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金莲发现妈妈们在产后,总会觉得“十月怀胎不容易,现在把货写下来了,终于可以一身轻松啦!”然而,理想和现实总是有一定差距。“卸货后”想恢复到未孕状态,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过程的,坐月子期间的康复就十分重要。
“月子”怎么“坐”素来是大家争论的话题,这不只是纯粹的医学问题,还夹杂着东西方文化、家庭习俗和个人喜好等各个方面的差异问题,下面就从科学的角度,谈一谈现代女性产后如何休养:
夜间出汗
月子里多数妈妈会觉得易出汗,夜间出汗尤其明显,这是产后虚弱、不宜运动的表现吗?实际上这是身体在排出孕期体内多余水分的一种正常方式,也和产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妈妈们睡一觉或者亲喂宝宝时,衣服、枕巾湿一片,不必太紧张,这样的症状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妈妈们注意及时更换衣物,保持身体干爽,喂奶时不要着凉感冒,活动后保持适宜的饮水量。
温馨提示:
不论剖宫产还是顺产,鼓励妈妈早下地、多下地活动,哪怕下地觉得伤口疼痛,也要多转换到直立位,步行可作为主要运动方式。
早期下地活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避免废用性肌萎缩,保持良好心肺功能。
腰痛、足跟痛
孕妈在孕期会增长大约15%~25% 的体重,随之而改变的体态——身体重心前移导致腰椎前凸和骨盆前倾,给韧带、肌腱、关节带来了额外的负担,加之孕期体内分泌的松弛素、孕激素,增加了关节囊、韧带的松弛度,故而常出现腰痛、足跟痛等症状。
温馨提示: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采用高台换尿布,喂奶时辅以良好的腰部支撑,卧位转到站立位时,可以轴向翻身、再用胳膊支撑身体坐起。产后妈妈可以合理利用腹带和骨盆带。
在饱婴儿时,采用蹲马步式,用腿部力量蹬起代替腰部的屈伸动作。如果身体部位疼痛严重,不易缓解,则建议找专业康复医生检查,制定积极的康复治疗方案。
会阴坠胀感、漏尿
孕期、分娩过程中盆底肌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表现为盆腔脏器脱垂、性生活障碍、二便功能障碍等。
有些妈妈在孕后期感到会阴坠胀感、漏尿等,有的产后症状也不缓解,打个喷嚏、大笑就漏尿,需要带着卫生巾活动以防裤子浸湿,这些现象均提示你的盆底肌该定期保养啦。
温馨提示:
建议产后女性,42 天左右常规评估盆底肌功能,不要惧怕测试时放在阴道内的小小电极,它只是为了正确、科学的评估底肌力量的大小,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和训练方案。
现在我们更提倡妈妈们科学“坐月子”,赛金莲鼓励妈妈们多了解一些孕期和产后的自身变化以及常见问题。不仅要关注给宝宝囤些什么宝贝,更要多多了解自己,保护好自己。这样等宝宝降临,才有能力和精力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宝宝,有备无患。
“月子”怎么“坐”素来是大家争论的话题,这不只是纯粹的医学问题,还夹杂着东西方文化、家庭习俗和个人喜好等各个方面的差异问题,下面就从科学的角度,谈一谈现代女性产后如何休养:
夜间出汗
月子里多数妈妈会觉得易出汗,夜间出汗尤其明显,这是产后虚弱、不宜运动的表现吗?实际上这是身体在排出孕期体内多余水分的一种正常方式,也和产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妈妈们睡一觉或者亲喂宝宝时,衣服、枕巾湿一片,不必太紧张,这样的症状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妈妈们注意及时更换衣物,保持身体干爽,喂奶时不要着凉感冒,活动后保持适宜的饮水量。
温馨提示:
不论剖宫产还是顺产,鼓励妈妈早下地、多下地活动,哪怕下地觉得伤口疼痛,也要多转换到直立位,步行可作为主要运动方式。
早期下地活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避免废用性肌萎缩,保持良好心肺功能。
腰痛、足跟痛
孕妈在孕期会增长大约15%~25% 的体重,随之而改变的体态——身体重心前移导致腰椎前凸和骨盆前倾,给韧带、肌腱、关节带来了额外的负担,加之孕期体内分泌的松弛素、孕激素,增加了关节囊、韧带的松弛度,故而常出现腰痛、足跟痛等症状。
温馨提示: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采用高台换尿布,喂奶时辅以良好的腰部支撑,卧位转到站立位时,可以轴向翻身、再用胳膊支撑身体坐起。产后妈妈可以合理利用腹带和骨盆带。
在饱婴儿时,采用蹲马步式,用腿部力量蹬起代替腰部的屈伸动作。如果身体部位疼痛严重,不易缓解,则建议找专业康复医生检查,制定积极的康复治疗方案。
会阴坠胀感、漏尿
孕期、分娩过程中盆底肌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表现为盆腔脏器脱垂、性生活障碍、二便功能障碍等。
有些妈妈在孕后期感到会阴坠胀感、漏尿等,有的产后症状也不缓解,打个喷嚏、大笑就漏尿,需要带着卫生巾活动以防裤子浸湿,这些现象均提示你的盆底肌该定期保养啦。
温馨提示:
建议产后女性,42 天左右常规评估盆底肌功能,不要惧怕测试时放在阴道内的小小电极,它只是为了正确、科学的评估底肌力量的大小,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和训练方案。
现在我们更提倡妈妈们科学“坐月子”,赛金莲鼓励妈妈们多了解一些孕期和产后的自身变化以及常见问题。不仅要关注给宝宝囤些什么宝贝,更要多多了解自己,保护好自己。这样等宝宝降临,才有能力和精力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宝宝,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