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转载之前的几句话:
目前网上对德国战舰的歧视、谣传与中伤确实多不胜数,以至于出现了很多完全背离了事实的谬论。但世上懂得运用自己的思考去看待问题,热衷于追寻真相的人依然存在。以下此文便是一位名为不沉俾斯麦的网友所撰的关于“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的文章。作者在其中以自己所收集到的资料和自己的思考,对目前关于沙级舰的几个“公认”观点进行质疑,这对帮助我们重新客观认识这些二战中的优秀战舰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故次劣身将此文转载于此。
此文原文链接如下: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892880783.aspx 由于原文中的图片均已丢失,而劣者原本为之新配的图片也因超出尺寸限制导致该贴无法发布,故而劣者最终对原文中原需要借助图片进行陈述的地方进行了删改处理,望诸位读者周知。
————————————————————————正文线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是众所周知的德国海军大型主力舰之一,在其活动生涯中对英国舰队构成了巨大威胁。关于其争论自二战至今一直未休,主要集中在“棍”、“反”、“黑”三者之间,但争论之大,已经影响了其正常历史性能。要正确认识一个事物,必须正视历史,抛开固有观念,将数据与实际结合,从而得出现象之后的本质。
本摘要仅解释几个基本点,望能做回归历史和事实的引玉。
一、干舷低是否导致适航性很差
沙恩霍斯特级因为干舷低一直被指为“适航性差”,于此先对适航性进行分析。
“适航性”指船舶耐波性及在稳性、结构、设备、燃料、给养等方面能保证安全航行的性能。细则请参看船舶基础知识。 高海况中船只航行主要是克服甲板上浪及埋首状态下恢复,“埋首”是指大浪航行时舰首插入水中、产生的正纵倾状态。状态产生与波长、波高有关,状态严重性与浪级和船只速度成正比。埋首状态严重影响船只航行,恢复时间过长会影响船只稳性,甚至发生改变浮性状态、导致危险情况发生(《海洋航行内容》)。即是说,高海况下船只适航性是否良好,与其埋首恢复时间长短有关,恢复时间越短适航性越佳。而埋首恢复时间与埋首时船首插入海中深度、甲板上浪容积成反比。影响因素还包括甲板排水效率等。
当埋首恢复时间过长时,船只必须降低航行速度,减少舰首插入海中深度,维持船体稳定性。若如此还不能解决,当就地抛锚,依靠锚链运动将船只固定,等待高风浪过去。
罗佛藤岛海战(Lofoten Islands)中声望单舰退敌,却因海况恶劣、埋首严重,部分首楼结构及内置在埋首中被海浪打坏,被迫降低航速,眼看敌舰全速撤离。此间声望与沙恩级分别可达到29节与30节,沙恩可全速撤退声望却被迫减速,微小的舰首上翘没能改善首楼甲板声望级的适航性,而低干舷却未影响沙恩全速航行。
首楼甲板虽然整体高度大于飞剪首/大西洋首,但埋首最深、需要排开水立方最大,恢复时间最长。而飞剪首/大西洋首构造则可非常有效地减少甲板上浪量。另外,遇到埋首时飞剪首/大西洋首能向两侧及后方将水加速排开,而首楼甲板因构造原因却只能向两侧排水,也增加了排水难度和时间。正因如此,1935年后的新式主力舰设计大都采用了飞剪首模式,只是翘起幅度大小的区别。
英国乔治五世级、狮II级因设计要求被迫保留了类似首楼结构的平甲板,舰首高度很低,埋首恢复速度不足,大浪天气下时适航性不佳,据说高海况中出现过海水向炮塔倒灌的恶劣事件。英国人吸取教训,1942年对还在设计中的前卫级重新布置,避免了上述情况再次发生。前卫级完全抛开腐朽要求将舰首抬高,配以其他因素后,其稳定性全面超越同吨级的衣阿华级,同6万吨的大和级相当。
综上所述,沙恩干舷确实低,但以此断言其适航性差、比不上英国战舰并不正确。
二:侧舷低=防护面积小吗?
