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陈桥吧 关注:949贴子:104,002

【 趣闻1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做一件善事
【豆知识:贫困救济】
发生在宋代的结构性社会变迁,使城市中诞生了一个庞大的贫民阶层。宋朝政府自觉负起了向贫民提供福利救济的责任,逐渐建立了完备的社会救济体系。
宋政府按照居民的家庭财产多寡,将全国人口划分为不同户等,作为国家划定救济对象的参考标准。宋朝也开始出现了接近现代意义的“贫困线”概念:凡田产 20亩以下或者产业 50贯以下的家庭,即为生活在贫困线下的“贫民”。
宋朝的贫民救济主要由两个系统组成,一是宋神宗熙宁十年施行的“惠养乞丐法”(凡贫困人口,均纳入乞丐范围):每年十月入冬之后,天下各州政府必须“差官检视内外老病贫乏不能自存者(包括流浪乞丐)”,将他们一一登记在册,每人一日“给米豆一升,小儿半之”,每三天发放一次。一是宋哲宗元符元年颁行的“居养法”:诏令各州设立居养院,“鳏寡孤独贫乏不能自存者,以官屋居之,月给米豆,疾病者仍给医药。”居养院起初只是收养“鳏寡孤独贫乏”者,到了徽宗朝,由于“在京遇冬寒,有乞丐人无衣赤露,往往倒于街衢”,而“居养院止居鳏寡孤独不能自存之人”,惠不及流浪乞丐,所以宋徽宗于大观元年(1107年)闰十月下诏:“遇冬寒雨雪,有无衣服赤露人,并收入居养院,并依居养院法。”
简单地说,“惠养乞丐法”指由政府给贫民发放米钱;“居养法”则指由国家福利机构收留无处栖身的贫民。这两种救济都是定时的、制度化的,通常从农历十一月初开始赈济或收养,至明年二月底遣散,或三月底结束赈济。不过,如果出现天气严寒,或新粮未熟,或生病未愈等情况,政府也会延长救济的时间。
此外,还有临时性、赈灾性的救济,如“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也是“每岁常例”。有时“给酒肉食,祭醮加赠典”。这类临时性救济虽然是不定时的,但也常年有之。


IP属地:上海1楼2020-01-07 13:13回复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眼下不过八月,闲娘随总管徒步赴居养院送冬衣。炎炎日,额头沁出的汗化成对不忿,为何阿耶遣我苦差?无非随口一说“白骨露于野,何不厚棺葬之?”
    此乃无妄之罚。
    手作凉扇,挥舞不迭。杏眼圆瞪,牙缝里小声憋出一句,“热死了。”
    眼前玉人款来,恰是江家姐姐,筵席间面熟,点头之交。扬起笑,作揖,“闲娘问您安。”再憋不出多余之字,可把小闲气成胖闲。


    IP属地:上海3楼2020-01-07 13:24
    回复
      [时随沈府行送,递官屋赠药,车马荡过西华门街,便悄悄驻停于檐下,顿于一堵高垣下,垣外是高马嘶鸣,垣内,是哀声怨道。]
      [——似两不相干。]
      [递还药归,廊下却遇娇客,弯目答言。]
      小闲娘安。[金乌方悬,予她团扇轻风,驱暑消热。]——天正热,怎么在廊下等?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1-07 14:22
      收起回复
        -
        惠风和畅,时有蝉鸣。
        小闲娘反复吐息,适才心情平复。弯眉喜笑,徐徐道出一二字句,“诚知天热得紧,奉父命,来探民生疾苦,正在做心理建设呢!”
        长眉扬,一努嘴儿,“敢问我的好姐姐,里头如何呀?”


        IP属地:上海5楼2020-01-07 14:47
        收起回复
          被吞而代发
          江枕鱼-:
          [碧纨难抵暑热,一把团扇风小,及如螳臂,众声消弥,庭跌半点枯枝,是久曝于日下,邀她檐下一歇。]
          [徐徐递风,铁马声敲,闻一点稚言,倒见娇娇可爱。]
          [噙笑一点。]你方不大,倒已担此任,想来是阿耶器重。
          [哀声尤在耳,一言却生踟蹰。]——其中贫民声苦,想来你要害怕,不若我再同你去一趟罢。


          IP属地:上海7楼2020-01-08 01:37
          回复
            -
            “器重”二字落在耳里,堪比金石刺耳之音,满腹牢骚,忙忙撇清关系,“阿耶才不器重我呐!小闲猜一定是家父嫌弃我太重,才遣闲娘多出来走动、走动好消食。可我天生是婴儿肥呀!”两只胖手一摊,“左右怨不得我。”
            一语中的,契合心意,喜上眉梢。牵住江家姐姐的柔荑,弯作星星眸,甜嗓软语超大声,“好——我怕——”小闲怕脏,却着实说不出口,怕伤着人,教人听去也不雅。


