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吧 关注:3,052贴子:412,868
  • 5回复贴,共1

“招”字何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脂批:“老妪有忍耻之心,故后有招大姐之事。”
查古汉语字典,招字有以下含义:
zhāo
①<动>用手势叫人。《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②<动>招来;招集。《汉书·晁错传》:“上招贤良。”
③<动>招致。《伶官传序》:“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④<动>招待;款待。《五柳先生传》:“或置酒而招之。”
⑤<动>供认。《旧唐书·哀帝纪》:“陈文巨招伏罪款。”
⑥<动>揭示。《国语·周语》:“立于淫乱之国,而好尽言以招人过,怨之本也。”
⑦<名>箭把。《吕氏春秋·本生》:“***弓,共射其一招。”
【招安】封建统治集团以官爵、钱财劝诱武装反抗者放弃反抗,归顺投降。
现代汉语字典:

zhāo
打手势叫人来:招唤。招呼。招手上车。
用公开的方式使人来:招集。招收。招纳。招贤。招聘。招兵买马。
应接:招待宾客。
引来:招惹。招引。招揽。招致。
承认自己的罪行:招供。招认。不打自招。
同“着3”①②。
摇动:招摇(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
如果按照字典解释,这里招的含义只能是招待。招惹的宾语是事物而不是人。
招亲:
[释义] 1.招人到自己家里做女婿。2.到人家里做女婿;入赘。
招赘:也是招女婿而不是找媳妇。
因此,这句脂批里面的招字含义似乎应该是招待,而不是让巧姐嫁给板儿。


IP属地:山东1楼2020-04-02 15:42回复
    请教郑磊先生是怎么看的。


    IP属地:山东2楼2020-04-02 15:4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招”在《康熙字典》中有以下解释:
      【唐韻】止遙切【集韻】【韻會】【正韻】之遙切,音昭。【說文】手呼也。【詩·邶風】招招舟子。【傳】招招,號召之貌。【疏】號召必手招之。王逸云:以手曰招,以口曰召也。又【廣韻】來之也。【書·說命】旁招俊乂。又求也。【前漢·季布傳】辨士曹丘生數招權顧金錢。【註】招求貴人威權,因以請託也。
      可见“招”有“来之也”的意思。
      脂批:“老妪有忍耻之心,故后有招大姐之事。”我认为指刘姥姥忍耻将损了名誉的巧姐招纳为外孙媳妇。若只是招待,不必忍耻。之所以不用“娶”,是因为刘姥姥并非王狗儿之母、王板儿之祖母,而是这对父子的岳母、外祖母。“招大姐”可以理解为刘姥姥为王家招引来巧姐这个媳妇


      IP属地:四川4楼2020-04-02 16:04
      收起回复
        “招”在《康熙字典》中有以下解释:
        【唐韻】止遙切【集韻】【韻會】【正韻】之遙切,音昭。【說文】手呼也。【詩·邶風】招招舟子。【傳】招招,號召之貌。【疏】號召必手招之。王逸云:以手曰招,以口曰召也。又【廣韻】來之也。【書·說命】旁招俊乂。又求也。【前漢·季布傳】辨士曹丘生數招權顧金錢。【註】招求貴人威權,因以請託也。
        可见“招”有“来之也”的意思。
        脂批:“老妪有忍耻之心,故后有招大姐之事。”我认为指刘姥姥忍耻将损了名誉的巧姐招纳为外孙媳妇。若只是招待,不必忍耻。之所以不用“娶”,是因为刘姥姥并非王狗儿之母、王板儿之祖母,而是这对父子的岳母、外祖母。“招大姐”可以理解为刘姥姥为王家招引来巧姐这个媳妇


        IP属地:四川5楼2020-04-02 16: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