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合适的曲目是艺考成功的关键,不要因为选错曲目而丢分!
几天前,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视频,利兹钢琴比赛金奖获得者---一位意大利钢琴家。最让我惊讶的并不是他高水平的演奏,而是第一轮的曲目为莫扎特G大调奏鸣曲。这首曲子属于莫扎特入门级的奏鸣曲,一般只要有七级左右的水平就能演奏,这说明什么问题呢?选择曲目,质量远远大于程度。与很多家长想象的不一样,越是高水平的比赛,越是高水平的评委,就越不在乎程度。但是,并不是说程度不重要,对于初出茅庐艺的考生来说,程度和质量同样重要,但是程度永远不能大于质量。下面我们讲讲怎样为艺考生选择合适的曲目。
第一 扬长避短 知道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长处,才是艺考中制胜的法宝。如果你的手小或者技术不够过关,那么就应该避免非常炫技的作品,比如说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等等。我在无数比赛中听到过这样的选手,他们的八度显得非常的吃力,手也不够大,但是他们却选择像匈牙利狂想曲第六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正是需要有非常高超的八度技巧的。如果盲目跟风,一昧追求程度的话,就会得不偿失。举个例子吧:就好像早上7点北京拥挤的地铁,哪个车厢人最多,你却偏偏要上那个车厢。
第二 曲目搭配要合理。一般来说艺考,要一首奏鸣曲、练习曲等等。必须要有炫技的作品,同时也要有抒情的作品。如果你选择了肖邦的练习曲《冬风》,那么就不要再弹贝多芬“热情”或者“黎明”。搭配越丰富,越多样化,就越容易给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 奏鸣曲避免海顿与莫扎特的,尽量选择贝多芬的。
(除非,你能把莫扎特演奏的与那位意大利钢琴家同样出色)
第四 避免两个极端:避免选择已经被弹“滥”的曲子,例如贝多芬“月光”, 另外也不要故意选择极度冷僻的曲子,否则评委很难打分。
第五 尊重老师的意见。家长应该避免参与选择曲目。所谓隔行如隔山, 一位有足够水平和经验的老师是可以充分信任的。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 老师身上。
几天前,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视频,利兹钢琴比赛金奖获得者---一位意大利钢琴家。最让我惊讶的并不是他高水平的演奏,而是第一轮的曲目为莫扎特G大调奏鸣曲。这首曲子属于莫扎特入门级的奏鸣曲,一般只要有七级左右的水平就能演奏,这说明什么问题呢?选择曲目,质量远远大于程度。与很多家长想象的不一样,越是高水平的比赛,越是高水平的评委,就越不在乎程度。但是,并不是说程度不重要,对于初出茅庐艺的考生来说,程度和质量同样重要,但是程度永远不能大于质量。下面我们讲讲怎样为艺考生选择合适的曲目。
第一 扬长避短 知道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长处,才是艺考中制胜的法宝。如果你的手小或者技术不够过关,那么就应该避免非常炫技的作品,比如说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等等。我在无数比赛中听到过这样的选手,他们的八度显得非常的吃力,手也不够大,但是他们却选择像匈牙利狂想曲第六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正是需要有非常高超的八度技巧的。如果盲目跟风,一昧追求程度的话,就会得不偿失。举个例子吧:就好像早上7点北京拥挤的地铁,哪个车厢人最多,你却偏偏要上那个车厢。
第二 曲目搭配要合理。一般来说艺考,要一首奏鸣曲、练习曲等等。必须要有炫技的作品,同时也要有抒情的作品。如果你选择了肖邦的练习曲《冬风》,那么就不要再弹贝多芬“热情”或者“黎明”。搭配越丰富,越多样化,就越容易给评委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 奏鸣曲避免海顿与莫扎特的,尽量选择贝多芬的。
(除非,你能把莫扎特演奏的与那位意大利钢琴家同样出色)
第四 避免两个极端:避免选择已经被弹“滥”的曲子,例如贝多芬“月光”, 另外也不要故意选择极度冷僻的曲子,否则评委很难打分。
第五 尊重老师的意见。家长应该避免参与选择曲目。所谓隔行如隔山, 一位有足够水平和经验的老师是可以充分信任的。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 老师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