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冒死拆一条LC-BT2
武汉现在可是出了名的疫区,早上到的顺丰发货点,但是顺丰年前爆仓,派送要等很久……我就屁颠屁颠自己去取了……
一拆封,咦,这个硅胶是已经开始氧化了吗?一层白灰……整体做工超出预估,对得起这个价格了。
绕耳部分用的是热熔胶,所以你可以用吹风机吹软后捏成自己想要的形状,适配sony z5完全没有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插头过于小,会在Z5里面来回晃动,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有强大的手工,我用电工胶带绕了三圈解决了。
推力比我的M2BT2大多了,Z5推的妥妥的,算好听了,味道和BTR3差不太多,BTR5我没听过不好说,据说单口没啥差异。
音量依然是分开控制的,这样真的很不方便也不够直观,毕竟LC-BT2也不带音量显示,刚开机容易真的容易懵逼,还是希望官方能给一个选项,个人还是喜欢统一调节来的方便,普通的12级调节也完全够用。
电量坚挺,LDAC玩了4个小时只掉了20%,输出阻抗和灵敏度可以手动设置然后提供一堆参考值,请官方的人出来科普一下,这个功能到底是干啥的。
不过还是要吐槽一下设计问题,出线口设计在内侧,这是谁决定的,拖出来打!为什么不设计成外侧呢。在内侧这样线会不停的摩擦领口,顶的人也不舒服,后期线的使用寿命也会打折扣,所以这样设计真的有待考量!








武汉现在可是出了名的疫区,早上到的顺丰发货点,但是顺丰年前爆仓,派送要等很久……我就屁颠屁颠自己去取了……
一拆封,咦,这个硅胶是已经开始氧化了吗?一层白灰……整体做工超出预估,对得起这个价格了。
绕耳部分用的是热熔胶,所以你可以用吹风机吹软后捏成自己想要的形状,适配sony z5完全没有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插头过于小,会在Z5里面来回晃动,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有强大的手工,我用电工胶带绕了三圈解决了。
推力比我的M2BT2大多了,Z5推的妥妥的,算好听了,味道和BTR3差不太多,BTR5我没听过不好说,据说单口没啥差异。
音量依然是分开控制的,这样真的很不方便也不够直观,毕竟LC-BT2也不带音量显示,刚开机容易真的容易懵逼,还是希望官方能给一个选项,个人还是喜欢统一调节来的方便,普通的12级调节也完全够用。
电量坚挺,LDAC玩了4个小时只掉了20%,输出阻抗和灵敏度可以手动设置然后提供一堆参考值,请官方的人出来科普一下,这个功能到底是干啥的。
不过还是要吐槽一下设计问题,出线口设计在内侧,这是谁决定的,拖出来打!为什么不设计成外侧呢。在内侧这样线会不停的摩擦领口,顶的人也不舒服,后期线的使用寿命也会打折扣,所以这样设计真的有待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