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声源定位的优势,国外有相关学者做过研究,当听力损失≥50dB HL时,双耳选配的用户其对声源的判断明显好于单耳选配用户,
2) 提高整合效应,双耳选配的响度要好很多,减少助听器声反馈的发生,另外,对于重度的感音神经患者,能够提高助听后的言语识别能力;
3) 双耳噪声抑制,听觉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利用双耳听觉,将言语信号扩大,将噪声抑制,从而提高信噪比。信噪比的提升,有助于用户在噪声环境下言语识别能力的提升;
4) 避免听觉剥夺效应的发生。对称性听力损失(根据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率)的患者如果仅单耳佩戴助听器,那么未助听耳的言语识别率可能在随后的时间里呈进行性的下降,Silman(1984)将这种现象称作迟发性听觉剥夺(late-onset auditory deprivation)。他首先报道了44例双侧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男性,单耳佩戴助听器后4到5年有17例对侧耳发生显著的言语识别率下降,并提出这一概念,值得注意的是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阈几乎没有改变。双耳选配就不会发生上述情况了。
5) 避免发生头影效应。当声音在一侧耳朵,另一侧的耳朵会有一个衰减作用。有学者研究表明,在1500Hz的处,能够衰减10-15dB。
当然,双耳选配也有他的缺点。最主要的就是费用高,电池也用的更多了。如果需要助听器的可以来启达健康屋。地址是:杭州市下城区上塘路183号。电话0571-87029486
2) 提高整合效应,双耳选配的响度要好很多,减少助听器声反馈的发生,另外,对于重度的感音神经患者,能够提高助听后的言语识别能力;
3) 双耳噪声抑制,听觉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利用双耳听觉,将言语信号扩大,将噪声抑制,从而提高信噪比。信噪比的提升,有助于用户在噪声环境下言语识别能力的提升;
4) 避免听觉剥夺效应的发生。对称性听力损失(根据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率)的患者如果仅单耳佩戴助听器,那么未助听耳的言语识别率可能在随后的时间里呈进行性的下降,Silman(1984)将这种现象称作迟发性听觉剥夺(late-onset auditory deprivation)。他首先报道了44例双侧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男性,单耳佩戴助听器后4到5年有17例对侧耳发生显著的言语识别率下降,并提出这一概念,值得注意的是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阈几乎没有改变。双耳选配就不会发生上述情况了。
5) 避免发生头影效应。当声音在一侧耳朵,另一侧的耳朵会有一个衰减作用。有学者研究表明,在1500Hz的处,能够衰减10-15dB。
当然,双耳选配也有他的缺点。最主要的就是费用高,电池也用的更多了。如果需要助听器的可以来启达健康屋。地址是:杭州市下城区上塘路183号。电话0571-87029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