如何击沉一条战舰?答案必然是“击穿水线、造成进水”。自风帆时代开始就出现用冲角撞击敌舰,对敌水线带附近造成结构创伤、无法修补而导致进水沉没的战斗方法。火炮代入海战后这一战法逐渐成为主流,战舰开始出现铜皮包裹水线、减少敌炮弹对水线伤害的结构,这就是后来主装甲的原型。
现代意义的主装甲布置于水线附近,是用于炮战中防止战舰水线遭到炮击进水、保护动力系统的防御结构。一般而言,主装甲带是仅次于司令塔与主炮圈座/弹药库的战舰最强防御工事,但它的作用——防御水线进水,保护动力系统——常常被人忽略或混淆,更容易与弹药仓防御混为一谈。
沙恩霍斯特级因干舷低常被诟病为“防护面积小”,在此排除歧义语序,与伊丽莎白级、乔治五世级进行对比。
伊丽莎白级主装甲带水面高度与沙恩相当,都为1层半舱室高度上下,沙恩稍微高,但不明显。不过它下延更深,对抗水中弹(注:刺破水面、打击水下水线的炮弹)效果明显优于前者,也可对抗浅定深鱼雷。之所以外观上伊丽莎白级侧舷装甲板很高,是因为其上还有一层内倾152毫米辅装,这是混战时用于防御巡洋舰等次量级舰炮攻击的部分结构,在对抗主力舰大口径炮时作用不佳。
英国二战新锐战列舰乔治五世级与沙恩相比时舰面高度也相差无几,但因为主装上多了一层舱室,看起来雄伟无比,但实际只比后者高出1米多。1米多是什么概念?日常见到的【楼梯扶手】高度就有1.2米。如果以副炮塔为参照,这个差距几乎可忽略不计。
因此,虽然实际中尽管三者舰舷高度各不相同,但主装甲高度相当;因此,“干舷低=防护面积小”放在沙恩身上纯属无稽之谈。
那么,沙恩的主装不同情况下分别有多高?轻/标状态下沙恩主装距水面达到2.2米以上,同英国战舰相同。沙恩满载时主装高度仍有1.8米以上,盛传的满排下“主装高度不足1米”其实是以讹传讹,实际为“穹甲高度不足1米”。虽然不知道人云亦云的那群人是否真的知道穹甲是什么,但可以肯定他们并不知道这个结构的作用。
三、北角海战的思考
北角海战(North cape)时沙恩被击沉已成定局,现不对此发表感叹性论调,只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约克公爵号在20,000米远距上开火将炮弹打进沙恩锅炉,MKVII20000米距离接触角为24°上下(warship数据)结合中弹点可推测其进入路线刚刚打在主装之上,通过45-20-10-80各舱室时未在发生跳转,以攻击垂直装甲的姿态长驱直入。考虑到该炮18,000米距离上穿垂直深达到285毫米,击穿这种厚度舱室无可厚非;也多少可以说明20,000米正处于沙恩一个尴尬的非免疫区上。虽然存在“沙恩作为袭击舰,不考虑远距与敌主力舰炮战”等说法,但结合其设计时间已是1935年,当时美、英试靶距离都已在18000米以上,日本海军更在酝酿30,000米超远距炮战,因此沙恩的免疫区设定确实有欠考虑。
不过,把沙恩的遭遇嫁接到“防护较好的伊丽莎白”上,效果一样。炮弹将从主装之上通过,击穿152-43-50厚度的舱室,炮弹同样能将被送入锅炉。
而换成约克公爵自己,虽然它只有一层单薄的124毫米水平装甲和12毫米防崩层,但因已处于水平装甲范畴,防御模式发生变化,考虑到MKVII 20,000米对水平装甲侵彻力为95毫米左右,可视为不能击穿;但其此时垂直穿深也只有250毫米,根本无法穿透上述任何一个舰级的主装。亦是说,拉得更近、走得更远公爵都无法击穿沙恩,但这也确实属于沙恩防御布置的问题。
四、换装38CM SK C/34对抗英国战舰
沙恩霍斯特级原考虑在1941-1942年前换装与俾斯麦级相同的38CM SK C34 380毫米主炮,后因战争爆发未实施,而其上28CM SK C34 283毫米主炮因威力较弱倍受争议。究竟换炮后沙恩如何、对敌舰造成多大威胁,现仅将数据列出以供参考,不做分析。
18,200米距离上各炮穿深参考数据
炮型 垂直穿深 水平穿深
