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的失误主要体现在
一、阴阳五行理论方面
1、没有明确阴阳五行理论该有那些基本概念或逻辑结构;
2、没有明确阴阳与五行究竟是什么关系;
3、没有构建阴阳五行学本身固有的与客观逻辑吻合的“是什么”与“怎么样”理论模式。
带来的后果:站在局部的静止的片面的角度对阴阳五行理论牵强附会的朴素解读,基本上丧失了对中医生理病理全面系统的指导作用,是当代让中医理论背上不科学黑锅的罪魁祸首,也是导致中医基础理论不规范、几乎停滞不前,不能与当代科学接轨的根本原因。
张睿按语:木火土金水五行不是也不可能是十三五规划教材所说的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也不能用“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这些凭想当然就可以诠释得了。阴阳五行学属于从动态整体角度把握事物内在气化运行规律及其矛盾利害关系的与客观逻辑吻合的“是什么”与“怎么样”理性具体思维模式。
阴阳五行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将哲学层面的矛盾斗争内容的存在形式物化(或符号化),展示给我们的”是什么”就是一个被我们探讨的事物内在矛盾两个方面的内容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而存在的模式;由于形式与内容属于辩证关系,那么这种矛盾关系转化的深层次挖掘,就是我们将要探讨的以木火土金水形式存在的阴阳内容在不同空间一定时间的变化”怎么样”.。然而包括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探讨的阴阳五行学不但不具备这样的模式,而且还把阴阳与五行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当成两个拼凑在一起的概念进行错误解读,不仅仅局限了学生们对阴阳五行学做全面系统的了解,更让在具体运用过程,不能具备起码的与客观节律吻合的“是什么”与“怎么样”的中医生理病理模式。
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理论的基石,不懂阴阳五行理论的科学性,就难以树立中医的自信;如果一个对中医自信都还缺乏的人,又怎么可能真正学好中医呢?所以,邓铁涛教授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医界谈改革,我认为重要的一条就是把对中医失去的信心找回来。”把阴阳五行学的科学性展示出来,不仅仅是中医学术的必然要求,也是奠定中医理论自信,文化自信,鼓舞中医学子们刻苦学习中医,施展出自己才华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