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阶段(3月--6月),主要是以参考书上的基础知识为主。设计史论和手绘是大头,两门考试总分都是150分,从一开始就要着手准备这两门课,所以,基础阶段专业课是重点,需要占70%的时间,剩余30%时间留给英语。此阶段共有四个月的时间,以设计学的三本参考书为例,分别是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简史和设计学概论,其中世界现代设计史占的比重较多,且较厚,因此时间应稍多。英语是长线作战此阶段也要做一些基础准备。
设计史论4个月过3遍。第一遍安排两个月的时间(3月-4月)通篇阅读参考书。世界现代设计史需耗时1个月,一共有12章,2天看1章;中国工艺美术简史需耗时半个月,一共13章,1天看1章;设计学概论需耗时半个月,一共8章,2天看1章。这样加起来,每天的阅读量是0.5+1+0.5章,大概在3个小时左右。第一遍认真阅读,从框架到知识点,从知识点到关键词,建立初步印象。第二遍安排1个月时间(5月)梳理知识点的框架结构,画树状图,理清楚每章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以及具体知识点的关键词。世界现代设计史需耗时12天,每天1章;中国工艺美术简史需耗时13天,每天1章;设计学概论需耗时8天,每天1章。共33天,一般第一章比较简单,可与第二章一起梳理,因此,每本书减1天,共30天。此阶段梳理框架较第一遍,更加熟悉,速度更快,画树状图时间很短,仍需保证3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因此梳理之后,重点理解框架中的内在逻辑性,深度理解本章知识点。第三遍安排1月时间,对着第二遍的框架,写出具体知识点中的重要关键词和句子,依然保证3个小时的复习时间。时间安排与第二遍相同,区别是这一遍重点阅读和记录知识点(手写记录加深印象)。
手绘4个月学到单个产品上色。此阶段为手绘的基础阶段(共120天),从线条开始练习,需要安排10天时间,专门练习直线、椭圆、正圆;20天时间练习各种基本型体(立方体、圆柱体)的透视以及研究型体变化(立方体叠加和凹槽、立方体切削、立方体弯曲和扭曲、圆柱体叠加和凹槽、圆柱体切削、圆柱体弯曲、立方体与圆柱体叠加、圆球等)的内在关系;30天临摹各种型体的线稿;20天练习基本体上色,用灰色系列马克笔即可,此专题以熟悉马克笔、练习笔触和领悟明暗关系为主;后面40天练习复杂型体上色,开始使用彩色系列马克笔,此专题以熟悉马克笔色彩叠加特点、彩色与灰色搭配使用、配色方案等为主。此阶段手绘可安排大约3小时练习,本人喜欢将手绘练习安排在晚上,带上耳机,一边听音乐,一边画手绘,这个过程很享受。手绘的学习需要有两方面的支持,即自己勤加练习和老师指导,两者都很重要,缺练习再有高人指点也画不出效果,缺老师指导,容易跑偏,浪费时间,效率低。
英语4个月时间熟悉单词和学懂语法。单词的记忆需要每天不断重复、周期循环地记忆;单词较多,推荐背诵何凯文的《必考词汇突破全书》,此书中共有1575个考研词汇,几乎对于每个单词都有几个同义词;备课初期可能不能理解同义词的作用;阅读中的答案与原文中的句子基本上是同意替换的关系。这本书一共有21个List,每天坚持一个单元,120天可以有5个循环(可能会有一些课程或者其它事情影响进度)。语法同样推荐何凯文的《长难句解密》,对于考研来讲,这本书已经将语法讲的十分透彻,学会后无论是做阅读,还是做翻译,或者是写作文,都是有很大帮助的。这本书共5章,前三章讲语法规则,后两章是长难句练习。前三章共16节,每天看一节,并配合第四章-句子诵读和互译练习和第五章-活学活用。每天一节加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翻译练习各5个。120天可以有7个循环。同时英语单词背诵1个小时,语法1小时。翻译练习1小时左右。
