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听的声音
【原文】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1),仰天而嘘(2),答焉似丧其耦(3)。颜成子游立侍乎前(4),曰:“何居乎(5)?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6)?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7)。”子綦曰:“偃,不亦善乎(8),而问之也(9)!今者吾丧我(10),汝知之乎(11)?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12),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 夫!”子游曰:“敢问其方(13)。”子秦曰:“夫大块噫气(14),其名为风。是唯无作(15),作者万窍怒呺(16)。而独不闻之翏翏乎(17)?山陵之畏佳(18),大木百围之窍穴(19),似鼻,似口,似耳,似杆(20),似圈(21),似臼。似洼者 (22),似污者(23);激者(24),謞者(25),叱者(26),吸者(27),叫者,譹者(28), 宎者(29),咬者(30),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31)。泠风则小和(32),飘风则大和 (33),厉风济则众窍为虚(34),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35)?”子游曰:“地 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36)。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37), 而使其自己也(38),咸其自取(39),怒者其谁邪(40)!”
【注释】
(1)南郭子綦(qi):楚昭王的庶弟,曾任楚庄王的司马,因居于南郭,故称南郭子綦。《徐无鬼》作“南伯子綦”。《人间世》亦有“南伯子肇游乎商之丘”的记载。隐为倚靠。机:通几,几案,可以半躺半坐的木制条几,状似躺椅。 隐机而坐指倚靠几案躺坐。
(2)嘘:吐长气。
(3)答(ta):一作嗒。答焉,木然无神的样子。丧:丧失。耦,通偶,配偶。似丧其耦即《田子方》中所说的“遗物离人而立于独。”即失去了伴侣。
(4)颜成子游,人名,南伯的学生,姓颜,名偃,字子游,谥号成,故称颜成子游。
(5)何居(ji)乎:这是怎么哪?。
(6)固:句中有两个固字,前一个固字作本来解,后一固字作岂能解。形如槁木:躯体象干枯的树木, 即《达生》中所说:“吾身处也,若檄株枸;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如死灰乎:精神怎么能象灰烬,即《应帝王》列子所说:“子之先生死矣:吾见怪焉,见湿灰焉。”全句是说身体可以老去,求生的欲望不能没有。
(7)“今之”句:指今天和昨天的反差很大。
(8)不亦善乎:你来得正是时候。
(9)而问之也:指一句问候就从忘我的思绪中拉回到现实。
(10)今者吾丧我:吾通悟,今天的思考进入了忘我的境内。
(11)女:你。
(12)籁,箫。人籁即人为的声音,地籁即自然因素发出来的声音,天箫即天地人合一的声音。
(13)其方:其中的原因。
(14)大块:指大口大口地。噫气:嘘气,吹气。
(15)是唯无作:微风没有影响。
(16)呺(hao):呼啸,吼叫。 万窍怒呺:万窍指无数个自然形成的孔穴。怒呺指声音宏亮。
(17)而:指你。翏翏(liu,亦读 liu,):长风声,一本作飂飂。
(18)畏佳(weicui):佳通崔,指山林高大而参差的样子。
(19)围:两手合抱的范围。窍:孔。穴:洞。
(20)似鼻:象鼾声。似口:象口哨声。似耳:象耳鸣声。似杆(有多种版本):象木头相互摩擦的声音。似臼:象舂米的声音。
(21)似圈:象碾米的声音。
(22)似洼者:指声音低沉。
(23)似污者:指声音高昂。污指扬尘。
(24)激:水流的声音。
(25)謞(xiaO):同熇,燃烧的声音。
(26)叱(chi):呵叱,发怒的声音。
(27)吸:呼吸声。
(28)譹:嚎哭声。
(29)宎(yao):深沉的声音。
(30)咬(jiao):悲愤声。
(31)于(yu):通舆。古代号子声。喁(yu):通謣。古代号子声。《吕氏春秋·谣辞》:“今 举大木,前呼舆謣,后亦如之。”《淮南子。道应训》作“邪许”,亦指举重物相和的号子声。全句指前者唱罢后者随。
(32)泠(ling)风:小风,微风。
(33)飘风:大风,疾风。《老子》有“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4)厉风:厉为厉害,强烈的风。济:指风停,风过后。虚:没有声音。
(35)而:你。调调:枝叶摇曳的样子。刁刁:渐渐停息。
(36)比竹:用多根竹子并在一起制作的吹奏器。
(37)夫吹万不同:风吹万窍声音不相同。
(38)自己:指籁音中也有自己的声音。。
(39)咸其自取:指随风、追风、赶风都是自己自愿的。
(40)怒者其谁邪:指赶时髦引发的潮流病自己才是祸首,怪不得别人。
【译文】
南郭子綦倚靠条几,望天吐着长气,其情形就像****仰天长叹一样。颜成子游走过来说:“您这是怎么哪?身体可以老,心可不能老!有什么事要长嘘短叹的?今天的样子可与往日不一样。”子綦说:“偃,你来得正是时候,把我从沉思中拉了出来。今天思考的问题几乎难为死我了。你知道吗?你听说过人籁之音未必知道地籁之音!你听说过地籁之音未必知道天籁之音!”子游说:“请您指教!”子綦说:“大口大口的吐气形成气流,其名叫风。风小则没有什么,风大则所到之处万穴齐鸣,你没有听到过呼啸的风声吗?山林中的峡谷,大树上的空洞等,大风吹过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有的象打鼾的声音,有的象喊叫的声音,有的象鸟鸣的声音,有的象木头摩擦的声音,有的象舂米的声音。有的低沉,有的飞扬,有的似流水,有的似歌唱。呵叱声、呼吸声、叫骂声、啼哭声、怒吼声、咀嚼声等等,前者唱罢后者和。小风则小和,大风则大和,狂风则怒吼。风吹过之后又一切归于平静,你没有见过大风之后树枝还在晃动声音却越来越小吗?”子游说:“地籁之音是风吹大地发出的声音,人籁之音是人们吹箫、笙等乐器发出的声音,天籁之音是怎样的呢?”子綦说:“风吹孔洞发出声音,孔洞的大小形状不同声音也不相同,而孔洞的形成是天地阴阳变化所致,都是自己的本质加自然的侵蚀。因此,所谓天籁之音,自己的因素和自然的因素合力形成的声音。所以,声势的浩大既是天,也是自己;声音的喧嚣既是天,也是自己。归结于人,所谓天籁之音,即追时尚,即赶时髦,即随大流。追时尚不是天的错,不是地的错,不是他人的错,错在自己,错在自取。赶时髦不是天的错,不是地的错,不是他人的错,错在自己,咎由自取。随大流不是天的错,不是地的错,不是他人的错,错在自己,怪不得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