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个随时炸毛的孩子,是十分考验父母素质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耐心再耐心;孩子发脾气时,最需要的是爱。
孩子的脸,六月的天。
当妈后,最无奈的,莫过于熊孩子发脾气。 明明刚才还晴空万里,忽然间就大雨倾盆,狂风乱吼。
打不得、骂不得、哄不得、宠不得,不知如何是好。 时常怀疑,自己莫不是生了个哪吒?
孩子的脾气,就是他的语言
前天早晨,儿子从起床就开始发脾气。 先是说,想再睡一会儿,后来好不容易拉起来,又要抱抱,接着说要一边听歌一边起床,又挑剔衣服穿得不舒服。 早晨的时间,本来就像打仗似的,每天想让他多睡会儿,总是踩点喊他,这一闹,眼看着时间来不及了。 我一时着急,没忍住,吼了他两句。 大概看我发脾气了,小家伙便拉过衣服,自己胡乱套上,去刷牙洗脸,从镜里,看到他在悄悄流眼泪。 出门后,我意识到,应该跟孩子道歉,并说明我吼他的理由,希望他能原谅我。 彼时,他眼眶红红地搂着我的腰说:“妈妈值班,三天没回家,想让妈妈抱抱我。”
那一刻,懊恼不已,孩子不会表达,我居然也没有感受到。
心理学上讲,孩子发脾气,因为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而孩子的需求,主要有三方面:陪伴、探索、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当妈时间越久,越理解那些难以控制情绪的时候,看到孩子不明就理地生气,常常手足无措,第一反应是想制止。 然而,在没有了解孩子发脾气背后的原因,就简单粗暴地,先贴标签、讲道理,继而以威胁的方式压制脾气,看上去问题是解决,却会给孩子将来留下后患。
孩子的脾气,也是他成长的脉络
洪俪瑜说过:国人因文化的关系,并不接纳负向的情绪。 于是,许多父母见到孩子发脾气,第一反应就是阻止,让孩子有气无处可撒。 事实上,发脾气就像哈哈大笑、沮丧哭泣一样,都属于情绪的一种。
心理学也有结论:情绪对于孩子正在发育的大脑至关重要。每种情绪都有自己的作用,它们一起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人格。
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情绪的存在即有它的道理。
于孩子们而言,在不同的环境下,他有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表现。发的脾气越多,证明他对周围的人和事、生活环境的感知能力越来越强,是他在成长的表现。 诸如:可怕的2岁、胆小的3岁、4岁的张狂执拗、5岁的自尊心爆棚,都是他们成长中的关键敏感期,既想把控周围,又不得不依赖他人,屡屡受挫,而不懂得表达的他们——
发脾气就是他们求助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