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省工高产栽培新技术—全氧发菌固水出菇工艺
香菇生产是微生物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在传统种植的工艺过程中可不是那么简单,菇农从备料到出菇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从接种到收获需要花费近一年时间才能结束。一年只能种一个批次(即从先一年的11-12月或者当年的1-2月种植到当年的9月份后才开始现蕾出菇,直到第二年的清明节前收获结束),既费工费时又消耗强大的体力,而且产量低下(一个5斤重的菌棒平均产量只有1.2斤左右),其种植香菇的经济效益并不能最大化的体现出来。而中盛永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对传统技术进行了系统的革新后,将传统的全封闭式塑料袋圆柱体菌棒生产香菇方式改为全氧培菌式的长方形菌块出菇模式,将传统的几十道工序只改为九道工序即可完成香菇种植的全部过程。过去菇农一年只能种一个批次,而现在一年可以种植两个批次。如果采用工厂化种植则一年四季种植出菇。不仅省工省时省力(省工70%)省能源(90%),而且增产50%以上(一个5斤重的长方形菌块可产香菇2斤左右),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这种新技术的问世,将会加速推动我国香菇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盛永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为广大菇农创收增收又提供了一条科学的新发明新途径。
现将全氧发菌固水出菇新技术介绍如下:
一、香菇常规生产种植时间安排
七、八、九、十月选择中低温品种,即采取中温培菌,中低温品种出菇,出菇温度最高温度不宜超过25度,在十一、十二、一、二、三、四、五、六月选择偏高温品种生产,进入夏季可用温控设施出菇。
二、 栽培原料配方(可用秸秆玉米芯代替部分木屑,以缓解资源供给矛盾):
①木屑25-32%、豆秸、油菜秆、稻草、玉米芯或玉米秸40-50%、玉米粉或稻谷粉5%、麸皮15%、石膏1%、石灰0.8-1.5%、固水剂、聚能活力素(固态型)0.05%,5号剂0.3%,料的含水量55%左右。
②木屑36%、棉籽皮26%、玉米芯20%、麸皮15%、石膏1%、石灰0.8-1.5%、固水剂、聚能活力素(固态型)0.05%,5号剂0.3%,料的含水量55%左右。
③木屑25-32%、豆秸、油菜秆、稻草、玉米芯或玉米秸40-50%、玉米粉或稻谷粉5%、麸皮15%、石膏1%、石灰0.8-1.5%、聚能活力素(固态型)0.05%,5号剂0.3%,固水剂、料的含水量55%左右。
④木屑60%、玉米芯 22%、麸皮8%、玉米粉5%、石膏1%、石灰0.5-1.0%,5号剂0.3%,固水剂、聚能活力素(固态型)0.05%,料的含水量55%左右。
⑤豆秸48%、木屑32%、麸皮17%、5号剂0.3%,石膏1%、石灰0.5-1%、复合剂1号0.3%,(固态型)0.05%,料的含水量55%左右。
⑥木屑36%、棉籽皮26%、玉米芯20%、麸皮15%、石膏1%、石灰0.8-1.5%、固水剂、聚能活力素(固态型)0.05%,5号剂0.3%,料的含水量55%左右。
⑦ 棉籽皮60-70%、木屑30-40%、石膏1-2%、石灰0.8-1.5%.聚能活力素(固态型)0.05%、固水剂、5号剂0.3%,料的含水量55%左右。
⑧ 甘蔗渣40-50%、木屑40-60%、麦麸5-10%、石膏1%、石灰0.1-1%,固水剂0.2%,聚能活力素(固态型)0.05%、固水剂、5号剂0.3%,料的含水量55%左右。
三、加水润料并通过自动装包压块机装包压块
将配好的培养基料加水到适当的比例后直接通自动装包机装包压块。
四、蒸汽灭菌
无需高压设施(高压灭菌锅炉几十万元一套),用常规的常压灭菌设施几千元就可解决。新技术常压灭菌只需3-5小时即可。是传统蒸料时间的十分之一的时间,节省能源90%。
五、冷却接种
