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破匈奴之战赵军钳形战术中的兵种【原创】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凉色初染
吧主11
李牧的破匈奴之战中,兵种的成分和作用大致如下(均结合战役的情况):
1.3万骑兵至少分为三部分,见《孙膑·八阵》“车骑与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三者分别的任务,见《六韬·骑战》“翼其两旁,疾击其后”又“击其两旁,或绝其前后”,赵武灵王后,骑兵已经成为能独立作战的兵种,故此战负责两翼和断敌后应该是以骑兵为主的,《六韬》已经说明战国时骑兵能进行单独冲击的事实。
1300乘车辆主要是有两个用途,一作为军队的壁垒,防止匈奴骑兵可能对军阵的冲击,见《孙膑·陈忌问垒》“车者,所以当垒[ 也]”和《六韬·战步》“阑车以为垒,推而前后,立而为屯”,如《史记·卫将军列传》中“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即是如此;一是作为左右翼攻击敌阵,见《六韬·均兵》“车者,军之羽翼也,所以陷坚阵,要强敌,遮走北”、《武锋》“凡用兵之要,必有武车骁骑,驰陈选锋,见可则击之”。
5万“百金之士”,应该为重步兵。
10万弓弩兵,除开1.3万骑射兵外,还有8万多弓弩兵,是临时征调来打仗的。
重步兵和弓弩兵的大致作用,见《孙膑·威王问》“篡卒力士者,所以绝阵取将也,劲弩趋发者,所以甘战持久也”。
此役作战前的方位以及部署史书没有过多的记载,但我们可以从公元前133年汉武帝筹划的马邑之谋来还原,此役基本是模仿李牧的,见《匈奴列传》“汉伏兵三十馀万马邑旁,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护四将军以伏单于……汉将军王恢部出代击胡辎重”,可知,汉军伏兵主力在匈奴路线的终点马邑旁,而一部从代郡试图断匈奴后路。这种部署其实早已经是李牧玩剩下的了,他选在“大纵畜牧,人民满野”的地方正如汉之马邑,李牧以此为诱饵,使匈奴自投罗网,然后他那部分断后的骑兵也开始起了作用,正是这一支部队,使匈奴大军无路可逃,最终全军覆没,十余万骑被屠杀。
综上所述,此战的作战过程大致如下(结合史书):
匈奴大军与赵军伏兵相遇后,赵军伏兵以步兵为主,不可能是赵军先攻击匈奴,应该匈奴主动向赵军攻击。匈奴兵攻击赵军前,相信赵军已经先用战车圆形设垒并且在圆阵中放置步兵和弓弩兵,以防匈奴突袭军阵并作为迎战准备,这和汉将卫青、李广与匈奴作战的情形一样。当然赵军虽一开始是以圆形阵待之,但赵军的阵形并不是一直不变的。
赵军挡住匈奴一波冲击后,匈奴的骑兵受到阻力肯定会分散若干股部队在圆阵外围游走攻击,因为当时的骑兵装备条件不足和冲击战术尚未成熟,不能和后世那些重骑兵冲阵相提并论,这在《六韬·战骑》中已经说的很清楚,敌军“行阵不固,士卒不斗或三军恐骇”,骑兵方能冲锋,否则会容易被反杀,所以当时匈奴应该在冲击一波后就是持续对赵军的扰击。
赵军利用车垒和弓弩挡住匈奴攻势后,下一步就是正儿八经地展开与匈奴的决战,史载赵军“多为奇阵”,这可能是对赵军中军变化的描述,赵军在和匈奴的正面交战过程多次变换各种奇怪的阵形,这应该有用战术的发挥填补步兵和骑兵的力量差距之意,正是这种阵形的多变,使以步兵为主的赵中军能和匈奴骑兵保持势均力敌的局面,使赵军步兵阵形崩溃的可能减至最小,从而使赵军处于主动的态势,从这可以看出李牧的军事指挥艺术了,因敌制势,万形而应一形。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李牧在正面和匈奴鏖战而使匈奴无法抽身的同时,要想取得大捷,必然要从别的地方入手。史载“张左右翼击之”,李牧选择的是用两翼攻击匈奴,然而史书只是含糊其辞,对“左右翼”的兵种成分语焉不详。不过我们可以结合一些当时的文献寻找蛛丝马,如《六韬·战骑》中的“击其左右……吾骑翼而勿去……翼而击之……翼其两旁”,《孙膑·十问》“车骑与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六韬·敌武》“敌人逐我,发我车骑,冲其左右”,结合《史记》可得,李牧所张之左右翼,应该包含战车和骑兵两个兵种。据《孙膑·十问》“必将三分我兵,练我死士,二者延阵张翼,一者材士练兵,期于中极”,又“三分用其二,期于中极……材士练兵,击其两翼”,可知,至少在孙膑时期步兵就已经存在钳形击敌的常态,那么更晚的李牧所用之“左右翼”也必有步兵的存在,所以即使在各个兵种能独立完成作战任务的时期,不同的兵种还是会为了扩大战果或赢得胜利而协同作战,破匈奴之战即是如此。
所以李牧利用骑兵、车兵、步兵三个兵种作为两翼对匈奴大范围而又多点进行侧击,与中军重步兵对匈奴渐渐形成了三面合围之势,而负责断匈奴后路的骑兵最终杀至匈奴背后,匈奴顿时陷入重围,最终被“大破杀十余万骑”,这简直是场大屠杀。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多兵种协同的钳形战术不仅存在于西方的亚历山大和汉尼拔,也存在东方的李牧,而李牧是中国有史以来首次运用骑兵钳形战术于实战的名将,在这方面,他丝毫不比亚历山大、汉尼拔差
