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吟风创作号
清朝以武立国,历代皇帝统治期间不乏名将,比如在道光时期,两位杨姓将领为朝廷征战沙场,屡立战功,由普通的将领成为朝廷功臣,封侯拜将。这俩人就是杨遇春、杨芳,史称“二杨”。在杨遇春死后,杨芳成为名副其实的道光朝第一名将,但没想到他却晚节不保,还沦为千古笑柄!
1841年,英国远征军再次进攻广州,道光皇帝一看,周围年轻一点的将领,要不就是纨绔子弟,要不就是没有实际作战经验,唯一让他感到稍微有点放心的,就是已经70多岁的名将杨芳。
按照清朝中期的惯例,贵胄奕山被作为皇家的政治代表,杨芳被作为前线的军事总指挥,派往了广州。
开战之初,杨芳用他老师杨遇春最拿手的速战阵和英国人的线列阵形打了一仗,被英国人用准确射程远达两公里的12磅拿破仑炮,外加拥有150米的精确射程,刻有来复线的伯克燧发枪,打得落花流水。
按照标准战术,杨芳最先派出袭扰敌人的弓骑兵,还没有进入弓箭射程,就受到了来复枪和火炮的打击,损失惨重,无法完成打乱敌人队形的任务。
随后跟进的清军火器部队,抬枪兵,鸟枪兵,要冲过将近100米的死亡线,才能进入50米的有效射程(根据杨遇春的书中记载,鸟枪的有效射程是八十步,抬枪是一百步,一步约合五尺),期间挨了对方五六轮齐射,死伤惨重。
虽然全军将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奋不顾身,拼命向前冲,但是徒留下一大堆尸体,最后也只有少量的虎衣藤牌兵冲入敌阵,可是由于人数太少,也在白刃战中被英军的刺刀墙打垮,全部牺牲。
杨芳打了这么多年的仗,第一次看见火器也可以这么威猛,惊得目瞪口呆,无奈之下,只有鸣金收兵。
这些都是大家已经知道的故事了,接下来的事情,才是我们要说的重点。
当天晚上,杨芳命令人到处去收集马桶,据说是他觉得英国人有妖术,于是决定要摆一个阴门阵,用脏物克制英国人的法术,于是闹出了一个轰动世界的大笑话,让中国人蒙羞了100多年。
在没有看过杨遇春的《武备制胜篇》之前,我对此也是深信不疑的,可是当我看了杨遇春的秘籍以后,我才知道,事实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这是一个天大的冤案。
杨遇春的《武备制胜篇》,实在是令人大开眼界,包罗万象,从如何观察气象,掌握潮汐的规律,从怎样利用地利,到如何选拔将领,组织军队,如何野战,如何守城,如何扎营,如何制造火器,全部都有详细的描述。
更神奇的是,在这本书中,有大量早期的化学武器制法,以及相应的解毒办法,基本上如果你要看过这本书的话,再穿越回去,开一个“五毒门”或者“霹雳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杨芳那天晚上搜集马桶,并不是要摆什么阴门阵,他是要制造一种化学武器,叫做《五里雾》,它的作用和催泪弹差不多,根据书上的描写,一旦气候合适,顺风释放,五里之内的人都会不停的鼻涕眼泪一把抓,如果趁机发动突击,就会大获全胜。
我把这种化学武器的配方放在下面,大家可以看一看,所以杨芳哪里是个傻帽,他精明的很,完全是抓住了重点,想用这种化学武器来让对方睁不开眼,不能正常瞄准,遏制对方的火器威力。
看来我们真的冤枉他了。
而这种武器的制造方法,当时肯定是属于最高机密,所以很多读书人肯定也不知道,于是就觉得杨芳变态,因此留下来的记载都是,杨芳如何的愚昧透顶,居然想用阴门阵来破对方的大炮,但是事实哪里是这么回事!