14'/45 MKVII (“英王乔治五世”级主炮) 11.2' (285 mm) 2.85' (73 mm)
15'/42 Mark I(“伊丽莎白女王“级主炮) 11.7' (297 mm) 3.10' (72 mm)
14.96'/52 SK C/34(“俾斯麦”级主炮) 16.50' (419 mm) 2.96' (75mm)
11.1' /54.5 SK C/34 (”沙恩霍斯特“级主炮) 11.47' (291 mm) 1.87' (48 mm)
资料来源:《Battleships: Allied Battleships in World War II》
五、结论
沙恩霍斯特级存在某些不可掩饰的缺点,例如水平装甲的布置模式、关键部位的保护等。但是,德国设计师在被封禁了30年后以近乎白手起家,克服万般艰难将之完成,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以一些浅显的、表面的现象去观察并给出结论,对己对之都并不公平。其完全可以承担起自身设计任务,且在与敌对抗中不处于下风。但德国国情也严重限制着它们,毕竟在对抗优势数量敌人情况下,它们的地位和象征性都太过重要,甚至经不起损伤;这也是为何历任指挥官都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它们,不到迫不得已才开打的原因。以此断定其“设计落后、战斗力弱”,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借口罢了。同世上任何一艘无畏舰一样,它们都是优秀的、英勇的、奋勇战斗的,不可冒犯的!
参考资料:
《Battleships: Allied Battleships in World War II》
《Never weapons》
《Scharnhorst-klasse》
《Warship Profile 033》
目前网上对德国战舰的歧视、谣传与中伤确实多不胜数,以至于出现了很多完全背离了事实的谬论。但世上懂得运用自己的思考去看待问题,热衷于追寻真相的人依然存在。以下此文便是一位名为不沉俾斯麦的网友所撰的关于“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的文章。作者在其中以自己所收集到的资料和自己的思考,对目前关于沙级舰的几个“公认”观点进行质疑,这对帮助我们重新客观认识这些二战中的优秀战舰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故次劣身将此文转载于此。
此文原文链接如下: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892880783.aspx 由于原文中的图片均已丢失,而劣者原本为之新配的图片也因超出尺寸限制导致该贴无法发布,故而劣者最终对原文中原需要借助图片进行陈述的地方进行了删改处理,望诸位读者周知。
————————————————————————正文线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是众所周知的德国海军大型主力舰之一,在其活动生涯中对英国舰队构成了巨大威胁。关于其争论自二战至今一直未休,主要集中在“棍”、“反”、“黑”三者之间,但争论之大,已经影响了其正常历史性能。要正确认识一个事物,必须正视历史,抛开固有观念,将数据与实际结合,从而得出现象之后的本质。
本摘要仅解释几个基本点,望能做回归历史和事实的引玉。
一、干舷低是否导致适航性很差
沙恩霍斯特级因为干舷低一直被指为“适航性差”,于此先对适航性进行分析。
