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健康吧 关注:155贴子:1,390
  • 6回复贴,共1

云健康🍃每日学点养生知识打卡第40天用方法解决问题没完没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云健康🍃每日学点养生知识
打卡第40天
用方法解决问题没完没了,用方向解决问题一招致命
悟:可能很多人听到这句话不能理解,我举个例子你会恍然大悟,
比如十个人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一个人拉肚子,其他人没有拉肚子,说明是这个人个体差异的问题,
但是如果十个人吃饭,十个人都拉肚子,这不是个体差异,而是饭菜不干净的问题,一个人拉肚子,可能用方法就可以解决,但是如果十个人都拉肚子,是要调整方向来解决,
同样的道理,如果这个疾病一家医院看不好,可能是这家医院的技术的问题,这个疾病全世界的医院都看不好,不是技术方法提高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调整我们方向的问题,
所以大家发现没有,很多治不好的病,调生活习惯、调身体的免疫力和毒素、血管循环,就能奇迹般的调好,
今天健康行业也一样,如果某一个顾客不相信抗拒,是方法可以来解决,比如说体验,免费送,但是如果所有的顾客都不相信抗拒,不是产品方法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调整方向,那就是观念治疗,
就像全民素质,不是罚款能解决,这是方法,应该用方向来解决,就是中国文化的全民素质的问题,这就是方向解决问题,一了百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0-04-03 07:54回复
    馨百草🍃每日学点养生知识
    打卡第44天
    不是病年轻化了,而是坏习惯年轻化
    悟:看看我们爷爷那个年代,算一笔年龄帐,
    我们的爷爷50岁才过上富裕生活,我们的父亲是从30岁过上富裕生活,
    我们呢是从10岁过上富裕生活,而我们的下一代从1岁的时候就过上富裕生活,
    我们的坏习惯坚持20年,就会有疾病来找我们麻烦,
    我们的爷爷50岁加20年就是70多岁,
    所以我们爷爷那个年代的人70多岁, 才得心脑血管疾病和一些大病!
    到了我们父亲这个年代30岁加20年正好是50多岁,
    所以你会发现年龄在提前,那到了第三代人10岁加20年也就是30多岁,
    所以现在心脑血管疾病和大病的高发年龄就是三四十岁,
    而我们的下一代从1岁的时候就开始有了坏习惯,加20年正好是20多岁,
    这也是为什么得大病富贵病的年龄,提前化的原因,
    这不是疾病年轻化了,而是我们的坏习惯年轻化了,
    就拿这些坏习惯来说,你让老人吹空调吃冷饮,他的肠胃受不了,
    你让他熬夜,他说没那个习惯,你让他吃肉,他说消化不了,
    可是看看我们现在年轻人和那些孩子,
    天气热了,从来不喝水,就喝冰镇的冷饮和饮料,
    拿着手机一熬夜就是到半夜一两点钟,顿顿要吃肉,所以这就是疾病的罪魁祸首。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0-04-07 08:32
    回复
      馨百草🍃每日学点养生知识
      打卡第45天
      好习惯救你命,坏习惯要你命
      悟:我见过无数生病的人,也见过无数身体健康长寿的人,
      大家会发现,身体健康长寿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也就是他们会有一个好习惯,或者几个好习惯,已经跟随他们几年、几十年了,
      有的人呢早睡早起,有的人呢是晚上少吃多动,有的人呢按时排便,有的人每天晚上泡热水脚,
      不管怎么样,你一定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好习惯,坚持它几年几十年,一定会给你带来奇迹,
      但是反过来,看看我们身边得病的人,别说养个好习惯,改掉那个坏习惯都很难,
      他得病的原因,肯定跟这个坏习惯息息相关,
      所以今天有些习惯,你已经习惯了,
      但是你一定要看看他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
      如果是坏习惯,想尽一切办法改掉,
      如果是好习惯,一定要坚持下来,他能救你一命。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0-04-08 07:17
      回复
        馨百草🍃每日学点养生知识
        打卡第46天
        人对食物的三大需求
        悟:第一,吃饱,满足肚子的需求,
        第二,吃好,满足嘴巴的欲望,
        第三,吃的更健康,满足身体的需求。
        我们的经济呢,也正好经历了这么三个阶段,
        从闹饥荒,到改革开放,到经济腾飞,
        所以呢很多时候,我们的经济已经到了第三个阶段,
        可是我们现代人对食物的需求,还停留在前两个阶段,也就是吃饱、吃好,
        我们没有进入到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吃得更健康,
        这就导致了,很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食物只有满足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对身体的需求的时候,
        我们才能真正的进入发达国家,
        因为只有身体健康,经济的发展、军事的发展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安全,
        当你懂得食物是满足身体健康的需求的时候,你已经进入健康智慧阶段。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4-09 07:50
        回复
          馨百草🍃每日学点养生知识
          打卡第47天
          西医分科,有专业的数据和临床, 中医不分科,没有数据和临床
          悟:但是哪一个能解决实际问题,你思考过没有?
