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奥小镇吧 关注:11,318贴子:112,086
  • 7回复贴,共1

【城展+剧情】普里皮亚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普里皮亚季(俄语:Припять)普里皮亚季创建于1970年,原用作安置兴建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建筑工人及工作人员。
普里皮亚季作为当时苏联的模范市镇,原有约5万居民,并且在由建造至核事故前,该镇人口每年都增加1,500人。因为处于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疏散区内而成为被彻底废弃的城市。在核事故发生后开始建造新城市斯拉夫蒂奇(俄语:Славутич、英语:Slavutych)以取代普里皮亚季。





1楼2020-01-06 07:13回复
    不错


    IP属地:上海2楼2020-01-06 07:14
    回复
      正片开始
      萧条的小城,一位黑衣老人在昏暗的房间里,把自己的话语录到录音带中。话语中,透露着各种各样复杂的情感。他把一盒又一盒的录音带小心翼翼地包扎在一起。他把这捆录音带带出家门,左顾右盼了一下。附近的小车,好像坐着监视他的人。他把录音带藏好后,把垃圾扔进垃圾桶。他回到家中,给小猫准备了几盆猫粮,看着时钟。此时,是深夜一点多。他深深地把最后一口烟抽完,看了看周围。小猫吃得差不多了,它望厅里看了看,主人的双脚已经离开了地板。小猫舔了舔毛,看来不知道自杀意味着什么,两年前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两年前,这夜这刻此时此分,一声巨响,震彻了一个小城。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爆炸。这一切十分突然,所有人都始料未及。 所有实验员呆住了几秒,立即部署起来,去勘测问题所在。高级工程师、官员也随即召开了会议。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苏联的核试验站,是关乎着苏联整个民族抵御美方入侵的重要工程。官员们分析了一轮,认为这个情况是可控的,向上报告了情况,让上头不用担心。民族的荣耀凌驾在一切之上。 荣耀凌驾在真相之上,凌驾在生命之上。这是总工程师都认为的原则。他们已经在错上加错的道路上,一去不回头了。实验员布卡诺夫报告,现在探测到的伦琴值有一千多,而测量表的最大值只有两百。测量表爆表了,这一切根本不再可控。总工程师还想为结果辩解,但他话未出口,身体便倒在地上了。 无论他们怎么辩解,怎么自欺欺人,核辐射的威力是骗不了人的。 多少实验员在基地里,皮肤已经感染了,很多都走不出这个大铁笼。 距离核电站大约一公里左右的地方,一群干着清洁工、基层职业的人,在看着核爆形成的光柱。灰尘扬起的场景,震撼又美丽。核的理论离他们太远了。他们不知道,这股美丽的光,已经让他们的生命随之而消逝。 斯特尼考夫走进会议室,看见摊在地上的总工程师。他继续把核爆的数值报告给负责人。负责的官员沉默一会儿。他发号命令,数值对外公布为三十六伦琴。 有的人可以选择继续自欺欺人,而有的人没有选择,只能死亡。