“适航性”指船舶耐波性及在稳性、结构、设备、燃料、给养等方面能保证安全航行的性能。细则请参看船舶基础知识。 高海况中船只航行主要是克服甲板上浪及埋首状态下恢复,“埋首”是指大浪航行时舰首插入水中、产生的正纵倾状态。状态产生与波长、波高有关,状态严重性与浪级和船只速度成正比。埋首状态严重影响船只航行,恢复时间过长会影响船只稳性,甚至发生改变浮性状态、导致危险情况发生(《海洋航行内容》)。即是说,高海况下船只适航性是否良好,与其埋首恢复时间长短有关,恢复时间越短适航性越佳。而埋首恢复时间与埋首时船首插入海中深度、甲板上浪容积成反比。影响因素还包括甲板排水效率等。
当埋首恢复时间过长时,船只必须降低航行速度,减少舰首插入海中深度,维持船体稳定性。若如此还不能解决,当就地抛锚,依靠锚链运动将船只固定,等待高风浪过去。
罗佛藤岛海战(Lofoten Islands)中声望单舰退敌,却因海况恶劣、埋首严重,部分首楼结构及内置在埋首中被海浪打坏,被迫降低航速,眼看敌舰全速撤离。此间声望与沙恩级分别可达到29节与30节,沙恩可全速撤退声望却被迫减速,微小的舰首上翘没能改善首楼甲板声望级的适航性,而低干舷却未影响沙恩全速航行。
首楼甲板虽然整体高度大于飞剪首/大西洋首,但埋首最深、需要排开水立方最大,恢复时间最长。而飞剪首/大西洋首构造则可非常有效地减少甲板上浪量。另外,遇到埋首时飞剪首/大西洋首能向两侧及后方将水加速排开,而首楼甲板因构造原因却只能向两侧排水,也增加了排水难度和时间。正因如此,1935年后的新式主力舰设计大都采用了飞剪首模式,只是翘起幅度大小的区别。
英国乔治五世级、狮II级因设计要求被迫保留了类似首楼结构的平甲板,舰首高度很低,埋首恢复速度不足,大浪天气下时适航性不佳,据说高海况中出现过海水向炮塔倒灌的恶劣事件。英国人吸取教训,1942年对还在设计中的前卫级重新布置,避免了上述情况再次发生。前卫级完全抛开腐朽要求将舰首抬高,配以其他因素后,其稳定性全面超越同吨级的衣阿华级,同6万吨的大和级相当。
综上所述,沙恩干舷确实低,但以此断言其适航性差、比不上英国战舰并不正确。
二:侧舷低=防护面积小吗?
如何击沉一条战舰?答案必然是“击穿水线、造成进水”。自风帆时代开始就出现用冲角撞击敌舰,对敌水线带附近造成结构创伤、无法修补而导致进水沉没的战斗方法。火炮代入海战后这一战法逐渐成为主流,战舰开始出现铜皮包裹水线、减少敌炮弹对水线伤害的结构,这就是后来主装甲的原型。
现代意义的主装甲布置于水线附近,是用于炮战中防止战舰水线遭到炮击进水、保护动力系统的防御结构。一般而言,主装甲带是仅次于司令塔与主炮圈座/弹药库的战舰最强防御工事,但它的作用——防御水线进水,保护动力系统——常常被人忽略或混淆,更容易与弹药仓防御混为一谈。
沙恩霍斯特级因干舷低常被诟病为“防护面积小”,在此排除歧义语序,与伊丽莎白级、乔治五世级进行对比。
伊丽莎白级主装甲带水面高度与沙恩相当,都为1层半舱室高度上下,沙恩稍微高,但不明显。不过它下延更深,对抗水中弹(注:刺破水面、打击水下水线的炮弹)效果明显优于前者,也可对抗浅定深鱼雷。之所以外观上伊丽莎白级侧舷装甲板很高,是因为其上还有一层内倾152毫米辅装,这是混战时用于防御巡洋舰等次量级舰炮攻击的部分结构,在对抗主力舰大口径炮时作用不佳。
英国二战新锐战列舰乔治五世级与沙恩相比时舰面高度也相差无几,但因为主装上多了一层舱室,看起来雄伟无比,但实际只比后者高出1米多。1米多是什么概念?日常见到的【楼梯扶手】高度就有1.2米。如果以副炮塔为参照,这个差距几乎可忽略不计。
因此,虽然实际中尽管三者舰舷高度各不相同,但主装甲高度相当;因此,“干舷低=防护面积小”放在沙恩身上纯属无稽之谈。
那么,沙恩的主装不同情况下分别有多高?轻/标状态下沙恩主装距水面达到2.2米以上,同英国战舰相同。沙恩满载时主装高度仍有1.8米以上,盛传的满排下“主装高度不足1米”其实是以讹传讹,实际为“穹甲高度不足1米”。虽然不知道人云亦云的那群人是否真的知道穹甲是什么,但可以肯定他们并不知道这个结构的作用。
三、北角海战的思考