          举个例子给大家说明,一个人从头到脚穿衣打扮,
          如果分科,那就意味着,帽子一个科,衣服一个科,裤子一个科,鞋一个科,
          每个科都有具体的数据,比如说当你买鞋的时候,
          他会告诉你尺寸、材质、大小、颜色这就是具体的数据,因为分科它比较具体,
          但是不分科,你问这个人身上的材质是什么,就没有办法说清楚,
          因为帽子一个材料,衣服一个材料,鞋子一个材料,
          所以,中医用气血平衡、阴阳平衡来简单地做了个解答,
          但是今天这个人的鞋子老是烂,如果分科,
          那你会发现有专门修鞋匠来帮你缝缝补补,
          而且呢他反复烂,他一直会给你修,
          最后这个不分科的人才发现,这个鞋子烂,
          是因为穿鞋的人有个不良的生活习惯,他每天穿着鞋爱踢石头,
          所以只有不分科的人,才能知道这个整体的人,他在生活当中有哪些错误的习惯,
          虽然分科有数据有临床,但是他却忽略了生活习惯,
          你一定要相信,一个人的健康,
          跟自己的生活习惯、社会环境、人际关系、婚姻家庭一切都有关系,
          人是个整体, 不能分开来去看。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0-04-10 07:25
          回复
            馨百草🍃每日学点养生知识
            打卡第48天
            懂专业知识的人和懂生活常识的人,哪一个更容易得到健康,值得每一个人反思
            悟:有两个问题请大家回答,
            每个人的健康跟你的生活饮食习惯、性格和心态、婚姻家庭的幸福有没有关系,
            不用质疑那是百分之百,我相信连医生都认可,
            第二个问题,您到巴马见到那些百岁老人,你问问他,您学过医吗?
            你知道人体的五脏六腑的结构吗?
            你知道肝脏在哪,你知道它有什么功能吗?
            我相信当你问完这些百岁老人,
            你会突然发现,他们的长寿跟专业知识没有半毛关系,
            可是生活当中,如果您的身边,
            有一些帮你做生活指导、营养指导、心态调整、教你正确的生活方式、帮你减肥、调理慢性疾病,说是指标能恢复,
            您却很质疑的去打击他说“您是学医的吗?专家都治不好的病,简简单单改变个生活习惯就能好吗?”
            这就是今天我想告诉大家的,专业知识和生活常识,
            哪个与健康更有关系,请你思考。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0-04-11 07:19
            回复
              馨百草🍃每日学点养生知识
              打卡第49天
              孩子生病以后,重点是思考他生病的顺序
              悟:孩子生病以后,重点是思考他生病的顺序,是感冒了以后免疫力再下降的,还是免疫力下降了以后才感冒的,这个很重要。
              就相当于你的孩子考试,是考完试以后学习才变差的,还是因为学习差而考试考不好,如果你把这个顺序搞不明白,那你一直会被问题困惑。
              如果你明白了,你的孩子是因为平时的学习成绩不好,才导致考不好成绩的,你一定会在考试之前,给孩子补习,让他提高成绩,考试才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同样的道理,如果您的孩子因为免疫力差,比别的孩子容易感冒,比如说,换季的时候,别的孩子一打喷嚏,很容易被感染,你想要预防这些问题,一定是在孩子没生病之前提高免疫力,这样子,孩子下次感冒才会越来越轻,甚至可以自己能抵抗过去!
              这就是顺序的重要性。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0-04-12 07: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