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兵法吧 关注:5,601贴子:49,127
  • 5回复贴,共1

辩玉须待七年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权威的观点有时往往是错误的 □ 张晓鸿 世间常有一种情况,人们往往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而很难看出它的本质。在中国历史上,象卞和刖刑,美玉得彰即是其例。 宋代,叶适首先提出《孙子兵法》不是孙武所作,而是"春秋末战国初年山林处士所为"。他提出:   1、"迁时已称十三篇,而刘歆、班固在其后,反著八十二篇"。前后矛盾。 2、"《左氏》无孙武"。 3、"《孙子》与《管子》、《六韬》、《越语》相出入"。 4、"自周之盛至春秋,凡将兵者必与闻国政......而孙武为大将,乃不为命卿"。 5、"武自诡妇人可勒兵,然用百八十人为二队,是何阵法?" 其后,姚际恒、全祖望、姚鼐、梁启超皆同意叶适的观点。认为:一则"名之不见《左传》也";一则"篇数之不侔也"。"史迁称《孙子》十三篇,而《汉志》有 八十二篇,后应少于前,何以反多于前乎"?一则"主在春秋时,大夫称也。是书所言皆战国事耳"。"此书未必孙武所著,当是战国人依托"。任继愈先生亦认 为"现存的《孙子兵法》导源于孙武,完成于孙膑。"书中讲到的"战争规模比较大,还讲到用骑兵作战,很像战国的战争情况"。 此后,更有人认为《孙子兵法》是战国时孙膑的著作。 钱穆认为:"《孙子》十三篇洵非春秋时书,其人则自齐之孙膑而误;孙膑之称,以其膑脚而无名,则武殆即膑名耳;......" 陈启天说:"......武之兵法受之于膑,膑即据之撰成十三篇,而署武之名以行之于世"。 梁启超说:"(十三篇)此书若指为孙武作,则可决其伪;若指为孙腚作,亦可谓之真"。 黄云眉说:"齐孙子书今不传,或者今书即孙膑书,后人删为十三篇,以合《史记》之孙武,未可知也。然要为伪亦"。 牟庭说:"故孙膑的先辈孙武,实际上就是伍员"。 日人斋藤拙堂说:"今之《孙子》一书,是孙膑所著。孙武与孙膑,毕竟同一人。武其名,而膑是其绰号"。日武内义雄说:"武与膑是别人,各有著述;但今存《孙子》十三篇非孙武所著之书,而出孙膑所作"。 冯友兰说:"《孙子》也和先秦其他子书一样,是一家的论文总集,不必出于一时一人之手"。 其实还是叶适的那些理由。 清人毕以殉在《孙子叙录》中收集孙子佚文,"按:十三篇之外,又有问答之辞,见于诸书征引者,盖武未见阖闾,作十三篇以干之;既见阖闾,相与问答, 武又定著为若干篇,皆在《汉志》八十二篇之内也"。又云:"按:八十二篇者,其一为十三篇,未见阖闾时所作,今所传《孙子兵法》是也。其一为问答若干篇, 既见阖闾所作,即诸传记所引遗文是也。一为《八阵图》,郑注周礼引之是也。一为《兵法杂占》,太平御览所引是也。外又有《牝八变阵图》,《战斗六甲兵 法》,俱见隋经籍志。又有《三十二垒经》,见唐艺文志。按:汉志惟云八十二篇,而隋唐志于十三篇之外,又有数种,可知其具在八十二篇之内也"。毕氏之语, 为推测之见,并非完全事实。 结果银雀山汉简一出,。临沂竹简孙武和孙膑兵书的同时发现,直接证明了孙武和孙膑为不同时期的两个人,并各有兵法,其观点不攻自破,将他们的观点打了个粉碎。 1996年,西安发现《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抄件,学界有人称其为"近今人伪造的低劣膺品"、"抄自银雀山汉简"、"纯属伪造"等等,更有媒体称之为"大骗局"。北京专家联合发表声明。在"八十二篇"问题上,有的学者不作深入调查,主观认为它是据银雀山汉简所伪造的,可事实上并非如此。陕西的一位大律师说过:"孙武八十二篇一案,是上个世纪末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一次学术冤案"。孙武是个悲剧,收藏者是个悲剧,北京专家也是个悲剧。 在学术研究上,做人要真,做事要真。 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发现,有的对以往的成说带来了无情的否决。有的被学者判定为伪书的古籍得到平反。在学术问题上不可迷信权威,权威的观点有时往往也是错误的。