在常规大棚或室内通过空气沉降法消毒后直接开放式接种,当菌包冷却到30度以下时,每个菌包接种15-25克。无需传统方法打多孔法接种,无需再次套袋防污染。新技术直接将菌种撒入到菌袋内即可,接种效率是传统方法的几倍。污染率可控在1%以内。
五、上架培菌养菌转色
将接入菌种后的菌包转入培菌养菌棚进行培菌养菌,培菌温度最低不能低于5度,最高不宜超过35度,最适温度为24度正负2度;菌丝45天以内基本发满全袋,15天完成自然转色的过程,在适宜的温度下培菌60天即可进入出菇催蕾阶段。
无需象传统方法一样,多次刺孔增氧,多次翻堆倒垛,无需扎孔排放生理黄水,更无需养菌120-180天。可大量节省人工,并加快生产周转率。更适合周年化工厂化生产香菇。
六、出菇管理:
当培菌养菌60天后,营养生长阶段宣告结束,即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1)为防止菌块污染,出菇车间厂所应事先进行杀虫、杀菌处理。脱
袋出菇时,用刀片或剪刀沿着料袋口封边剪掉,以便菌袋循环利用。排放时,要边开袋取菌块上架,间距7-250px左右。一般每平方米摆放18块菌块左右。
(2)闷棚保湿现蕾催蕾:菌块脱袋后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通风半小时后再闷棚白天升温、晚上降温保湿现蕾,此时不宜大通风,因大通风会造成菌皮干燥而不现蕾,因此,自然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要千万注意保湿,每天通风三次,早中晚各通一次,每次10-20分钟,现蕾期即脱袋后3-7天以内,在现蕾早期二氧碳浓度控制在4500PPM以下是没问题的,现蕾期湿度一定要达到85-95,待现蕾整齐后并进行适当疏蕾(5斤重的菌块保持25个菇蕾以下)
(3) 变温变湿催蕾 香菇具有变温变湿结实性的特点,人为创造温度和湿度差来刺激菌块,能促进菇蕾发生,达到快速高产的目的。
制造温差, 白天减少通风,使菌块保持湿润,小规模生产则白天每隔3-5小时往菌块上喷水一次,一天喷水5次左右;夜间低温时打开门窗和脚窗换气扇或抽风机,大棚则晚上把两边塑料膜掀起30-40公分高进行通风降温,让低温刺激菌丝,使菌块温、湿度有较大的变化,这样原基就能顺利的形成菇蕾。如果菌块过分干燥,可喷水增加湿度,以促进出菇。冬天白天可用七分阳三分阴的庶阳网升温,中午打开棚的两端适当通风换气并防高温(棚内温度不宜超过25度)。晚上一定要加盖庶阳网和大棚保温被 。
②拉大温差人为创造7-10℃以上的昼夜温差促进菌丝互相交织,扭结盘状组织,进而分化膨大形成原基和菇蕾。具体做法是:白天使室温升高8~10℃;夜间气温下降时,打开门窗和地窗,也可开启车间地下抽风机进行换气,让冷空气进入,连续3~4d使菌块表面出现不规则的白色裂纹,不久菇蕾便长出。 现蕾后要即时梳蕾,每个重4.5斤重的菌块,其菇蕾数量不宜超过25个,一般控制在20个左右,菇形菇质较好。
③通风管理为冬天每天中午各通风一到两次,每次10-15分钟。春秋之间,白天中午要通风20-30分钟,夜晚可开棚降温。气温23度以上时,白天一定要用深井水或冷水多喷淋雾水五到六次,同时配湿帘机通风,以降低菌块温度和保持出菇湿度。中盛2、8号中温偏高型品种出菇最高温度以不超过25-28度,最好控制在15-25度左右(黄河以北地区一般用湿帘机加喷雾装置即达降温目的,水以深井水为宜,南方地区则应以食用菌专用空调降温为佳),现蕾期即前5-8天内湿度一定要保持在90-95%,如果是中盛3、9号中低温品种,出菇最高温度不宜超过21度,湿度保持在85-95%。早中晚各通50-60分钟的风即可,夜晚下半夜露汽下来时可多通风1-2小时。在气温达25度以上时,建议在出菇棚内安装加湿机或食用菌专用空调降温降湿通风配合高压喷雾系统使用效果最佳。
(1)增加光照:在夜晚用灯光代替日光来刺激香菇生长,也是为了让蘑菇增收。但是选什么样的灯是有讲究的。首先就是光不能太强了,照明用的100瓦灯泡就太亮了,反而不易出好菇,40瓦的最合适。灯光的颜色要选黄色或绿色的。这两种灯光对香菇的发育最为有利,因为黄、绿色光照的光波能调节香菇里面一种叫环腺苷酸的物质,这也是香菇形成的诱导物质。所以菇棚内每隔4-5米,吊一个40瓦的黄色或绿色电灯泡,就可以起到促进生长的作用了。
(2)现蕾完成后,后期香菇生长管理,保持湿度在80-85,二氧碳浓度控制在3000PPM以下。现蕾完成后,再喷施中盛永基喷施型聚能活力素增产更显著,用量以商品说明为准。