            IP属地:上海8楼2020-01-08 01:46
            收起回复
              [觑她小手一摊,闻声声娇啼,扇将一掩,只余一双弯目,复缓一矮身,轻点其秀挺小尖。]小儿娇时,圆糯粉团才可爱。
              [端她秀目,又笑。]我家中幼妹尚在故地,想来若长在眼前,也该如你这般可爱。
              [执一团柔柔,缓行往院中。]
              ——民生疾苦,年年岁岁,初时我也怕的,只是来过几回。[顿言复起。]却更觉他们可怜。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0-01-08 10:35
              回复
                是不是吧里没有居养院,我们架空天清寺后面有居养院吧?
                【 外城 · 天清寺 】:繁台春色
                https://tieba.baidu.com/p/6020572111?pn=11
                -
                人人都夸小闲可爱,可把小闲膨胀胖了,憨态甚可掬。
                闲心生疑惑,嘟起嘴儿,一壁随江家姐姐向里行,一壁眨巴眨巴桃花眼儿,若有所思。终按耐不住困惑,闲扬起面儿,犹犹豫豫,小声问,“俗语不雅,可闲尝闻可怜之人有可恨处。小闲不解。”
                偷偷窥探着院中或坐或摊,或行或欹诸人,眼前之情同“白骨于野”何与?


                IP属地:上海10楼2020-01-08 11:14
                收起回复
                  [人行于世,欲缘木而上,欲顺流而下,总是选择,灾祸免时,哀声却总难绝。]
                  [缓行过庭时,兼得一二目视,好如寻常,若递一个眼神,便好似予一个机会,伏眉与其言。]
                  别瞧他们。[竖指嘘声。]若多看几眼,便要像给什么机会,是很无望的。
                  [闻听此言,却得愣怔。]可恨之处?
                  [圣人总虑兼得,总虑得失,故总指摘,于高处伏眉,见天地炉中,伸出一双又一双手。]
                  ——小闲娘,佛祖高在远处瞧我们,或许也是可恨的。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0-01-08 19:15
                  收起回复
                    -
                    行前褓姆特取素衣浅色裳,嘱闲“不招惹、不淘气、不打眼”。
                    甫入院后,闲忽地敏感起自己的格格不入。众目汇集,竟教闲生出少有的怯怯,一一看去,好奇中藏着妒羡,不善里裹着自怜。
                    反复深呼吸,将微颤的指尖藏入江家姐姐的掌中,如寻暖的小兽。不能露怯,深以为然。微微颔首,“闲明白。他们很不一样。闲不慈悲,兴许这便是可恨的,闲一点也不喜欢他们。”尾音的委屈分明掺着惊惧与排斥,他们是闲所未知的盲区。
                    闲不与圣人同忧。
                    似为了避开空气中无处不在的颓靡之丧,侧首、蹙眉。双鬟垂耳畔,明珠珰发出轻微的叮咛之音,疑道,“来这里的人原本的家呢?”


                    IP属地:上海15楼2020-01-09 01:15
                    收起回复
                      [掌中柔软,今正瑟瑟,故添一二力道,如予保证。院中行卧众人,偶有伤病者,此时更多哀声,未至残忍,却使人不愉。]
                      [佛祖看人,人又看人,偶过居养院时,我总觉得与他们并无不同,只是我的可怜与可恨,未如他们剖显。]
                      没关系,人非圣贤,总是有七情六欲的。[我如每一位年长者,说出熟稔一语。]——待你大一些。
                      [又解她问。]今岁尚盛,汴京周边似无天灾,想来,该是人祸多些,人世伦理,真是很无常——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0-01-09 15:52
                      收起回复
                        -
                        “七情六欲哪里够闲用呀!”掰着手指头数数,口齿清晰,“喜、怒、哀、乐,爱、怨、恨、嗔,声色犬马、光怪陆离,闲都想要。”
                        挠头,“好像有点多?”
                        更添懵懂,人世无常?“咦——无常是不是会勾人的黑白无常么?闲听褓姆说起过,专抓不听话的小孩子。”


                        IP属地:上海17楼2020-01-09 16:04
                        收起回复
                          [见她一指又过一指,数之来去,竟无停歇,未免生笑。]大千世界,七情六欲是不太够。
                          [时已至处,见她随侍递赠。]多亦无妨,人先有欲,方有所求,如此瞧来,小闲娘将来所得亦应许多。
                          [又点其秀尖。]世无常法,可非黑白无常,——晦气!你这样小,她这样吓你?胆都要吓小啦。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0-01-09 20:25
                          收起回复
                            -
                            闲不可置否,一昧苦思,“头两回是怕,往后便是装腔。毕竟目不见——”
                            念及双亲,忽生底气,“怪力乱神如何能扰小闲,阿娘是睢阳主,阿耶属人间神仙,合该无常畏我!”
                            顿了顿,补叙,“同无常相比,还是眼前更可畏些。”什么样的人祸无家可归?
                            倘若佛祖慈悲,众生何须自渡。闲把这奇思闷在肚中,大不敬之语讳言。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19楼2020-01-10 00:44
                            收起回复
                              [闻稚儿细语,自以其乐无穷,瞳珠浸笑,端她底气十足。]
                              [和声慰言。]好嘛,小闲娘好胆色。[自奉神佛,亦有所信。]——唔,这般说后,小闲娘不会不听褓姆的话吧?
                              [流离失所,如今赖于救济,光景可畏,仍相执手。]无常终究是言传,而如今场景却历历在目。
                              [添。]老而无居,寡而无养,仍在可怕,东西已送了,我们出去罢。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20-01-10 13: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