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跟单的起源反向交易的雏形引入,是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及弗农·史密斯的行为经济学及实验经济学的理论启发,卡尼曼将心理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引入经济学研究中,特别侧重于研究人在不确定情形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过程;史密斯将实验室实验作为经验经济分析的一种工具,为经济学家们提供了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人类行为倾向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市场机制选择的研究。心理学传统和实验经济学的融合研究,对经济学和金融学非常重要,经验证据表明,特定的心理现象——例如“有限理性”、“受限的自利行为”和“不完全自我控制”——是一系列市场结果背后的重要因素。
基于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理论启发,国际上一些对冲基金公司和私募基金公司,在股票、期货及衍生品交易中,逐渐引入和运用上了反向跟单策略。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特殊的历史因素,使得我国金融产品及交易制度、交易规则具有特色性,早期大众对反向跟单的策略和模式只是在心理上认可,真正利用此策略和模式进行交易的人寥寥无几。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创新,在期货交易领域,反向跟单交易模式逐渐被广泛引用。2015年,国内股指期货市场疯狂,各地纷纷设立股指期货交易吧,各大配资公司也是大量资金流入股指期货市场。配资公司资金监控发现,客户的交易结果呈现明显的“二八定律”,大部分客户处于亏损状态,而且亏损速度较快,这就导致了反向跟单想法的产生。反向跟单交易者打着程序化交易的旗帜(隐蔽其盈利模式),一路狂赚,少则翻倍,多则达到十倍以上的收益,从而引起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