(3) 换潮养菌出菇管理:对脱袋出菇的菌块,每潮菇采完后,要科学养菌15-30天左右,第一个7-10天每天用自动喷雾系统大量喷水三遍保湿,每个菌块都要浇到水,同时,在这个7-10天中要将菌块上的死脚菇腐乱后冲洗干净并促其速发菌转色,第二个7-10天浇两遍水左右,第三个7-10天中浇两次水左右,前7-10天,湿度控制在85,中间7天湿度80左右,最后7天控制在80左右,喷水次数多少并不是固定的,根据天气季节情况,菌棚内应以达湿度要求为准。在养菌期间温度控制在20-25度左右,越接近25度越好,这样菌丝恢复最佳.有的大棚或出菇车间里安装有高压喷雾装置,但也要适当喷水,让菌块吸水,保持菌块表面湿度。
(4)养菌15至30天后,即对菌块进行补水,补水方法可以利用水池泡水法、补水针补水法、高压或负压补水法,药剂喷淋法,滴灌补水法,当然以滴灌补水法效果最佳。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采完第一潮菇的菌块补水后重量控制在原菌包重的70-80%,采完第二潮菇的菌块补水后重量控制在原菌包重的78%左右,采完第三潮菇的菌块补水后重量控制在原菌包重的70%左右。
(5)切记:每潮菇后养菌结束后补水时必须补充营养。每100kg水中加入聚能活力素30克,加入水中全部溶解后再进行补水作业。
(6)通风管理:春秋早中晚各通风30-50分钟,冬天减少一半通风时间,夏天要有降温设施,通风要增加通风时间,夏天和春秋一般建议要用水帘联动排风机降温通风。
(7)工厂化生产,一是可用自动滴灌管补水,二是可适用在密封的水罐中加压注水,同样达到理想的效果,三是采用固水剂或增吸水剂技术进喷淋法补水比较经济快速。
采收:利用新技术种植香菇第一潮菇即可达到1斤左右的产量,第二三潮也可出到1斤重的产量。采收早了要影响产量,采收迟了又会影响质地,只有坚持先熟先来的原则;才能达到高产优质。具体采收标准是:当菌伞尚未完全张开,菌盖边缘稍内卷,菌褶已全部伸直时,为采收最适期。
中盛永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系电话:15201688368
香菇生产是微生物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在传统种植的工艺过程中可不是那么简单,菇农从备料到出菇需要经过几十道工序,从接种到收获需要花费近一年时间才能结束。一年只能种一个批次(即从先一年的11-12月或者当年的1-2月种植到当年的9月份后才开始现蕾出菇,直到第二年的清明节前收获结束),既费工费时又消耗强大的体力,而且产量低下(一个5斤重的菌棒平均产量只有1.2斤左右),其种植香菇的经济效益并不能最大化的体现出来。而中盛永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对传统技术进行了系统的革新后,将传统的全封闭式塑料袋圆柱体菌棒生产香菇方式改为全氧培菌式的长方形菌块出菇模式,将传统的几十道工序只改为九道工序即可完成香菇种植的全部过程。过去菇农一年只能种一个批次,而现在一年可以种植两个批次。如果采用工厂化种植则一年四季种植出菇。不仅省工省时省力(省工70%)省能源(90%),而且增产50%以上(一个5斤重的长方形菌块可产香菇2斤左右),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这种新技术的问世,将会加速推动我国香菇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盛永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为广大菇农创收增收又提供了一条科学的新发明新途径。
现将全氧发菌固水出菇新技术介绍如下:
一、香菇常规生产种植时间安排
七、八、九、十月选择中低温品种,即采取中温培菌,中低温品种出菇,出菇温度最高温度不宜超过25度,在十一、十二、一、二、三、四、五、六月选择偏高温品种生产,进入夏季可用温控设施出菇。
二、 栽培原料配方(可用秸秆玉米芯代替部分木屑,以缓解资源供给矛盾):
