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吧 关注:17,073贴子:222,601

南朝五代比较第二篇————刘裕和朱温前面一帖对比了南朝跟五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南朝五代比较第二篇————刘裕和朱温
前面一帖对比了南朝跟五代的一些共同点。今天来说一下两个时代的开创者刘裕跟朱温。两者也是有很多共同点的。
1、先说一下两人的发迹过程。刘裕出身贫寒,后投身北府军,随刘牢之平定孙恩之乱。随后桓温之子桓玄趁势崛起,杀司马元显,夺刘牢之兵权,逼晋安帝禅位。刘裕被迫暂投桓玄。桓玄待刘裕不可谓不厚。但一方面刘裕看出桓玄最终也是不可能成事,另一方面桓玄也开始瓦解北府兵,大力剿杀北府兵旧将。出于这两方面原因,刘裕在京口举兵反叛桓玄,并最终消灭了桓玄,随后入朝掌权。
朱温的发迹之路与之差不多。所不同的是刘裕一开始是投身于晋朝的,而朱温一开始就加入反唐廷的黄巢之中。而相比于刘裕反叛桓玄,朱温反叛黄巢更加是形势所迫。朱温害怕被王重荣消灭向黄巢求援,进上十次表章,均被黄巢的左军使孟楷隐报,而且此时黄巢已出现败势,军心涣散。 第二点不同的是对于平定桓玄之乱,刘裕可以说是凭一己之力完成的。而平黄巢之乱,除了朱温之外,李克用、王重荣同样居功至伟。
第三、两人都在平叛之后获得的相当的权力,尤其是刘裕获授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徐兖二州刺史,已是掌握东晋大权,但也并不代表就其内部就此平安无事。之后还有刘毅、东晋宗室司马休之的叛乱。而朱温的竞争对手就更多了,秦宗权、李克用、两朱、李茂贞等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5-21 21:49回复
    2、再说两个人的战绩跟军事才能。除了前面提到的平定孙恩、桓玄之乱,刘裕还灭西蜀及卢循、刘毅、司马休之等割据势力;对外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虽然宋的疆域为南朝四朝最大,如果再加上三国之孙吴、东晋,那就是六朝最大。朱温同样战绩显赫,灭秦宗权、朱瑄兄弟、败李茂贞、围李克用,其巅峰之时虽处四战之地而无敌手。如果问谁更厉害一些,真的很难比较。表面而言,刘裕战功更盛,然而他所能运用的资源更多,本身实力更强。而后梁虽为五代疆域最小,甚至连北方都未能统一,但需考虑到朱温所处的环境更加复杂更加恶劣些。不过有一点,就后期表现而言,朱温有的晚节不保,两次听到晋军主力出动望风而逃,而坐视“盟友”刘守光被对手李存勖消灭。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5-21 21:50
    回复
      2、两个人都非常可惜的没能统一天下,开创一个统一王朝。究其原因,同样有这么几点:
      一、强劲的对手。刘裕遭遇的是拓跋嗣和赫连勃勃。在汉族谋臣崔浩辅佐下,北魏政局稳定,即使全盛时期刘裕也根本没有机会大举进攻北魏。北伐后秦,因为柔然跟饥荒问题致使北魏能作壁上观,对于刘裕而言已属万幸了。而在表面上对刘裕造成最明显伤害的则是赫连勃勃。长安之战,长安虽得而复失,良将劲兵损失颇多。刘裕统一天下的步伐也随之停止,进而开始谋求称帝。朱温最重要的对手便是沙陀李克用父子和李茂贞。对于李茂贞,朱温是有绝对的优势,但由于没能彻底的消灭李茂贞,导致后期朱温要同时对付李存勖、李茂贞,两线作战,最终柏乡之战大败,后梁逐渐处于劣势。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5-21 21:50
      收起回复
        接3楼
        二、手下谋臣猛将去世。刘裕、朱温最初走向实权派,除了自身的军事才能外也是要依靠手下一批能征善战的名将,而等到初期的名将死了之后,自然实力大损。刘裕主要是因为长安之变损失很多名将。灭后秦后刘裕派儿子刘义真镇守关中,在明知道沈田子和王镇恶不和的情况下又把沈田子比作卫瓘,结果沈田子杀了王镇恶,刘义真又杀了沈田子。而朱龄石、朱超石、傅弘之、蒯恩或被赫连所杀所擒,后期除了檀道济外几无名将。与此同时,重要谋臣刘穆之在这关键时刻去世,对刘裕也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刘穆之去世导致后方无可以倚重之人,刘裕不得不放弃亲自经略关中,回朝稳固后方。朱温也是如此。庞师古、葛从周、霍存、张归霸等或死或病。李唐宾、朱珍、氏叔琮、朱友恭等则死于内讧和猜忌。
        三、心态的改变。人都是这样的,年轻的时候比较锐意进取,到年老时候趋于稳重保守,多想保持既得成果甚至沉溺于享乐。刘裕匆忙从关中撤军,除了因为刘穆之突然去世可能导致后方不稳之外,还有部分原因正如崔浩所说的那样刘裕是急着回朝篡位称帝。而朱温呢,也在谋求称帝问题上花费太多的心思,错失了不少机会,后期更是两次听到晋军主力出击就吓得撤退,坐视李存勖吞并桀燕。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5-21 21:51
        回复
          4、称帝问题。提到朱温,很多人都会把他比作曹操,譬如太祖。其实刘裕,也有很多人把他比作曹操。譬如他同时期的崔浩“刘裕者,司马德文之曹操也。”,再比如蔡东藩 “裕固一世之雄也,曹阿瞒后,舍裕其谁乎?”但我认为,相比曹操,其实刘裕跟朱温两者更像,尤其在称帝问题上。晚年曹操称魏王,设天子旌旗,距离称帝仅一步之遥。但就是这最后一步,曹操始终不走出,甚至孙权来书劝进,曹操还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曹操手下群臣也乘机劝进。 曹操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曹操不是不想取汉代之,如果不想,他就不会一步步的进封自己魏国公、魏王、设天子旌旗这些,一步步的靠近皇帝这个位置。古代讲究的是君权神受,想称帝是要有一套流程的,一步步的提高自己的身份规格来慢慢的靠近天子的标准,这样才能服众才不会为后世所议论。甚至到最后一步,禅位的时候还要搞一出戏,三辞而诏令不许然后受之。而前朝皇帝,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待。譬如汉献帝,禅位后被封为山阳公,还能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但这些“规矩”在刘裕、朱温这里被破坏的一塌糊涂了。刘裕虽然也搞曹氏那一套,封王建天子旌旗,但其首开杀禅让之君的恶例。至于朱温,那就更不用说了,封国加九锡对朱温来说还嫌太慢了,朱温连戏都不想演了,其心腹蒋玄晖还因此被猜忌而死。至于唐昭宗、唐哀帝及其亲属后裔,那结果还用说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5-21 21:52
          收起回复
            5 待续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5-21 21:52
            回复
              好文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5-22 09:59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6-09 23:49
                回复
                  刘裕不比猪瘟强多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1-12-09 23:29
                  收起回复
                    单是猪瘟这个明就有点晦气


                    来自iPhone客户端35楼2021-12-14 11:26
                    回复
                      朱全忠这种流氓无赖你也捧,呵呵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4-10-26 20:41
                      收起回复
                        朱温这人政治上是很流氓,但对百姓不错,也没什么苛政,作为平民一员不用看他朝堂作为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4-12-09 13:42
                        收起回复
                          行为也不端,好色,不过这和乱世中百姓都没什么关系,所以他统治期间还算可以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24-12-09 13: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