,上题“品洁艺精”四个字。她反复琢磨,觉得“品洁”二字意味深长,于是就时时以此自励,把这番意思作为她一生为人处世和从事艺术活动的行为准则。
她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在旧社会,卖艺的人难免沾染一些旧习,然而,这一切同阎立品是无缘的,她始终保持着一身清白。因此,人们赞美她,把她比喻为荷花,说她出污泥而不染。有一次,军阀摆好了酒席,请她赴宴,她拒绝了。为了免遭迫害,她不得不宣布吃素。旧戏中凡有色情、无聊的词句,她一概不唱,不去迎合那种低级趣味。她在剧场门口张贴启事,公开声明“不唱粉词”。有一次,有无赖在剧场起哄,质问阎立品为什么不唱十月怀胎的词儿,闹得戏演不下去。阎立品也不甘示弱,走到台口针锋相对的回答:“门口招贴上写着‘不唱粉词’,你不愿意听可以去退票!”这类的事例,很可以说明阎立品的品格。尽管她一生
中备受摧残,历尽坎坷,但她对自己的处世态度从不后悔。
这样一个品艺如一的艺术家,本来是可以有大显身手的余地的。可是生活的道路却出人意料曲折。1957年的“反右”扩大化,使得她在舞台上销声匿迹二十多年,等到她重返舞台时,也将近花甲之年了。但她并未消沉,仍然兢兢业业的磨炼她的艺术,并且固执地坚持着她的处室哲学。作为一个正直的艺术家,她决不随波逐流,除了艺术,她别无所求,甚至终生过着独身生活。可惜,由于种种原因,即使在重返舞台以后,她演出的机会也仍然不多。她曾为此而苦恼,十分痛心地惋惜岁月的荒废,因为她能工作的时间不多了,经不起这样的消磨。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她仍然力争为观众演出,为别的剧团辅导,为年轻的一代传艺。用她自己的话说,她不能白吃农民的粮食。
阎立品是一个很有才华的演员,她很努力读书,力求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这对她的艺术创造十分有益。她的艺术所具有的清新高雅的格调,与她本人的精神气质有密切的关系,她所创造的人物,无论是秦雪梅、胡凤莲,还是崔莺莺,虽然具有各不相同的性格,但有一个共同点:这些人物都有一颗清澈如水般纯洁的心灵。
凡看过阎立品表演的人,都会被她那不同凡俗的台风所吸引。通常,我在看豫剧的时候,总是会为她那粗犷泼辣的艺术风格所鼓舞。但看阎立品的表演,得到的却是另一种印象:高雅、精致、含蓄,使人回味无穷。虽然她唱的也是豫剧,却别有一种境界。她善于演闺门旦戏,无论是《秦雪梅》、《藏舟》,还是《西厢记》,都具有这种特点。因此她的表演自成一格。她所扮演的秦雪梅,一出场,还不曾启齿,就给人以端庄凝重的印象。等到开口唱起来,那清脆、甜美、圆润的音色,顿使一个冰清玉洁的少女形象,跃然台上。在书馆一场,秦雪梅口试商林的一段戏,我们从阎立品那种语气和举止风度的表演中,又看到一个富有才情的秦
雪梅。她对商林的赞赏、激励和期望,完全是一种少女的纯真爱情的流露,使人感到雅而不俗。在吊孝一场,有一大段朗读祭文的表演,这对演员的技巧、功底是很严峻的考验,这时阎立品又变换了另一种方法用嗓,那低沉、嘶哑、凄厉的音色,那泣不成声的语调,真是哀痛欲绝,催人泪下。这些表演,无论是人物的精神气质,还是体现这种气质的技巧,都是人感到有丰富的内涵,令人难忘。
旧戏曲里的《秦雪梅吊孝》,是一出很槽糕的戏,既充斥封建思想,又掺杂不少低级庸俗的东西。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戏不可救药。阎立品上演的是她自己重新改编的本子,这个本子不但剔除了原剧中那些封建糟粕,而且重新立意,从新的角度去塑造秦雪梅的形象。秦雪梅与商林之间由才情相投而产生的爱慕完全是纯真的、高尚的。但这种正当的交往又为封建礼教所不容,于是产生了秦父怒逐商林,商林愤而病亡的悲剧结局。秦雪梅冲破父亲的阻挠,去为商林吊孝,是这一悲剧冲突的高潮。她以同父亲的决裂,表示她对商林的无限深情。阎立品对原本所作的重要改动,使得宣扬封建的主题变为反封建的主题,人物被赋予了高尚的情操,从而使这个戏的思想境界提高了。
阎立品的艺术格调,也正是她个人品格的表现。河南的同志在谈论阎立品时,总是喜欢用“艺如其人”这句话来赞誉她,以形容其艺其品的一致。是啊,如果一个举止卑俗的人,又怎么可能有高雅的艺术格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