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新再度发文……巨佬轻喷……
AIR EP4:【也许比上次深了一点的浅层解读】初观千年
【附记】对原作品故事的概括性复述此处将不进行罗列。一则是让文章异常冗长,二则是于我们解析剧情没有什么意义,三则是我劣质的语言只不过给一部杰作画蛇添足,故而望各位见谅。文中所有对情节的引用请自行回顾剧情。严重的剧透警告
AIR到底有多深?其实许多玩家从这个出发点就开始讨论。一些坚持AIR的高度“不过如此”,对它的深度解析完全是“解读者思想深度使然”;另一些则认为AIR的内涵远不止它所表现出的那样。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观点。也许在CLANNAD中感受还不那么强烈,但是在AIR中,笔者明显看到了“超脱日常情感羁绊”的许多着笔。譬如,994年高野山事件看似历史小说的背后透露出一种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再譬如,对小镇的诗意化写意式的描写等等。这一切都似乎在暗示某种更深层的主题,这种主题我们尚未参透,即使是笔者目前所见的最深刻解读似乎也由于颇多争议而没能解开谜底。
当然,许多深度解读中,解读者多有提及AIR乃至key的诸多作品对“终极维度”的思考。这种所谓“终极维度”是上升到哲学层面的,古今中外无数人试图寻找答案的一种“参悟”。很难一言道尽其深意,但到达此“维度”的方法很多,无论是神学还是哲学都透露出一种对“终极维度”的渴望。然而这种东西偏偏不是文字所能描述。
“人并非完全限于知识与行为,人与其环境——世界、存在、人类、事件——的关系也并非穷尽于对环境的纯知觉或影响。假若一个人是以一种深切的感情,像直觉和情感,来体验周围世界的;又假如一个人由于感受到世界的永恒本质而被深深打动,以致激起诸种情感,像虔诚、畏惧、崇敬,那么,这样一种情感状态便比知识和行为还要有价值得多。”
——详见:Rudolf Otto, “Introduction” On Religion,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58, p.19.
其实这大概就是所谓“欲辨已忘言”,这是一种无法用文字描述的的情感,在你悟透它的那一刻,你会深刻地感受到文字的无力感。我们实在还无力参透它,但至少,保留一份追寻不是么?
——注:附记中未标明作者本人观点的结论均引自KeyFanClub中“二维咖啡屋”Crane的置顶文章《 逸于世外的光翼——论Key作品中的独立赋格及其意义》
【正文】且不说这些,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将会开始出现激烈的争议。故而我恳请各位,不要无理开撕,有反对观点欢迎提出,倘若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大可以一笑了之。
回顾高野山的羽落,神奈在当时其实可以有另一种选择,她完全可以弃这个疯狂的世界而去,带着沉痛悲伤的回忆离去,但是依然是至善原则使然,大概也是因为她依然存有对安静祥和生活的希冀,她毅然选择了另一条路,”the hard way”,走入无尽循环。战争中亡魂的诅咒如毒素积累般达到如此地步,使她无法再接受另一个心灵的温暖,僧人的诅咒破碎她的心境,使她永远回溯着一个个极端残忍的梦,即使是灵魂降注寻求出路,每一次都因为作为灵魂容器的人类无法接受这个浩瀚的灵魂而在极度的痛苦中死去而重复循环。其实看到这里我们大概会质问:怎么会如此?
翼人是至善而高贵的种族,它们为人类历史的贡献不可估量,然而人类膨胀的利欲则使得人类利用它们,把它们作为战争机器等等诸如此类。我想,这大概已经不止是历史小说,而是折射出一种对人类历史的思考。你看到了吗?高野山的攻守两方,一方是为了“统一信仰”,“消灭异端”而根除翼人,另一方是将翼人作为战争武器,一旦她试图逃脱,人类会毫不犹豫地除掉她以绝后患。那么这场战争中,真的有正义的一方吗?
反顾另一方,柳也和里叶非常清楚自己的尝试基本只可能是徒劳。他们从一开始也许就心知肚明,自己无论怎样的尝试都只是在浩如烟海的可能性中寻求一个也许不存在的希望。他们知道,神奈已经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天使,而自己能做的,也许就是解脱她的灵魂,至少给她一丝幸福的回忆让她得以安息。这也是这场千年旅途的最终目的啊。到了往人一代,他们的力量已经非常弱小,往人的母亲甚至已经濒临放弃地告诉往人:你的旅途由你自己决定,如果你想追求自己的生活,那就忘了关于翼人的一切。从这句可以看出来,他们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
这场悲剧,上演了1000年。
僧人的封印会逐渐消除,但翼人所带的诅咒只会积累。也许每一个夏天,神奈都尝试过,但每一个夏天,都以那个接受灵魂的人类少女的死亡而告终。这当中,有必然性吗?
也许有。
从神尾观铃的情况来看,她与其他人的无法亲近(每当即将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她都会无法抑制地嚎啕大哭),注定了她在集体中的孤立,也就注定了她的孤身一人。她遇到往人的那个夏天,依然是独自一人度过。
为什么?
她代表了很多无法融入集体之人。这些人由于种种原因孤立于集体之外,从而对集体的发展毫无用处。因此他们自然被集体抛弃,被所有人抛弃,而他们的一切经历与痛苦自然变得无足轻重。这一切都无所谓,对吗?
真的……无所谓吗?
我们总是自诩万物之主,自诩我们有着和动物不同的“人性”。
可是动物的群体也会扶助那些相对孤立与群体之外的个体,也不会对无法融入集体的个体不屑一顾。而我们呢?
观铃的愿望比我们任何人的都简单,不过是和喜欢的人去喜欢的地方,能够有人陪伴在身边。她坚强地等待了十几年,坚强到令我们心痛。看到这里,我们多么渴望去拥抱她,告诉她我们都在守护着她,都愿意与她分担这一切——可这也只不过是加深她的痛苦。也许更多的人只是不屑一顾,拿着“集体至上”的一套理论扬长而去。对呀,无法融入集体的个体都是被抛弃的,所以当然无所谓。
那么,人性的关怀在何处?所谓的平等博爱在何处?!
所幸的是,总有几个人走窄门的人,往人即使知道这一切会让他付出生命的代价,可他最终依然选择留下陪伴观铃,晴子醒悟到自己所想要给观铃的幸福不过是陪伴和关爱她那么简单,便毅然决定放下矜持去补偿自己缺失十年的母爱……这千年间,不知道有多少人为此付出!
可惜在往人之前,没有人成功。
也许每一次尝试,神奈需要的不过是另一个心灵的关怀,可是
1000年了,她连这个都没有得到。
回顾观铃的历程,难吗?
当然难,但观铃的坚强,与她最爱的人的陪伴便促成了生命的奇迹。
所以,真的难吗?
是物理上的困难,还是人心上的困难呢……
反观自身,我可曾成为过走窄门的人?似乎没有。我也不过是众多孤立那些脱离集体者中的一员。我曾坚信集体至上,于是一切脱离集体的人在我眼中亦是无足轻重,甚至是危险的“异端”。而再想想,我惊诧于我为了排除这些“异端”,又做过多少不堪回首之事!
故而神奈大人,我惶恐地接受您海量的慈悲,并虔诚地表示我对曾经所作所为最深刻的忏悔。我唯独祈愿,那个夏天,能够离我们近一点,再近一点……
哎?我是不是标了个EP4?算了不要在意那什么都不是
![](https://tb2.bdstatic.com/tb/editor/images/face/i_f25.png?t=2014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