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之后,在鹤壁出现了以采煤业为主的新兴民族工业,新记煤矿就是其中一个。
新记煤矿是上海人郑耘卿,于民国9年(1920年)左右接管时利和煤矿后兴办的私人企业。
郑耘卿,系上海闻名企业家。1919年抵汤阴城。身材高大,举止文雅,谈吐不俗,具有学者风度。与郑同来的还有两位先生:一是江超凡先生,浙江人,煤矿工程师;另一位是赖翠生先生,广东人,铁路工程师。
接管前的矿区全称为“时利和煤矿和煤矿公司”,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由安阳蒋村人马吉森创办。民国三年(1914年)十一月,交由其弟马吉樟(清翰林)呈请省领办。矿址在竹林寺后。矿区所占面积计一O九公顷四十三公亩六十九公厘。1918年冬,由原矿区划出一部分由上海资本家郑耘卿租借,组成新记煤矿公司,兴工开采。1923年出煤后,按百分之七抽煤与马吉樟,为租矿之价。
由于矿址地处山岭,交通不便,造成煤炭积压,直接影响了新记煤矿的经济周转。为方便煤炭外运,郑耘卿于1920年春(民国九年,)招募民工150余名,开始动工修筑汤鹤轻便铁路。铁路勘察设计及施工监督均由赖翠生工程师负责。
修筑汤鹤轻便铁路的最大困难是资金、道轨和枕木等问题。为此,郑耘卿于翌年三月(民国十年),亲赴南京国民政府,面见国民党元老派张群先生。他以婉转言词,向张陈述了办矿的种种困难,及资金、道轨、枕木等问题。并恭请张群出任名誉董事长,张示意默许。适逢粤汉铁路改轨,经张群从中周旋,把粤汉铁路掀掉的旧铁轨、枕木等售给新记煤矿公司。之后,张又征求京汉铁路局同意,饬令该路调度调拨了车皮,最后才把道轨、枕木、小火车头、铁罐等物从广州运至汤阴,促成汤鹤轻便铁路于1923年(民国十二年)冬通车运行。并同时组建了煤矿与铁路联合体公司:新纪路矿公司。
轻便铁路起点自矿区,直达平汉铁路的汤阴车站,全长约二十七公里,耗资近l00万元(光洋)。铁路为窄轨,行平板小货车(每节平板车上放荆条编的筐子一个),用小火车头牵引。中途鹤壁集、时丰设有简易车站,亦可无偿乘坐煤车,深受沿线百姓欢迎。
新记煤矿公司组织管理尚可完备。矿区总管为总经理,下设总务、会计、营业及工程各科。公司总部设在汤阴城内岳庙街吃水井胡洞内。鹤壁集北街设有公司办事处,负责处理路矿日常事宜。
公司之矿工分里工、外工,约三百一十人;井上工六十五人(含机匠工十九人),杂工三十人。其工作时间,为每班十二小时。工人工资:井下每工五角,井上杂工每工二角,机匠每工八角。工人工资如此低微,然而还不能按月发放,有时几个月不发工资,因此,导致了1922年新记煤矿工人罢工斗争。
区内之地质属石炭二叠纪煤系。所采煤层之厚度,平均为十四尺,为有烟煤。采煤方法为土法开采。掘直井五口,井深180尺---240尺;一号井提水,余四井出煤。排水方法:既先将矿内积水以人力担至井底,然后用牛皮包盛水,再由绞车提出地面。通风及布光,均为自然通风:一井入,他井出;用油灯照明工作。煤巷支柱均采用本柱支撑,长者约五尺,每根二角五分;短者约四尺半,每根一角。木材皆购自安阳附近。
机器设备及运输方法已近于先进。新记有高车三架,三节卧式锅炉两部,五节卧式锅炉一部。井下运煤均用人力以筐架于小平车上,拉至井底,再由绞车提出井口。井上运输,自有轻便铁路,由井口装运,可直达汤阴车站。每运万斤,出运费十六元,除铁路费四元五角及地主二元七角外,所余八元七角,为领车工人之工资。一万斤可分装三车,每车可得工资二元九角二分,每车二人,每人可得工资一元四角六分。
产销情况:新记每日出煤200吨,年产约72000吨。矿场售价,每吨为二元八角。日销约三百余吨;近者,零售于附近村镇,或运销于汤阴,淇县等地;远者,可至开封、汉口等地。
新记煤矿开办约十八年左右。后因资金不足,透水事故,经营不善,官厅勒索和地方恶霸势力讹诈,负债累累而停产倒闭。总经理郑耘卿亦因地头蛇牛茂冒讹诈不从,于1938年8月被打死于鹤壁集南塔坡。新记煤矿及汤鹤轻便铁路,也随着主人郑耘卿之死及其他原因而先后告终。

