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建筑举折是怎么样的,BIM可视化推理
总结:(仅佛光寺大殿推理)
数据核对复原:(以宋代称谓)
1、取材:宋营造尺312mm,取四等材=0.48宋尺得149.8mm,
2、椽平长:128份
3、斗拱外跳:斗拱四跳共120份(按宋属于四跳,只是多了两个偷心造)
4、屋檐出檐:按宋带的算,檐椽出=3.5*宋尺=1092mm
飞椽出=0.6*檐椽出=655
佛光寺大殿出檐=檐椽出+1/2*飞椽出=1092+327.5=1417.5(注:因佛光寺大殿没有飞 椽,所以出檐短1/2飞椽出,是有一定原因的。
补充:宋代举折数据,较多的朋友对于宋代建筑的举折,举高知道1/3举,所以我要补充:大式建筑是1/3举,小式建筑1/4举(资料:《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
1、 宋代5铺作以上(殿阁) : 1/3举
最大用6铺作的(厅堂) : 1/4举
2、唐代根据推理1/5.3举(较宋代建筑,屋面坡度更加平缓)
3、举折:宋第一折1/10H、第二折1/20H、第三折1/40H、 第四折1/80H
唐第一折1/15H、 同上、 同上、 檐口椽直接延伸到下平槫(檐槫后一根)
注:如有兴趣的朋友,关注我,想要推理源文件,可以给大家研究使用。

总结:(仅佛光寺大殿推理)
数据核对复原:(以宋代称谓)
1、取材:宋营造尺312mm,取四等材=0.48宋尺得149.8mm,
2、椽平长:128份
3、斗拱外跳:斗拱四跳共120份(按宋属于四跳,只是多了两个偷心造)
4、屋檐出檐:按宋带的算,檐椽出=3.5*宋尺=1092mm
飞椽出=0.6*檐椽出=655
佛光寺大殿出檐=檐椽出+1/2*飞椽出=1092+327.5=1417.5(注:因佛光寺大殿没有飞 椽,所以出檐短1/2飞椽出,是有一定原因的。
补充:宋代举折数据,较多的朋友对于宋代建筑的举折,举高知道1/3举,所以我要补充:大式建筑是1/3举,小式建筑1/4举(资料:《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
1、 宋代5铺作以上(殿阁) : 1/3举
最大用6铺作的(厅堂) : 1/4举
2、唐代根据推理1/5.3举(较宋代建筑,屋面坡度更加平缓)
3、举折:宋第一折1/10H、第二折1/20H、第三折1/40H、 第四折1/80H
唐第一折1/15H、 同上、 同上、 檐口椽直接延伸到下平槫(檐槫后一根)
注:如有兴趣的朋友,关注我,想要推理源文件,可以给大家研究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