IP属地:江苏1楼2019-12-14 20:16回复
    转发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12-14 21:08
    回复
      老田终于横空出世了!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9-12-15 07:35
      回复
        应该是终于出关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12-15 08:20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07-13 23:33
          回复
            众筹通告:《观张藏本《孙武兵法》八十二篇之十九篇(研究本)记(壹)》
            尊敬的读者和学术界同仁:
            我们,“观张藏《孙武兵法》八十二篇编委会”(以下简称编委会),经过历时十五年的努力和研究,完成了《观张藏本《孙武兵法》八十二篇之十九篇(研究本)记(壹)》的创作。这部作品不仅是我们对古代孙氏兵学经典的深入研究,更是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贡献。为了使这部学术成果得以广泛传播正式出版,并筹措出版资金,我们现发起众筹活动。
            筹措资金:30000元
            预计出版时间:2024年12月31日以前
            书稿内容:超过50万字,含有已经公开的张藏《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条幅照片(部分)及整理文字其中的19篇,同时包含和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对应比对(如有),还含有白话翻译,评析,知识扩展部分。本书是截止目前为止,得到收藏家张敬轩先生,唯一首肯出版的白话评析张藏《孙武兵法》八十二篇的研究著作。
            一、项目简介
            张藏《孙武兵法》八十二篇,作为中国古代兵学《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孙氏经典之作,其研究和讨论一直备受关注。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其真伪存在争议。我们通过深入研究和注解《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旨在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促进学术争鸣。
            二、创作意图
            学术贡献:提供深入研究和注解,推动对张藏《孙武兵法》八十二篇研究本的广泛和深入讨论。
            文化传承:通过现代白话文的翻译和评析,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学术争辩:针对学术界关于《孙子兵法》真伪的争论,提供新的视角和论据。
            三、创作过程
            资料收集:西安兵法收藏家张敬轩先生原文收藏及断句,编委会修订。
            学术研究:在兵法原件收藏家张敬轩的支持下,编委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翻译与注解:将古文原文翻译为现代白话文,并进行了详细的注解和评析。
            学术讨论:编委会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学术讨论,确保作品的学术性和创新性。
            四、独创性
            翻译与注解:体系化翻译和注解在学术界尚属首次,具有较高的独创性。
            学术观点: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学术观点,如对真伪问题的重新审视。
            研究方法:采用了历史倒推法,结合现代出土的竹简帛书和相关文物的铭文,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研究。
            五、版权声明
            本作品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复制、转载或用于商业用途。我们希望通过版权保护,确保我们的学术成果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六、众筹目标
            我们希望通过众筹的方式,筹集出版资金,使这部作品得以正式出版并广泛传播。您的每一笔支持都将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
            七、支持与回报
            支持者名单:所有支持者的名字(众筹金额低于500元的)将被记录在书籍前列的致谢页。
            优先购书权:支持者将有机会以优惠价格购买首批出版的书籍。
            学术讨论机会:支持者将有机会参与后续的学术讨论和活动。
            书籍赠送:众筹金额高于500元的,将获得一本未来出版发行的书籍。
            编委会资格:众筹金额高于1000元的,可以进入编委会,参与书籍的最终审校和讨论。编委会成员有关兵法的优质学术内容和观点,如果通过主编、及副主编审核可以独立成章放入”评析“部分或者”旁搜遠紹“部分。
            策划机会:众筹金额高于5000元的,可以作为策划身份,参与书籍的宣传和推广策略制定。
            特别感谢:众筹金额特别高的个人或机构,将获得特别感谢,并在书籍的“赞助”页,显著位置展示其贡献,宣传其产品和服务。
            八、其他权益
            签名版书籍:所有支持者均有机会获得作者亲笔签名的书籍。
            学术资源分享:支持者将有机会获得相关学术资源的分享,包括孙武兵法其他的研究资料和论文。
            优先参与活动:支持者将被优先邀请参与由作者举办的学术讲座和研讨会。
            个性化感谢:对于特别贡献的支持者,我们将提供个性化的感谢方式,如在书籍中特别致谢或在相关活动中特别介绍。


            IP属地:江苏10楼2024-07-19 17: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