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真相 第一部 东风破(赤壁)
作者:汤浩方
5
后来,公孙瓒派刘备前往青州战袁绍,赵云便跟随打理骑兵,可过不多久,哥哥去世了,加之又有点看不上公孙瓒,便借着这个理由回家。
刘备知道,他不会回来了,临行前,紧紧握住他的手,难舍难分。
赵云明白他的意思,说了一句:“终不背德也!”绝尘而去。
他的背影,消失在刘备期待的目光中。
数年后,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终成刘备手下一代名将。
既然喜欢助人为乐,自然就有人找上门来。兴平元年(194)春,徐州牧陶谦,遣使求救于青州刺史田楷与平原相刘备,因为,曹操打过来了。
怎么和曹操惹上了?三个原因:
一、曹操要扩大地盘,徐州刚好与他据有的兖州是邻居,又很富裕。
二、曹操打袁术时,陶谦居然声援他,犯了政(和)治错误。
三、有杀父之仇,曹操肯定饶不了他。
陶谦与曹操是老对头了,两人分属袁绍公孙瓒两大阵营,大打出手。
初平四年(193),曹操的老爸曹嵩为躲避战乱,从老家来找儿子。曹操命泰山太守应劭带兵迎接,兵还未到,陶谦就痛下杀手,派骑兵数千在半路截杀,将曹嵩和他小妾及小儿子曹德全部杀(和)死。
这件事,让他与曹操结下不共戴天之仇。
曹操异常愤怒,就在这年秋天,率大军来报仇了,猛(和)打暴(和)打,连克十余城,很快就打到陶谦的老巢彭城(今徐州)。
陶谦逃到郯(音tán)城,曹操攻之不克,于是撤走。
此时的曹操,想到父亲和弟弟被杀,全家死了大半,又抓不到仇人,便杀(和)人泄愤。在过取虑、雎陵、夏丘等地时,发了疯似的大开(和)杀戒,杀了陶谦境内数万人①——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
可怜的百姓,就这样,在军阀混战中成了替死鬼。
战争,永远的受害者,只有老百姓。
曹操疯狂的屠(和)杀,不只大失民心,很快就尝到恶果。
陶谦打懵了,无计可施,只好请外援,向田楷和刘备发出求救信。
刘备拿着这封沉甸甸的信,却没有孔融求救时的惊喜。
他有些犹豫,心里七上八下,不是不想去,而是要做一个决定,一个能改变他一生的决定。
这个决定是:背叛老同学公孙瓒,还是归附陶谦?最后,他选择了后者,因为,他看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刘备此时有兵千余,还有少量的幽州乌丸(乌桓)杂胡骑,另外收养了几千饥民。带着这些杂牌军来支援,其实是来投奔,陶谦很清楚,手上的兵,加上刘备的将,强强联合!他也够意思,马上拨给他四千丹杨子弟兵,帮他壮大队伍。
如此一来,刘备便拉起近万人的部队,驻扎在陶谦附近。
在这里,他遇到了同样靠镇(和)压黄巾军起家的曹操。
正当他信心百倍要打大胜仗的时候,曹操又来了,回家休整后,这年夏天,他再征陶谦,一路势如破竹。
当曹操正要去郯城抓陶谦时,屯守郯城东的他,与陶谦部下曹豹,自不量力,天真的跳出来截击。
曹操用兵如神,岂是你想截就截的?一顿猛(和)揍,刘备曹豹双双大败。
------------------
①《后汉书》说数十万,不可信,综合各方史料,以数万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