凉色初染
吧主11
李牧的破匈奴之战中,兵种的成分和作用大致如下(均结合战役的情况):
1.3万骑兵至少分为三部分,见《孙膑·八阵》“车骑与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三者分别的任务,见《六韬·骑战》“翼其两旁,疾击其后”又“击其两旁,或绝其前后”,赵武灵王后,骑兵已经成为能独立作战的兵种,故此战负责两翼和断敌后应该是以骑兵为主的,《六韬》已经说明战国时骑兵能进行单独冲击的事实。
1300乘车辆主要是有两个用途,一作为军队的壁垒,防止匈奴骑兵可能对军阵的冲击,见《孙膑·陈忌问垒》“车者,所以当垒[ 也]”和《六韬·战步》“阑车以为垒,推而前后,立而为屯”,如《史记·卫将军列传》中“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即是如此;一是作为左右翼攻击敌阵,见《六韬·均兵》“车者,军之羽翼也,所以陷坚阵,要强敌,遮走北”、《武锋》“凡用兵之要,必有武车骁骑,驰陈选锋,见可则击之”。
5万“百金之士”,应该为重步兵。
10万弓弩兵,除开1.3万骑射兵外,还有8万多弓弩兵,是临时征调来打仗的。
重步兵和弓弩兵的大致作用,见《孙膑·威王问》“篡卒力士者,所以绝阵取将也,劲弩趋发者,所以甘战持久也”。
此役作战前的方位以及部署史书没有过多的记载,但我们可以从公元前133年汉武帝筹划的马邑之谋来还原,此役基本是模仿李牧的,见《匈奴列传》“汉伏兵三十馀万马邑旁,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护四将军以伏单于……汉将军王恢部出代击胡辎重”,可知,汉军伏兵主力在匈奴路线的终点马邑旁,而一部从代郡试图断匈奴后路。这种部署其实早已经是李牧玩剩下的了,他选在“大纵畜牧,人民满野”的地方正如汉之马邑,李牧以此为诱饵,使匈奴自投罗网,然后他那部分断后的骑兵也开始起了作用,正是这一支部队,使匈奴大军无路可逃,最终全军覆没,十余万骑被屠杀。
综上所述,此战的作战过程大致如下(结合史书):
匈奴大军与赵军伏兵相遇后,赵军伏兵以步兵为主,不可能是赵军先攻击匈奴,应该匈奴主动向赵军攻击。匈奴兵攻击赵军前,相信赵军已经先用战车圆形设垒并且在圆阵中放置步兵和弓弩兵,以防匈奴突袭军阵并作为迎战准备,这和汉将卫青、李广与匈奴作战的情形一样。当然赵军虽一开始是以圆形阵待之,但赵军的阵形并不是一直不变的。
赵军挡住匈奴一波冲击后,匈奴的骑兵受到阻力肯定会分散若干股部队在圆阵外围游走攻击,因为当时的骑兵装备条件不足和冲击战术尚未成熟,不能和后世那些重骑兵冲阵相提并论,这在《六韬·战骑》中已经说的很清楚,敌军“行阵不固,士卒不斗或三军恐骇”,骑兵方能冲锋,否则会容易被反杀,所以当时匈奴应该在冲击一波后就是持续对赵军的扰击。
赵军利用车垒和弓弩挡住匈奴攻势后,下一步就是正儿八经地展开与匈奴的决战,史载赵军“多为奇阵”,这可能是对赵军中军变化的描述,赵军在和匈奴的正面交战过程多次变换各种奇怪的阵形,这应该有用战术的发挥填补步兵和骑兵的力量差距之意,正是这种阵形的多变,使以步兵为主的赵中军能和匈奴骑兵保持势均力敌的局面,使赵军步兵阵形崩溃的可能减至最小,从而使赵军处于主动的态势,从这可以看出李牧的军事指挥艺术了,因敌制势,万形而应一形。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李牧在正面和匈奴鏖战而使匈奴无法抽身的同时,要想取得大捷,必然要从别的地方入手。史载“张左右翼击之”,李牧选择的是用两翼攻击匈奴,然而史书只是含糊其辞,对“左右翼”的兵种成分语焉不详。不过我们可以结合一些当时的文献寻找蛛丝马,如《六韬·战骑》中的“击其左右……吾骑翼而勿去……翼而击之……翼其两旁”,《孙膑·十问》“车骑与战者,分以为三,一在于右,一在于左,一在于后”,《六韬·敌武》“敌人逐我,发我车骑,冲其左右”,结合《史记》可得,李牧所张之左右翼,应该包含战车和骑兵两个兵种。据《孙膑·十问》“必将三分我兵,练我死士,二者延阵张翼,一者材士练兵,期于中极”,又“三分用其二,期于中极……材士练兵,击其两翼”,可知,至少在孙膑时期步兵就已经存在钳形击敌的常态,那么更晚的李牧所用之“左右翼”也必有步兵的存在,所以即使在各个兵种能独立完成作战任务的时期,不同的兵种还是会为了扩大战果或赢得胜利而协同作战,破匈奴之战即是如此。
所以李牧利用骑兵、车兵、步兵三个兵种作为两翼对匈奴大范围而又多点进行侧击,与中军重步兵对匈奴渐渐形成了三面合围之势,而负责断匈奴后路的骑兵最终杀至匈奴背后,匈奴顿时陷入重围,最终被“大破杀十余万骑”,这简直是场大屠杀。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多兵种协同的钳形战术不仅存在于西方的亚历山大和汉尼拔,也存在东方的李牧,而李牧是中国有史以来首次运用骑兵钳形战术于实战的名将,在这方面,他丝毫不比亚历山大、汉尼拔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