      4楼2020-01-06 07:16
      回复
        安纳楠科、拜兹帕罗夫、巴拉诺夫穿好防护服,三人结伴,在军队人员的目送下,暂别被灰尘遮掩的阳光,进入到被污水灌满的地下室。其实,大伙儿都知道,这些防护服起不了什么作用,包括这三位。 他们紧紧挨着彼此,在这满是要夺人性命的污水中,他们就是彼此唯一的勇气,还有手上的手电筒。他们靠着微弱的灯光摸索前行,慢慢地,手电筒开始有频率地闪烁起来。频率越发地急促,也意味着,他们在慢慢接近水管的开关。 也意味着,他们距离夺人性命的辐射源咫尺之遥。 手电筒似乎和他们一样,有着顽强的意志,哪怕辐射和黑暗正在侵蚀他们,他们也依靠闪烁的电筒光找到了源头。 列加索夫和谢比纳在地面焦急地看着出口。三位勇士下去太久了,久到他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突然,出口处有了动静,三位勇士迈着兴奋的步伐回到地面。大伙儿为他们欢呼,为他们高兴,丝毫没想起,他们很可能因为辐射而即将迎接的死亡。 一名消防员的妻子来到医院,不惜一切代价都要见见自己从灾区出来的丈夫。她找到丈夫的病床,看见满身疮痍的丈夫,心里既激动又难过。日子每过一天,他丈夫的模样便再陌生一分。他痛苦地呻吟着,把最后的一丝温柔和坚强留着面对妻子。 乌拉娜溜进医院,找到当日核电站的实验员。他们现在的模样早已被辐射弄得面目全非。她也极不情愿去打扰这几位将死之人的安宁,但真相,对她来说太重要了。害死民众的不仅仅是辐射,还有迂腐无能不可一世的官员。 她问到实验员里奥尼德时,里奥尼德吐着痛苦的气息,告知她那天的真相。他向阿基莫夫汇报了核电站的情况后,阿基莫夫确实在他面前按了紧急按钮,他亲眼看见的。 听了病床上之人的一席话后,乌拉娜震惊异常。假若里奥尼德说的是真的话,那么负责的官员就等于是知情不报的刽子手了。 乌拉娜被护士发现后,被赶出了病房。她激动地向医护人员诉说着一切,突然间,一个冷冰冰的声音打断了她。 乌拉娜被关押了,列加索夫十分焦急。第二天的会议上,他找到了克格勃的负责人,想救出乌拉娜。但对方一脸义正言辞的模样,让他知道自己无能为力。他来到关押乌拉娜的地方,幸好她安然无恙。乌拉娜把自己问到的情况告诉了列加索夫,然而这并没有证据,列加索夫和乌拉娜只好叹息着,一时间陷入了迷茫。 消防员和他的几位同僚熬不过了。她的妻子怀着他的孩子,看着丈夫被放进铅棺材中。


        6楼2020-01-06 07:19
        回复
          转眼间,爆炸过了四个月。眼看着丈夫从身溃烂到死亡再到被掩埋,寡妇已经怀着丈夫留下的孩子在政府被安排的地方生活着。 农舍老妇在自己破旧的牛棚里,给自己的奶牛挤牛奶。突然间,闯入一名士兵,说要带她走。老妇听后,不以为然地继续自己手里的工作,她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无论是战争、变故,都与她无关,无论谁离开了,她依旧都守在这个地方。 “嘭”地一声,牛随即倒地。士兵不打算和老妇多言。士兵严肃地执行着自己不可违抗的任务,老妇要死,也不能死在这个地方。一车的新兵被运送至核爆灾区进行生物清理工作。此时的灾区满地狼藉,到处已无人烟,只有寥寥的几声鸟叫犬吠马鸣,在为这片荒地喘息。 草丛中,稀稀落落地跑过几只野狗。老兵二话不说,举枪击毙。新兵看在眼里,少不免呆住了半分。老兵去过战场杀敌,十分双手早已沾满鲜血,但新兵还停留在军校的阶段,未曾接触死亡和手刃敌人的事。更何况这回要杀的并不是敌人,而是手无缚鸡之力、流离失所的动物。 老兵警告他,假若他完不成任务,那么就把他就地正法,新兵只好硬着头皮,唯唯诺诺地起了人生中第一次的杀意。有了第一次后,新兵胆子大了不少,他到处摸索着,突然,他闯入了一个废弃的民宅。这里有一只母犬和一群小奶狗。他们正在啃食着已经死亡的主人尸体。新兵愣住了,老兵此时来到,对着眼前的场景咒骂了一声,随即把新兵轰了出房间。屋内传来了几声枪响。 乌拉娜继续潜伏在医院中,她总算接触到阿基莫夫,也问到了从阿基莫夫口中的答案。乌拉娜认为,AZ5的按钮,的确被按下了,而这次的事故,也是人为的疏忽。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按钮无效,爆炸依旧会发生的话,到底当初,为什么上级要应允这个核电站的建设。乌拉娜和列加索夫试图讨论出答案,但始终只有一个又一个的疑团。 消防员的妻子突然腹痛,被送进医院。过后,她被安排在产妇的病房中休养。周围的床位,都是母亲和刚出生的婴儿,只有消防员的妻子身边,是一张空的婴儿床。