①木屑25-32%、豆秸、油菜秆、稻草、玉米芯或玉米秸40-50%、玉米粉或稻谷粉5%、麸皮15%、石膏1%、石灰0.8-1.5%、固水剂、聚能活力素(固态型)0.05%,5号剂0.3%,料的含水量55%左右。
②木屑36%、棉籽皮26%、玉米芯20%、麸皮15%、石膏1%、石灰0.8-1.5%、固水剂、聚能活力素(固态型)0.05%,5号剂0.3%,料的含水量55%左右。
③木屑25-32%、豆秸、油菜秆、稻草、玉米芯或玉米秸40-50%、玉米粉或稻谷粉5%、麸皮15%、石膏1%、石灰0.8-1.5%、聚能活力素(固态型)0.05%,5号剂0.3%,固水剂、料的含水量55%左右。
④木屑60%、玉米芯 22%、麸皮8%、玉米粉5%、石膏1%、石灰0.5-1.0%,5号剂0.3%,固水剂、聚能活力素(固态型)0.05%,料的含水量55%左右。
⑤豆秸48%、木屑32%、麸皮17%、5号剂0.3%,石膏1%、石灰0.5-1%、复合剂1号0.3%,(固态型)0.05%,料的含水量55%左右。
⑥木屑36%、棉籽皮26%、玉米芯20%、麸皮15%、石膏1%、石灰0.8-1.5%、固水剂、聚能活力素(固态型)0.05%,5号剂0.3%,料的含水量55%左右。
⑦ 棉籽皮60-70%、木屑30-40%、石膏1-2%、石灰0.8-1.5%.聚能活力素(固态型)0.05%、固水剂、5号剂0.3%,料的含水量55%左右。
⑧ 甘蔗渣40-50%、木屑40-60%、麦麸5-10%、石膏1%、石灰0.1-1%,固水剂0.2%,聚能活力素(固态型)0.05%、固水剂、5号剂0.3%,料的含水量55%左右。
三、加水润料并通过自动装包压块机装包压块
将配好的培养基料加水到适当的比例后直接通自动装包机装包压块。
四、蒸汽灭菌
无需高压设施(高压灭菌锅炉几十万元一套),用常规的常压灭菌设施几千元就可解决。新技术常压灭菌只需3-5小时即可。是传统蒸料时间的十分之一的时间,节省能源90%。
五、冷却接种
在常规大棚或室内通过空气沉降法消毒后直接开放式接种,当菌包冷却到30度以下时,每个菌包接种15-25克。无需传统方法打多孔法接种,无需再次套袋防污染。新技术直接将菌种撒入到菌袋内即可,接种效率是传统方法的几倍。污染率可控在1%以内。
五、上架培菌养菌转色
将接入菌种后的菌包转入培菌养菌棚进行培菌养菌,培菌温度最低不能低于5度,最高不宜超过35度,最适温度为24度正负2度;菌丝45天以内基本发满全袋,15天完成自然转色的过程,在适宜的温度下培菌60天即可进入出菇催蕾阶段。
无需象传统方法一样,多次刺孔增氧,多次翻堆倒垛,无需扎孔排放生理黄水,更无需养菌120-180天。可大量节省人工,并加快生产周转率。更适合周年化工厂化生产香菇。
六、出菇管理:
当培菌养菌60天后,营养生长阶段宣告结束,即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1)为防止菌块污染,出菇车间厂所应事先进行杀虫、杀菌处理。脱
袋出菇时,用刀片或剪刀沿着料袋口封边剪掉,以便菌袋循环利用。排放时,要边开袋取菌块上架,间距7-250px左右。一般每平方米摆放18块菌块左右。
(2)闷棚保湿现蕾催蕾:菌块脱袋后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通风半小时后再闷棚白天升温、晚上降温保湿现蕾,此时不宜大通风,因大通风会造成菌皮干燥而不现蕾,因此,自然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要千万注意保湿,每天通风三次,早中晚各通一次,每次10-20分钟,现蕾期即脱袋后3-7天以内,在现蕾早期二氧碳浓度控制在4500PPM以下是没问题的,现蕾期湿度一定要达到85-95,待现蕾整齐后并进行适当疏蕾(5斤重的菌块保持25个菇蕾以下)
(3) 变温变湿催蕾 香菇具有变温变湿结实性的特点,人为创造温度和湿度差来刺激菌块,能促进菇蕾发生,达到快速高产的目的。
制造温差, 白天减少通风,使菌块保持湿润,小规模生产则白天每隔3-5小时往菌块上喷水一次,一天喷水5次左右;夜间低温时打开门窗和脚窗换气扇或抽风机,大棚则晚上把两边塑料膜掀起30-40公分高进行通风降温,让低温刺激菌丝,使菌块温、湿度有较大的变化,这样原基就能顺利的形成菇蕾。如果菌块过分干燥,可喷水增加湿度,以促进出菇。冬天白天可用七分阳三分阴的庶阳网升温,中午打开棚的两端适当通风换气并防高温(棚内温度不宜超过25度)。晚上一定要加盖庶阳网和大棚保温被 。
