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这本书,也不想看,因为在一个语文老师的推荐下看了《南极争夺战》
感觉很不好,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看到开篇那句:“一代人以前还默默无闻的自由欢乐的地区,如今已奴颜婢膝地为欧洲的需要服务!”感觉十分刺眼!
看到那句:“唯一的处女地--西藏,也已被敲开大门。”就直接怒了!作者轻描淡写的描述着血腥的侵略,透露着一股自己身为侵略者一份子的自豪!可笑的是当他的国家被侵略之后,他逃了,最后自杀于巴西!
我不能理解一个这样的作者怎么能在中国这么受欢迎!别跟我谈什么文学高度!他对别人受侵略可以轻描淡写,那他自己受侵略也是罪有应得!他如果敢直面纳粹的枪口我可能还会佩服他一下!在我眼里他只不过是一个自杀的懦夫而已,形象远没有那些面对侵略而奋起反抗的英雄高大!
更让我无语的是那位语文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这本书和这本书的作者评价极高,没有一点点质疑的声音!如果他在说到西藏的时候稍加引导就可以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告诉学生只有自强才能不受欺辱!还有就是科考队最终选择放弃开始写遗书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引导学生去讨论如果他们没有放弃,是不是有一丝丝可能到达二十公里外的储存点?告诉学生在困境下不要放弃,不放弃不一定成功,但放弃肯定失败!
读书,哪怕是在读名著,也应该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歌功颂德!都说一千年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是应该有不同的解读?毕竟彼之英彼之英雄我之仇寇!读书不思考十分可怕!读书不带立场更加可怕!
感觉很不好,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看到开篇那句:“一代人以前还默默无闻的自由欢乐的地区,如今已奴颜婢膝地为欧洲的需要服务!”感觉十分刺眼!
看到那句:“唯一的处女地--西藏,也已被敲开大门。”就直接怒了!作者轻描淡写的描述着血腥的侵略,透露着一股自己身为侵略者一份子的自豪!可笑的是当他的国家被侵略之后,他逃了,最后自杀于巴西!
我不能理解一个这样的作者怎么能在中国这么受欢迎!别跟我谈什么文学高度!他对别人受侵略可以轻描淡写,那他自己受侵略也是罪有应得!他如果敢直面纳粹的枪口我可能还会佩服他一下!在我眼里他只不过是一个自杀的懦夫而已,形象远没有那些面对侵略而奋起反抗的英雄高大!
更让我无语的是那位语文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这本书和这本书的作者评价极高,没有一点点质疑的声音!如果他在说到西藏的时候稍加引导就可以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告诉学生只有自强才能不受欺辱!还有就是科考队最终选择放弃开始写遗书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引导学生去讨论如果他们没有放弃,是不是有一丝丝可能到达二十公里外的储存点?告诉学生在困境下不要放弃,不放弃不一定成功,但放弃肯定失败!
读书,哪怕是在读名著,也应该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而不是一味的歌功颂德!都说一千年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眼中是不是应该有不同的解读?毕竟彼之英彼之英雄我之仇寇!读书不思考十分可怕!读书不带立场更加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