基础阶段,整体的备课时间可以安排9个小时,即早上、下午和晚上各3个小时。白天可以安排英语和理论,晚上安排手绘。整个备课的过程中,精神状态非常重要,强烈建议午休至少1小时。原则是高效学习而不是比时间长。很多同学在精神状态不好的时候一直坚守在自习室,这种行为意义不大,效率太低,人也疲劳。疲劳就休息,状态好的时候高效学习。
设计史论4个月过3遍。第一遍安排两个月的时间(3月-4月)通篇阅读参考书。世界现代设计史需耗时1个月,一共有12章,2天看1章;中国工艺美术简史需耗时半个月,一共13章,1天看1章;设计学概论需耗时半个月,一共8章,2天看1章。这样加起来,每天的阅读量是0.5+1+0.5章,大概在3个小时左右。第一遍认真阅读,从框架到知识点,从知识点到关键词,建立初步印象。第二遍安排1个月时间(5月)梳理知识点的框架结构,画树状图,理清楚每章的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以及具体知识点的关键词。世界现代设计史需耗时12天,每天1章;中国工艺美术简史需耗时13天,每天1章;设计学概论需耗时8天,每天1章。共33天,一般第一章比较简单,可与第二章一起梳理,因此,每本书减1天,共30天。此阶段梳理框架较第一遍,更加熟悉,速度更快,画树状图时间很短,仍需保证3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因此梳理之后,重点理解框架中的内在逻辑性,深度理解本章知识点。第三遍安排1月时间,对着第二遍的框架,写出具体知识点中的重要关键词和句子,依然保证3个小时的复习时间。时间安排与第二遍相同,区别是这一遍重点阅读和记录知识点(手写记录加深印象)。
手绘4个月学到单个产品上色。此阶段为手绘的基础阶段(共120天),从线条开始练习,需要安排10天时间,专门练习直线、椭圆、正圆;20天时间练习各种基本型体(立方体、圆柱体)的透视以及研究型体变化(立方体叠加和凹槽、立方体切削、立方体弯曲和扭曲、圆柱体叠加和凹槽、圆柱体切削、圆柱体弯曲、立方体与圆柱体叠加、圆球等)的内在关系;30天临摹各种型体的线稿;20天练习基本体上色,用灰色系列马克笔即可,此专题以熟悉马克笔、练习笔触和领悟明暗关系为主;后面40天练习复杂型体上色,开始使用彩色系列马克笔,此专题以熟悉马克笔色彩叠加特点、彩色与灰色搭配使用、配色方案等为主。此阶段手绘可安排大约3小时练习,本人喜欢将手绘练习安排在晚上,带上耳机,一边听音乐,一边画手绘,这个过程很享受。手绘的学习需要有两方面的支持,即自己勤加练习和老师指导,两者都很重要,缺练习再有高人指点也画不出效果,缺老师指导,容易跑偏,浪费时间,效率低。
英语4个月时间熟悉单词和学懂语法。单词的记忆需要每天不断重复、周期循环地记忆;单词较多,推荐背诵何凯文的《必考词汇突破全书》,此书中共有1575个考研词汇,几乎对于每个单词都有几个同义词;备课初期可能不能理解同义词的作用;阅读中的答案与原文中的句子基本上是同意替换的关系。这本书一共有21个List,每天坚持一个单元,120天可以有5个循环(可能会有一些课程或者其它事情影响进度)。语法同样推荐何凯文的《长难句解密》,对于考研来讲,这本书已经将语法讲的十分透彻,学会后无论是做阅读,还是做翻译,或者是写作文,都是有很大帮助的。这本书共5章,前三章讲语法规则,后两章是长难句练习。前三章共16节,每天看一节,并配合第四章-句子诵读和互译练习和第五章-活学活用。每天一节加第四章和第五章的翻译练习各5个。120天可以有7个循环。同时英语单词背诵1个小时,语法1小时。翻译练习1小时左右。
基础阶段,整体的备课时间可以安排9个小时,即早上、下午和晚上各3个小时。白天可以安排英语和理论,晚上安排手绘。整个备课的过程中,精神状态非常重要,强烈建议午休至少1小时。原则是高效学习而不是比时间长。很多同学在精神状态不好的时候一直坚守在自习室,这种行为意义不大,效率太低,人也疲劳。疲劳就休息,状态好的时候高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