②拉大温差人为创造7-10℃以上的昼夜温差促进菌丝互相交织,扭结盘状组织,进而分化膨大形成原基和菇蕾。具体做法是:白天使室温升高8~10℃;夜间气温下降时,打开门窗和地窗,也可开启车间地下抽风机进行换气,让冷空气进入,连续3~4d使菌块表面出现不规则的白色裂纹,不久菇蕾便长出。 现蕾后要即时梳蕾,每个重4.5斤重的菌块,其菇蕾数量不宜超过25个,一般控制在20个左右,菇形菇质较好。
③通风管理为冬天每天中午各通风一到两次,每次10-15分钟。春秋之间,白天中午要通风20-30分钟,夜晚可开棚降温。气温23度以上时,白天一定要用深井水或冷水多喷淋雾水五到六次,同时配湿帘机通风,以降低菌块温度和保持出菇湿度。中盛2、8号中温偏高型品种出菇最高温度以不超过25-28度,最好控制在15-25度左右(黄河以北地区一般用湿帘机加喷雾装置即达降温目的,水以深井水为宜,南方地区则应以食用菌专用空调降温为佳),现蕾期即前5-8天内湿度一定要保持在90-95%,如果是中盛3、9号中低温品种,出菇最高温度不宜超过21度,湿度保持在85-95%。早中晚各通50-60分钟的风即可,夜晚下半夜露汽下来时可多通风1-2小时。在气温达25度以上时,建议在出菇棚内安装加湿机或食用菌专用空调降温降湿通风配合高压喷雾系统使用效果最佳。
(1)增加光照:在夜晚用灯光代替日光来刺激香菇生长,也是为了让蘑菇增收。但是选什么样的灯是有讲究的。首先就是光不能太强了,照明用的100瓦灯泡就太亮了,反而不易出好菇,40瓦的最合适。灯光的颜色要选黄色或绿色的。这两种灯光对香菇的发育最为有利,因为黄、绿色光照的光波能调节香菇里面一种叫环腺苷酸的物质,这也是香菇形成的诱导物质。所以菇棚内每隔4-5米,吊一个40瓦的黄色或绿色电灯泡,就可以起到促进生长的作用了。
(2)现蕾完成后,后期香菇生长管理,保持湿度在80-85,二氧碳浓度控制在3000PPM以下。现蕾完成后,再喷施中盛永基喷施型聚能活力素增产更显著,用量以商品说明为准。
(3) 换潮养菌出菇管理:对脱袋出菇的菌块,每潮菇采完后,要科学养菌15-30天左右,第一个7-10天每天用自动喷雾系统大量喷水三遍保湿,每个菌块都要浇到水,同时,在这个7-10天中要将菌块上的死脚菇腐乱后冲洗干净并促其速发菌转色,第二个7-10天浇两遍水左右,第三个7-10天中浇两次水左右,前7-10天,湿度控制在85,中间7天湿度80左右,最后7天控制在80左右,喷水次数多少并不是固定的,根据天气季节情况,菌棚内应以达湿度要求为准。在养菌期间温度控制在20-25度左右,越接近25度越好,这样菌丝恢复最佳.有的大棚或出菇车间里安装有高压喷雾装置,但也要适当喷水,让菌块吸水,保持菌块表面湿度。
(4)养菌15至30天后,即对菌块进行补水,补水方法可以利用水池泡水法、补水针补水法、高压或负压补水法,药剂喷淋法,滴灌补水法,当然以滴灌补水法效果最佳。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采完第一潮菇的菌块补水后重量控制在原菌包重的70-80%,采完第二潮菇的菌块补水后重量控制在原菌包重的78%左右,采完第三潮菇的菌块补水后重量控制在原菌包重的70%左右。
(5)切记:每潮菇后养菌结束后补水时必须补充营养。每100kg水中加入聚能活力素30克,加入水中全部溶解后再进行补水作业。
(6)通风管理:春秋早中晚各通风30-50分钟,冬天减少一半通风时间,夏天要有降温设施,通风要增加通风时间,夏天和春秋一般建议要用水帘联动排风机降温通风。
(7)工厂化生产,一是可用自动滴灌管补水,二是可适用在密封的水罐中加压注水,同样达到理想的效果,三是采用固水剂或增吸水剂技术进喷淋法补水比较经济快速。
采收:利用新技术种植香菇第一潮菇即可达到1斤左右的产量,第二三潮也可出到1斤重的产量。采收早了要影响产量,采收迟了又会影响质地,只有坚持先熟先来的原则;才能达到高产优质。具体采收标准是:当菌伞尚未完全张开,菌盖边缘稍内卷,菌褶已全部伸直时,为采收最适期。
中盛永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联系电话:15201688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