北角海战(North cape)时沙恩被击沉已成定局,现不对此发表感叹性论调,只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约克公爵号在20,000米远距上开火将炮弹打进沙恩锅炉,MKVII20000米距离接触角为24°上下(warship数据)结合中弹点可推测其进入路线刚刚打在主装之上,通过45-20-10-80各舱室时未在发生跳转,以攻击垂直装甲的姿态长驱直入。考虑到该炮18,000米距离上穿垂直深达到285毫米,击穿这种厚度舱室无可厚非;也多少可以说明20,000米正处于沙恩一个尴尬的非免疫区上。虽然存在“沙恩作为袭击舰,不考虑远距与敌主力舰炮战”等说法,但结合其设计时间已是1935年,当时美、英试靶距离都已在18000米以上,日本海军更在酝酿30,000米超远距炮战,因此沙恩的免疫区设定确实有欠考虑。
不过,把沙恩的遭遇嫁接到“防护较好的伊丽莎白”上,效果一样。炮弹将从主装之上通过,击穿152-43-50厚度的舱室,炮弹同样能将被送入锅炉。
而换成约克公爵自己,虽然它只有一层单薄的124毫米水平装甲和12毫米防崩层,但因已处于水平装甲范畴,防御模式发生变化,考虑到MKVII 20,000米对水平装甲侵彻力为95毫米左右,可视为不能击穿;但其此时垂直穿深也只有250毫米,根本无法穿透上述任何一个舰级的主装。亦是说,拉得更近、走得更远公爵都无法击穿沙恩,但这也确实属于沙恩防御布置的问题。
四、换装38CM SK C/34对抗英国战舰
沙恩霍斯特级原考虑在1941-1942年前换装与俾斯麦级相同的38CM SK C34 380毫米主炮,后因战争爆发未实施,而其上28CM SK C34 283毫米主炮因威力较弱倍受争议。究竟换炮后沙恩如何、对敌舰造成多大威胁,现仅将数据列出以供参考,不做分析。
18,200米距离上各炮穿深参考数据
炮型 垂直穿深 水平穿深
14'/45 MKVII (“英王乔治五世”级主炮) 11.2' (285 mm) 2.85' (73 mm)
15'/42 Mark I(“伊丽莎白女王“级主炮) 11.7' (297 mm) 3.10' (72 mm)
14.96'/52 SK C/34(“俾斯麦”级主炮) 16.50' (419 mm) 2.96' (75mm)
11.1' /54.5 SK C/34 (”沙恩霍斯特“级主炮) 11.47' (291 mm) 1.87' (48 mm)
资料来源:《Battleships: Allied Battleships in World War II》
五、结论
沙恩霍斯特级存在某些不可掩饰的缺点,例如水平装甲的布置模式、关键部位的保护等。但是,德国设计师在被封禁了30年后以近乎白手起家,克服万般艰难将之完成,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以一些浅显的、表面的现象去观察并给出结论,对己对之都并不公平。其完全可以承担起自身设计任务,且在与敌对抗中不处于下风。但德国国情也严重限制着它们,毕竟在对抗优势数量敌人情况下,它们的地位和象征性都太过重要,甚至经不起损伤;这也是为何历任指挥官都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它们,不到迫不得已才开打的原因。以此断定其“设计落后、战斗力弱”,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借口罢了。同世上任何一艘无畏舰一样,它们都是优秀的、英勇的、奋勇战斗的,不可冒犯的!
参考资料:
《Battleships: Allied Battleships in World War II》
《Never weapons》
《Scharnhorst-klasse》
《Warship Profile 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