          7楼2020-01-06 07:21
          回复
            列加索夫在维也纳的作证结束了。在会上,他依照国家的意志说了官方想要他说出的证词。然而,这些证词谎话连篇。乌拉娜这段时间走访了很多事发时的当事人,认为真相与现在对外公布的事实十分相违。庭审即将开始,苏联政府要对总工程师迪亚洛夫进行审判,打算让他为这件事负上主要责任。乌拉娜清楚迪亚洛夫虽然有错,但是真正的主要责任人,却欺骗世人,这实在不公平。 她希望列加索夫能把真相在庭审时说出来。到时陪审团会在庭上听着,至于会不会被承认,这得另当别论。但没有人把真相说出来,那么事情可能还会继续发生。犯了错不去修正,这个错只会一直犯下去。 庭审开始,乌拉娜把当时走访涉事工程师获取的证词于庭上说出。 当日,是一场测试。迪亚洛夫必须在这天完成测试任务。这是第四次测试,测试停电状态时的状态。此前的三次测试都失败了,为了完成正常的测试,他们把功率降至16亿瓦。那天半夜,因为遇到了交班,所以测试的工作却落在了一个年仅25岁的初级工程师欧列德身上。他没什么实操经验,操作十分不熟练,全是一位资深工程师阿基莫夫在一旁指导进行。这次的测试,还诸多状态。在测试时,阿基莫夫获得的测试流程中,有很多项都被无故划掉了。他想了解原因,却被迪亚洛夫大骂一顿,让他不要这么多嘴,该干啥就干啥。 酿成灾难的连锁反应第一环节就这么开始了。 列加索夫继续作证。他先解释了核爆的原理,随后介绍了核爆反应前,可以采取的应急措施。法官等人都听得云里雾里,但他依旧要解释着。因为这对他接下来要介绍的证词十分重要。 欧列德在操作时,数值十分不对劲,阿基莫夫只好小心翼翼地操作,却遭到迪亚洛夫的谩骂,认为他们工作效率低下。数值越来越不对劲,他们的反应炉开始不在安全状态,他报告迪亚洛夫,想要停止测试。但迪亚洛夫坚持把功率提升到七亿。他认为必须完成测试。对于阿基莫夫的质疑,他反骂到,他就是规定,他说安全就是安全,随后威胁在场的工程师,如果有人再有异议,他就让他们在这个国家再也找不到工作。 在庭审现场的迪亚洛夫听后,否认了这个指控,声称自己在厕所。但证据确凿,他是主责人,加上各个工程师吻合的证词。迪亚洛夫正是操作不当的罪人。 借着,列加索夫在法庭上解释,应激装置的使用方法。总的来说,是通过控制棒去停止反应炉的运行。然而,当时在其他区域的工程师,没有人告诉他们测试的事,也没有人知道控制棒根本不够了。这时的装置已经处于一个完全绷紧的状态,随即功率猛增。中控室已经进入一个十分危险的状态了。欧德列迫不得已,按下了AZ5,插入控制棒,想要停止这种连锁反应。 说到这儿,在场的官员,包括法官在内都想休庭。列加索夫知道他即将要说的话足以葬送他的职业生涯,但他思前想后,决定要继续说下去。 控制棒的尖端不是硼,而是石墨。用石墨制作尖端的材料并不符合国际标准,正常用料是硼,然而因为石墨比较便宜,苏联政府在当前核电站中,都是使用石墨这种材质制作控制棒的尖端。石墨加速了核反应,终酿成这次的惨剧。 列加索夫认为,真正酿成大祸的原因,是石墨水冷式,导致了反应炉炉心的爆炸。 列加索夫马上被关押起来,但因为他在维也纳发言过,政府不能处决他,不然会引起国外势力的注意。他可以保留头衔和办公室,但他不再是科学家。 两年后,列加索夫自缢身亡。他留下的一段段录音流传于后世,成为了挖掘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真相的重要依据。(完)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20-01-06 07:25
            回复
              这些文字哪来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1-06 15:2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