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生两仪吧 关注:97贴子:6,298

【上巳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20-04-16 15:59回复
    【温软的春意从乌阳所折射下来的耀光里尽显无余,撩帘从殿内出来时,抬手遮住刺目的光,仍有不少从指缝里溜出映在黑瞳里,适应须臾,与门口侍监对视一眼,方又颔首,退于一侧令诸人入内请安,中间有很长一段空余是无甚么事可做的,落得清闲,又恰逢是上巳节,少不得心下雀跃,要凑一番热闹。】
    【宫内设宴,后妃公主在其列赴宴,我只遥遥远观,不由想起尚在京畿的时候,但逢此类节庆,总是要邀闺中好友外出踏青,方不复春光晏晏。却原来,作紫阙客,业已是第三个年头,思及此,少有惘然地回身,迎面遇见之人,正是舒嫔,还记得上回得了她一盒酥点。】
    :舒妃娘娘安——
    @富察英徽


    2楼2020-04-16 21:02
    回复
      “是月也,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鸠拂其羽......”
      (至筵间前,尚乘着一炷香的间隙读了数句礼记与丹哥儿听,又衍出后话:同是风雨,放之秋冬间便叫“凄风苦雨”,而降于初春,则被改称作“祁祁甘雨、习习祥风”——可见世上诸事多讲求一个应时。)
      “杭津柔婉。”
      (也辨清来人,于是舒释春山,惟见和澹一笑:)
      “二月二要食龙鳞饼,三月三便该尝花煎了——讲起这个,本宫倒还未有时机问过你,上遭的那盒富贵果儿可合口么?”


      IP属地:江苏3楼2020-04-17 19:48
      回复


        IP属地:江苏4楼2020-04-17 19:49
        回复
          【其实我的耐性并不好,学甚么都徒余三分热度,通常都是还没捂热就已弃之不顾,而身赴紫阙,诚然是我规划外的事,灵台却愈清明,这座城池,这道朱墙,我从来都是过客,便也得心应手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侍候养心殿的这几年,旁得不说,性子倒是沉稳不少。】
          :娘娘宫里的点心自然是一等一的好,我同您说,跟我学做茶的两个小宫女,我亦分给她们一些,都说好吃呢。
          【这是实话,并非是刻意恭维她。】:娘娘似乎对此类小食很有心得——?


          5楼2020-04-17 20:24
          回复
            “这‘一等一’——仅当你知我知罢,可勿要叫别的娘娘听去,可知‘文无第一’?”
            (听她前言,心下也欣然,字斟句酌内亦携着温煦。)
            “称不上甚么心得,只是乘闲览卷时一旦阅见古方,便总存着如法炮制的心意。过后旁人若赞好,就可照着这食方多制几回;旁人尝后若都不甚喜欢,那么这页方子就算翻篇,再不去理会了。”
            (一双青黛又约略扬起,再续添:)
            “早先敏妃从本宫处借去一卷山家清供,其中载录的‘樱桃煎’、‘忘忧齑’云云,亦颇宜在此时节佐茶用。倘你想看、或者想偕小宫人一并学,待她来日将书册归还即可。”


            IP属地:江苏6楼2020-04-17 21:07
            回复
              【实则好听点话能说一箩筐,权赖从前的小娇娇,身无所长,唯有一张甜嘴,避过好几次险些落在掌心的戒尺。闺中玉姑姑也是个瓮声细语好说话的软脾气,业会学些做点心的手艺,呈于我堆积如山的桌案前,教我品尝一番。】
              :娘娘是京畿人麽?唔,奴才记得,城西不是有一家点心铺,也有卖樱桃煎的,每次还得赶趟儿,要去得早才买得到呢。诶——不学啦,学也学不会的,倒不如吃现成的。
              【漫说一句,自己倒先笑起来,御前当差,本也轮不到自己亲力亲为要分做糕点的地步,加之也不甚感兴趣,故鲜少涉足。】:京城总是样样都有的。


              7楼2020-04-17 21:34
              回复
                “你说的是稻香村、富华斋,还是信远斋?”
                (我自然长在京畿,且业已踏足过半个四九城——不好讲尽数行遍,毕竟“只缘身在此山中”。)
                “现今正逢着上巳,年芳在斯、卉木滋荣,花草多可入馔,那么你大可趁此际多尝几样——总之呢,德清馆是不拘你来的。”
                (可算作是一桩罕由我口中道出的应承,不知她当不当真。)
                “京师是天下的首善之地,连舶来客也多趋于此,焉能短缺了甚么去。”
                (但我也曾怀有过跋山涉水的遥想。)


                IP属地:江苏8楼2020-04-17 22:08
                回复


                  IP属地:江苏9楼2020-04-17 22:10
                  回复


                    11楼2020-04-17 22:34
                    回复
                      “也不必太过着恼。”
                      (偕风四散的柳花是霭霭春朝余留的一处注脚,若落进杯盏,便浮于绿蚁间,倘拂过罗帷,便缀在绡幕上,故而我也记起旧日垂髫曾听祖母哂过的闲言:京中一年到头实则有大半光景都在落雪,朔冬的雪是折枝压梢的琼英,杪春的雪是轻灵漫空的飘絮。)
                      “飞絮一落在壤间,过得一两载,或也成抽枝吐芽的新株。”
                      (稍一止息,又作哂:)
                      “明岁经冬后,你若抬首望见梢头第一痕新翠,便是它亟不可待地来将春信报与你知了。”
                      (这并不是无情物。)


                      IP属地:江苏12楼2020-04-17 23:01
                      回复


                        IP属地:江苏13楼2020-04-17 23:03
                        回复


                          IP属地:江苏14楼2020-04-17 23:03
                          回复
                            【我着实不喜如此弱柳无骨漫天飘落的飞絮,无枝可依,故而何处都能依,若是困了倦了,歇下顷刻,经风一吹,类此细小的絮英就会飘到鼻下,又痒又拿它没有办法。只是身在京畿,便是避无可避的,尝听闻偏南方一带的住处,便是阳春三月里也是没有柳絮的,唯有温山软水,还有随处可见的粉白娇花。】
                            :攀在宫墙上的树枝绿芽,每每抬首去看,业觉得日子如何也不算太坏,总还有新生的盎然生机。
                            【话至此,也稍稍顿下。】:是否该入席了?不耽误娘娘了,奴才业该回去当值。


                            15楼2020-04-17 23:13
                            回复


                              16楼2020-04-17 23: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