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剑吧 关注:230,416贴子:4,294,589

评价汉之云及做游戏的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公元234年,五丈原。
夜色朦胧,蜀汉军营中的大旗正在强劲的秋风中猎猎作响。营中一片寂静,唯有辕门上悬挂的红灯依旧亮得耀眼。蜀汉丞相诸葛亮,此刻正在高大的观星台上,带着无法掩饰的疲劳与倦怠,怅然地望着这支在他统帅下的大军。远方层层叠叠的群山后面,便是长安,但是,他再也走不到那里去了。离开襄阳隆中的青山绿水,已经二十七年,他累了,实在是累了。
也许,是该放下一切,歇歇了。诸葛亮的嘴角浮起一丝自嘲的笑容。十年北伐,五出祁山,寸功未建,寸土未得,反而弄得民穷国危,自己到底为的是什么?难道,还不该放手吗?
但是,白帝城永安宫中的一席话,他怎能忘记?!“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时至今日,这八个字仍每每令他冒出一身冷汗。自己当时是怎么回答的?“臣敢不尽股肱之志,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继之以死!
今天,便是自己实践诺言的时候了。二十七年前的隆中对,言犹在耳,那却注定已是一个梦想,也许,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个永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吧?他不甘心。“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羽扇飘然坠地,无声,却在我心头重重一击,宛如雷鸣。
站在诸葛亮身后的,是《汉之云》的主人公朝云,而重创诸葛亮甚至可以说把他送上绝路的,正是朝云和他那些被我用键盘操控着的同伴们。
如果不是《汉之云》,打死我也想不到,自己居然会杀死诸葛亮!
自小学五年级开始读“三国”始,我便对诸葛亮崇拜得五体投地,一晃十多年了。这些年来,先后被我崇拜过的人、事、物不知凡几,大多只能维持三星期高温期,过期作废。唯有对诸葛先生此心此情经久未变。唯一能与之比肩的,大概只有自三岁起便喜爱至今的孙悟空了。
然而,在《汉之云》里,我却要亲手杀死自己崇拜了十多年的诸葛亮!
主人公朝云,开始是“大汉最忠心的部队”里面“最菁英的战士”,最后却三次行刺诸葛亮,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中间的转变,《汉之云》自然有《汉之云》的道理,那便是借赵云之口质问诸葛亮的话:“当‘大义’和‘苍生’发生冲突的时候,你该如何选择?”
显而易见,赵云和朝云都选择了“苍生”。在他们看来,诸葛亮一味北伐,劳师动众,已然弄得民不聊生。既然劝阻不成,那么他们这两朵“汉之云”为了大汉的事业,那是不得不杀死诸葛亮的!
这看起来是多么的大义凛然呵!
从《苍之涛》开始,我便感觉到《轩辕剑》的人权主义思想越来越浓厚了。《汉之云》一开始,便表现出了强烈的反战思想,反复强调战争只是成就领导者的声名威望,伤害的却是千万百姓。随后,又几次指出魏蜀吴三方是没有正邪之分的,大家都是打着正义的幌子,指责对方为“贼寇”。这些道理都对,非常对,借助游戏教育玩家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很好,非常好,寓教于乐,发人深思。
但是,赵云和朝云这两朵“汉之云”,就一定要采取如此极端的手段吗?他们的理由,就真的站得住脚?!
每一个统一的国家都是一条正态分布曲线,后期总是出现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现象。这个时候,总要面临一场改朝换代的战争。在首阳山采野菜的伯夷、叔齐哥俩,早就声明反对这种“以暴易暴”的形式,可是这哥俩的骨灰已不知随风而逝绕着地球转了多少个圈圈,要想“易暴”,还是得“以暴”。“三国”是乱世,乱世就意味着战争,而消弭战争的手段只有统一,达到统一的目的又必须通过战争。这是一个跳不出去的怪圈。
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里面借一位少林大师的口说过:“只有普天下的帝王将军们都信奉佛法,以慈悲为怀,那时才不会再有征战杀伐的惨事。”都信奉佛法是不用指望了,都怀着一颗慈悲心倒是很令人向往,可惜,直到现在,这一天也没等来。
赵云并不是反对战争。他的理想,是先发展内政,休养生息,待国力强大,再组织北伐。但只要是北伐,便一样意味着战争,意味着百姓的苦难,一样可以说是“祸害”了苍生。赵云对诸葛亮的指责,只不过是要杀他的借口。倘若赵云真是那么悲天悯人,干脆早点向曹魏投降称臣好了,那才是彻底结束战争的捷径呢。



