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整部《红楼梦》,唯一能让身娇体弱的黛玉扛起锄头做体力活的,恐怕只有对那飘零落花的共情。
庸俗污浊如你我,自然比不得玉洁冰清如黛玉的那颗七窍玲珑心;麻木纠葛如现实,也远不及红楼世界中那番淋漓尽致的起承转合。
然而,当韩国女星、f(x)组合成员崔雪莉离世的噩耗猝然而至时——你、我,以及芸芸众生的看客们,多多少少会生发出些许近乎于“黛玉葬花”式的惋叹。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与看似娇柔温良的桃李花不同,26岁的雪莉更像是一支带刺的红玫瑰,是在温情的粉色花海中野蛮生长的一抹艳红。当同行们整日面带官方微笑、看到镜头便条件反射般拇指比心时,雪莉的种种所为无疑是一种叛逆。
身为局外人,我等没有资格妄加评论关于这个女孩的所有争议话题。但作为目睹这一切风波与热议的看客,我敢断言,真正理解雪莉的人少之又少。
或者说,大多数人都不曾,也不能理解她。
从相对不带感情色彩的第三视角来看,某种程度上,雪莉无疑是张扬的,甚至这份张扬——在时下的观念中——并不恰到好处。她仿佛是一束盛放的紫黑色焰火,与夜空中五彩缤纷的同类格格不入,当人们带着不屑与不解漠然转身,却忽略了焰火熄灭前那耀眼的白色光芒:
正如她内心深处的单纯与真挚。
抛开高谈阔论的是非、蜗角上的争执,此时此刻站在我们眼前的崔雪莉,是一个如夏花般绚烂、却又转瞬即逝的,年轻且鲜活的生命。
作为多年的挚友,歌手IU早在2012年便为雪莉写下《桃子》。轻柔舒缓的旋律,配上青涩俏皮的歌词,一个鲜活水灵如水蜜桃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哦 要用什么词才能形容你呢”
“这世界上的词大概不够”
——IU 《桃子》
这是十八岁的崔雪莉,或许,也是最真实的崔雪莉。
IU无疑是雪莉的知己。然而在外界洪水猛兽般的如潮恶意面前,这份爱与理解虽弥足珍贵,却终究力不从心。就像冬日里一束足够温暖,却无法让积雪消融的暖阳。
她还是离开了。
不幸的事发生后,这首歌也告别了活泼愉快的标签,转而在所有爱着雪莉的人的心上,烙上一块共同的伤疤,难以愈合。甚至一听到前奏便忍不住潸然泪下,痛彻心扉。
这首七年前便面世的老歌,猝不及防地被迫被人不断提起,崭新而沉重。它本不该变成一首新写的旧歌,本不该背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一首新写的旧歌”
“怎么就这么巧了”
“知道谁藏好的心”
“还有个缺角呢”
当铺天盖地的惋叹渐渐如云烟散去,请容我献上片语深衷:
真理小姐,天涯路远,愿后会有期。
“来不及说的 千言万语”
“下一次 我们都不缺席”
——李宗盛 《新写的旧歌》
庸俗污浊如你我,自然比不得玉洁冰清如黛玉的那颗七窍玲珑心;麻木纠葛如现实,也远不及红楼世界中那番淋漓尽致的起承转合。
然而,当韩国女星、f(x)组合成员崔雪莉离世的噩耗猝然而至时——你、我,以及芸芸众生的看客们,多多少少会生发出些许近乎于“黛玉葬花”式的惋叹。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与看似娇柔温良的桃李花不同,26岁的雪莉更像是一支带刺的红玫瑰,是在温情的粉色花海中野蛮生长的一抹艳红。当同行们整日面带官方微笑、看到镜头便条件反射般拇指比心时,雪莉的种种所为无疑是一种叛逆。
身为局外人,我等没有资格妄加评论关于这个女孩的所有争议话题。但作为目睹这一切风波与热议的看客,我敢断言,真正理解雪莉的人少之又少。
或者说,大多数人都不曾,也不能理解她。
从相对不带感情色彩的第三视角来看,某种程度上,雪莉无疑是张扬的,甚至这份张扬——在时下的观念中——并不恰到好处。她仿佛是一束盛放的紫黑色焰火,与夜空中五彩缤纷的同类格格不入,当人们带着不屑与不解漠然转身,却忽略了焰火熄灭前那耀眼的白色光芒:
正如她内心深处的单纯与真挚。
抛开高谈阔论的是非、蜗角上的争执,此时此刻站在我们眼前的崔雪莉,是一个如夏花般绚烂、却又转瞬即逝的,年轻且鲜活的生命。
作为多年的挚友,歌手IU早在2012年便为雪莉写下《桃子》。轻柔舒缓的旋律,配上青涩俏皮的歌词,一个鲜活水灵如水蜜桃的少女形象跃然纸上。
“哦 要用什么词才能形容你呢”
“这世界上的词大概不够”
——IU 《桃子》
这是十八岁的崔雪莉,或许,也是最真实的崔雪莉。
IU无疑是雪莉的知己。然而在外界洪水猛兽般的如潮恶意面前,这份爱与理解虽弥足珍贵,却终究力不从心。就像冬日里一束足够温暖,却无法让积雪消融的暖阳。
她还是离开了。
不幸的事发生后,这首歌也告别了活泼愉快的标签,转而在所有爱着雪莉的人的心上,烙上一块共同的伤疤,难以愈合。甚至一听到前奏便忍不住潸然泪下,痛彻心扉。
这首七年前便面世的老歌,猝不及防地被迫被人不断提起,崭新而沉重。它本不该变成一首新写的旧歌,本不该背负“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一首新写的旧歌”
“怎么就这么巧了”
“知道谁藏好的心”
“还有个缺角呢”
当铺天盖地的惋叹渐渐如云烟散去,请容我献上片语深衷:
真理小姐,天涯路远,愿后会有期。
“来不及说的 千言万语”
“下一次 我们都不缺席”
——李宗盛 《新写的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