新记煤矿是上海人郑耘卿,于民国9年(1920年)左右接管时利和煤矿后兴办的私人企业。
郑耘卿,系上海闻名企业家。1919年抵汤阴城。身材高大,举止文雅,谈吐不俗,具有学者风度。与郑同来的还有两位先生:一是江超凡先生,浙江人,煤矿工程师;另一位是赖翠生先生,广东人,铁路工程师。
接管前的矿区全称为“时利和煤矿和煤矿公司”,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由安阳蒋村人马吉森创办。民国三年(1914年)十一月,交由其弟马吉樟(清翰林)呈请省领办。矿址在竹林寺后。矿区所占面积计一O九公顷四十三公亩六十九公厘。1918年冬,由原矿区划出一部分由上海资本家郑耘卿租借,组成新记煤矿公司,兴工开采。1923年出煤后,按百分之七抽煤与马吉樟,为租矿之价。
由于矿址地处山岭,交通不便,造成煤炭积压,直接影响了新记煤矿的经济周转。为方便煤炭外运,郑耘卿于1920年春(民国九年,)招募民工150余名,开始动工修筑汤鹤轻便铁路。铁路勘察设计及施工监督均由赖翠生工程师负责。
修筑汤鹤轻便铁路的最大困难是资金、道轨和枕木等问题。为此,郑耘卿于翌年三月(民国十年),亲赴南京国民政府,面见国民党元老派张群先生。他以婉转言词,向张陈述了办矿的种种困难,及资金、道轨、枕木等问题。并恭请张群出任名誉董事长,张示意默许。适逢粤汉铁路改轨,经张群从中周旋,把粤汉铁路掀掉的旧铁轨、枕木等售给新记煤矿公司。之后,张又征求京汉铁路局同意,饬令该路调度调拨了车皮,最后才把道轨、枕木、小火车头、铁罐等物从广州运至汤阴,促成汤鹤轻便铁路于1923年(民国十二年)冬通车运行。并同时组建了煤矿与铁路联合体公司:新纪路矿公司。
轻便铁路起点自矿区,直达平汉铁路的汤阴车站,全长约二十七公里,耗资近l00万元(光洋)。铁路为窄轨,行平板小货车(每节平板车上放荆条编的筐子一个),用小火车头牵引。中途鹤壁集、时丰设有简易车站,亦可无偿乘坐煤车,深受沿线百姓欢迎。
新记煤矿公司组织管理尚可完备。矿区总管为总经理,下设总务、会计、营业及工程各科。公司总部设在汤阴城内岳庙街吃水井胡洞内。鹤壁集北街设有公司办事处,负责处理路矿日常事宜。
公司之矿工分里工、外工,约三百一十人;井上工六十五人(含机匠工十九人),杂工三十人。其工作时间,为每班十二小时。工人工资:井下每工五角,井上杂工每工二角,机匠每工八角。工人工资如此低微,然而还不能按月发放,有时几个月不发工资,因此,导致了1922年新记煤矿工人罢工斗争。
区内之地质属石炭二叠纪煤系。所采煤层之厚度,平均为十四尺,为有烟煤。采煤方法为土法开采。掘直井五口,井深180尺---240尺;一号井提水,余四井出煤。排水方法:既先将矿内积水以人力担至井底,然后用牛皮包盛水,再由绞车提出地面。通风及布光,均为自然通风:一井入,他井出;用油灯照明工作。煤巷支柱均采用本柱支撑,长者约五尺,每根二角五分;短者约四尺半,每根一角。木材皆购自安阳附近。
机器设备及运输方法已近于先进。新记有高车三架,三节卧式锅炉两部,五节卧式锅炉一部。井下运煤均用人力以筐架于小平车上,拉至井底,再由绞车提出井口。井上运输,自有轻便铁路,由井口装运,可直达汤阴车站。每运万斤,出运费十六元,除铁路费四元五角及地主二元七角外,所余八元七角,为领车工人之工资。一万斤可分装三车,每车可得工资二元九角二分,每车二人,每人可得工资一元四角六分。
产销情况:新记每日出煤200吨,年产约72000吨。矿场售价,每吨为二元八角。日销约三百余吨;近者,零售于附近村镇,或运销于汤阴,淇县等地;远者,可至开封、汉口等地。
新记煤矿开办约十八年左右。后因资金不足,透水事故,经营不善,官厅勒索和地方恶霸势力讹诈,负债累累而停产倒闭。总经理郑耘卿亦因地头蛇牛茂冒讹诈不从,于1938年8月被打死于鹤壁集南塔坡。新记煤矿及汤鹤轻便铁路,也随着主人郑耘卿之死及其他原因而先后告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