1楼2009-11-19 12:51回复

    蜀国国力不济,连年动兵,难以支撑,这些道理,蒋琬、费祎之辈都明白,诸葛亮怎么可能不明白?茅庐承三顾,一席隆中对,天下定三分。“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建立基业,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岂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这是诸葛亮一直坚持的政治构想,刘备也是照此实践的。但是关羽败走麦城,荆州之地尽失;刘备盲目伐吴,又被陆逊一把大火烧掉了元气。荆州是益州的门户,荆州地失,蜀国如折一臂,益州山川之险固然可以自守,但亦成自闭之势。至此,“隆中对”已经无法实现,大汉也注定难以光复,蜀国困守川内,被曹魏灭亡也是在所难免,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罢了。
    当此之时,刘备白帝城托孤,“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短短一句话,令诸葛亮不得不立誓“死而后已”。我可以认为这是刘备的狡猾试探,也可以认为这是刘备的推心置腹,但不管刘备出于何种目的,他这等天大的“诚意”,令诸葛亮不得不倾尽全力,为实现刘备的梦想奋力拼杀。北伐已然注定不可能成功,诸葛亮深深地知道,他能做到的,便是在有生之年为实现北伐大业,奋斗、奋斗、再奋斗!诸葛亮是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所以,他为什么事必亲躬,累得要死也不肯拱手他人;他为什么几次拒绝魏延的险招,用兵过分的谨慎。陈寿在《三国志》里评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又说“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这自然有诸葛亮性格上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诸葛亮背负着刘备的重托,实在太沉太重,他不敢轻易犯险,又唯恐出现任何一点纰漏!
    《汉之云》在努力呈现诸葛亮的另一面,但我看来,他诸葛亮有没有揽权专行、有没有打击异己、有没有玩弄权谋,这些其实并不重要。相反,我倒是觉得他很可能干过这些事,这些在正人君子看来很卑鄙龌龊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说,却是一个政治家生存下去所必须的手段。政治家很难做到道德上的纯净无暇,因为他们这个职业的游戏规则,就难免要阳奉阴违、拉帮结派、扶植势力、打击异己。如果你不照着做,那么你只有退出游戏这一个选择。
    昔日萧何为相,清正自持,安抚百姓,却令刘邦生疑。萧何不得已,转而伤民以“自污”,刘邦反而大悦。大明张居正结交太监,驱逐首辅而以已代之,人所不齿,但张居正十年掌权,却带给明朝十年中兴。一个人,只要在历史上盖棺论定“政治家”三个字,就不要指望他是一个道德上的完人。而我们评价政治家,也不必抓住他的道德操守论事。因为这个官场上的游戏规则,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后继的参与者们纵使有心,也无力改变。
    在《汉之云》的最后,当横艾说出这一切都是诸葛亮自己在背后推动的时候,我心头掠过一阵深深的凄伤。按照游戏的说法,这时候的诸葛亮,已经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伤害了苍生,但又苦于不能退出,所以才不惜借赵云之手,杀掉自己。单凭这一点,我实在要为游戏里的诸葛亮喊一声好。要知道,古往今来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们,谁不是踏着无数小民的尸骨,从刀山血海里走出来的,而一旦身居高位、大权在握,又有几人还会顾忌这些呢?!诸葛亮却顾忌了。我忍不住想起《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在火烧藤甲军之后,众将欢庆大捷,唯独他黯然神伤,自怨多伤生灵,必遭天谴。这样一个诸葛亮,我却亲手杀了他?!
    通关了《汉之云》,我只感到一种不情愿。一来,不情愿杀死诸葛亮;二来,更不情愿这居然是赵云的命令。赵云此人,我也一向很是崇仰,他堪称刘备阵营里最有战略眼光和政治头脑的武将。我更愿意相信,历史上的赵云,不会为了这个原因而去杀诸葛亮。
    这几年,“历史翻案风”越来越盛。我不反对给历史翻案,开拓思路,扩展视角,这都是好事,但凡事不可过度。可是目前很有一些人,恨不得能考证出来汉武帝是秦始皇他爸爸,那就不是别出心裁、独辟蹊径了,而是哗众取宠,盲目迎合读者的猎奇心理。
    特别是,在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中,有一些人物被标记上了文学色彩,成为了某种精神的象征,甚至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代表者和传承者,比如诸葛亮、岳飞、文天祥。对于这些人物,他们的象征意义早已重要于他们本身存在的历史意义,更不可以轻易地去打破。因为,这些人物一旦被推翻,则不仅仅是一个人被打倒,而是一种民族精神被打倒了。我们今天继承下来的传统文明已经少得可怜,难道,对仅存的这些也不能放过吗?


    2楼2009-11-19 12:51
    回复
      谁说轩辕剑是在传承历史?


      3楼2009-11-19 12:52
      回复
        看到最后一句我笑了...


        IP属地:浙江4楼2009-11-19 12:54
        回复
          拜膜一下lz 写了这么多。。。
          不得不说lz你的出发点似乎有点问题
          这是游戏 游戏艾~游戏跟历史是完全的概念 从另一角度说 借用历史背景的游戏只不过是一群人的集体YY 创作成分显然大于真实历史成分 也没必要去纠结到底有没有符合历史(幻三系列的历史 真的是。。。
          另外 俺实在不知道lz侬的重点是什么。。。
          


          5楼2009-11-19 13:01
          回复
            真的要研究历史的话,才更应该摒弃民族主义!否则带着有色的眼镜,又如何能在一堆被篡改和夸大的文字记载中探寻渴望的“真相”~~民族精神恰好不是真正的历史!!


            删除|6楼2009-11-19 13:17
            回复
              人家说得很好,他说的是游戏,不是历史,人家一再说《汉之云》中什么什么, 不是说历史中什么是什么,再说,书本上写的历史,天知道是真是假。对吧。


              7楼2009-11-19 13:37
              回复
                太长了,今天眼睛不舒服,搁着以后再看~


                IP属地:黑龙江8楼2009-11-19 13:42
                回复
                  • 222.90.129.*
                  毛兽 吴欣睿有一段话就是说给楼主这种人听的“似乎很多大陆玩家认为轩辕剑代表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事实上我们从未如此定位,只是在每一部作品中加入了这样一些元素而已”
                  把游戏当历史教科书,不知道该说楼主太可笑还是楼主太天真


                  11楼2009-11-19 18:54
                  回复
                    游戏而已。。。
                    你好,再见。


                    12楼2009-11-19 18:58
                    回复
                      把游戏当历史是显然不妥的,游戏为了达到某些艺术效果,会改变一些历史。如果由于游戏对那段历史感兴趣,应该找一些正史来读一读,这样相对比较明智吧。
                      PS:以后轩辕剑开头可能要说:“本游戏不一定与历史符合,请不要当真”


                      IP属地:湖南13楼2009-11-19 19:01
                      回复
                        额,读不懂————————回头得检查一下智商了,这两天感冒来着——————


                        14楼2009-11-19 19:09
                        回复
                          • 222.171.11.*
                          说的好,轩辕剑太损诸葛亮了


                          16楼2009-11-25 11:56
                          回复
                            • 124.114.91.*
                            一个缺乏思辨精神的民族能走多远??


                            17楼2009-11-25 11:57
                            回复
                              又来了……


                              18楼2009-11-25 14: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