实际上,杨芳也并没有机会使用这个化学武器,因为他打输了以后,中英双方又开始和谈了,签了一个临时协议。
到了这个时候,杨芳认为清军肯定是打不过英军,所以主张不要破坏这个协议,老老实实的向皇帝汇报算了,当然,他还有一个小算盘,只要不是打仗的事,政治上的事关他屁事。
可是奕山不这么想,打仗的事和他无关,但是政治上的事全部要由他来担当。
奕山当然不想背这个黑锅,万一他私下签订的这份协议,激怒了皇帝,他就吃不了兜着走了。于是,他就一直琢磨着搞点小动作,想把这个协议废了。
清军最后一次主动发起攻击,就是奕山背着杨芳偷偷干的,半夜火攻英军舰队,结果英军早就通过分布在广州城里的大量间谍,掌握了情报,把清军再次打得大败。
杨芳为了奕山不和他商量,擅自用兵这事,还和奕山大吵一架,甚至拔剑相向,虽然政治上的事和他无关,但是打了败仗,那是要算在他头上的。
随后英军发动报复性攻击,开始进攻广州城,杨芳以七十多岁的高龄,搬了一把板凳坐在城门楼上,亲自指挥防守,火箭和炮弹不停的从耳旁呼啸而过,众人劝他下城,他毫无惧色,笑着说:“丑虏要击死老子耶?”坚决不退,可见杨芳还是一条真正的汉子。
战斗没打多久,奕山就被吓破了胆,很快就竖起了白旗,宣布投降,签订了《广州条约》,所以并没有文献证明,杨芳真的使用过这个化学武器,因此我们也就无法知道,这个化学武器是否真的有效了。
后来杨芳主动申请解职,道光帝没怪罪他,“许致仕,在籍食全俸”。后来杨芳病死于家中。
装备,战术的巨大代差使得杨老头一世英名,最后闹个灰头土脸也就罢了,其实说多说少,怪不上他什么。但讹传摆“阴门阵”这盆脏水,可是把老头子浇的估计得从棺材板里蹦出来找你算账了,呵呵。
清朝以武立国,历代皇帝统治期间不乏名将,比如在道光时期,两位杨姓将领为朝廷征战沙场,屡立战功,由普通的将领成为朝廷功臣,封侯拜将。这俩人就是杨遇春、杨芳,史称“二杨”。在杨遇春死后,杨芳成为名副其实的道光朝第一名将,但没想到他却晚节不保,还沦为千古笑柄!
1841年,英国远征军再次进攻广州,道光皇帝一看,周围年轻一点的将领,要不就是纨绔子弟,要不就是没有实际作战经验,唯一让他感到稍微有点放心的,就是已经70多岁的名将杨芳。
按照清朝中期的惯例,贵胄奕山被作为皇家的政治代表,杨芳被作为前线的军事总指挥,派往了广州。
开战之初,杨芳用他老师杨遇春最拿手的速战阵和英国人的线列阵形打了一仗,被英国人用准确射程远达两公里的12磅拿破仑炮,外加拥有150米的精确射程,刻有来复线的伯克燧发枪,打得落花流水。
按照标准战术,杨芳最先派出袭扰敌人的弓骑兵,还没有进入弓箭射程,就受到了来复枪和火炮的打击,损失惨重,无法完成打乱敌人队形的任务。
随后跟进的清军火器部队,抬枪兵,鸟枪兵,要冲过将近100米的死亡线,才能进入50米的有效射程(根据杨遇春的书中记载,鸟枪的有效射程是八十步,抬枪是一百步,一步约合五尺),期间挨了对方五六轮齐射,死伤惨重。
虽然全军将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奋不顾身,拼命向前冲,但是徒留下一大堆尸体,最后也只有少量的虎衣藤牌兵冲入敌阵,可是由于人数太少,也在白刃战中被英军的刺刀墙打垮,全部牺牲。
杨芳打了这么多年的仗,第一次看见火器也可以这么威猛,惊得目瞪口呆,无奈之下,只有鸣金收兵。
这些都是大家已经知道的故事了,接下来的事情,才是我们要说的重点。
当天晚上,杨芳命令人到处去收集马桶,据说是他觉得英国人有妖术,于是决定要摆一个阴门阵,用脏物克制英国人的法术,于是闹出了一个轰动世界的大笑话,让中国人蒙羞了100多年。
在没有看过杨遇春的《武备制胜篇》之前,我对此也是深信不疑的,可是当我看了杨遇春的秘籍以后,我才知道,事实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这是一个天大的冤案。
杨遇春的《武备制胜篇》,实在是令人大开眼界,包罗万象,从如何观察气象,掌握潮汐的规律,从怎样利用地利,到如何选拔将领,组织军队,如何野战,如何守城,如何扎营,如何制造火器,全部都有详细的描述。
更神奇的是,在这本书中,有大量早期的化学武器制法,以及相应的解毒办法,基本上如果你要看过这本书的话,再穿越回去,开一个“五毒门”或者“霹雳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杨芳那天晚上搜集马桶,并不是要摆什么阴门阵,他是要制造一种化学武器,叫做《五里雾》,它的作用和催泪弹差不多,根据书上的描写,一旦气候合适,顺风释放,五里之内的人都会不停的鼻涕眼泪一把抓,如果趁机发动突击,就会大获全胜。
我把这种化学武器的配方放在下面,大家可以看一看,所以杨芳哪里是个傻帽,他精明的很,完全是抓住了重点,想用这种化学武器来让对方睁不开眼,不能正常瞄准,遏制对方的火器威力。
看来我们真的冤枉他了。
而这种武器的制造方法,当时肯定是属于最高机密,所以很多读书人肯定也不知道,于是就觉得杨芳变态,因此留下来的记载都是,杨芳如何的愚昧透顶,居然想用阴门阵来破对方的大炮,但是事实哪里是这么回事!
实际上,杨芳也并没有机会使用这个化学武器,因为他打输了以后,中英双方又开始和谈了,签了一个临时协议。
到了这个时候,杨芳认为清军肯定是打不过英军,所以主张不要破坏这个协议,老老实实的向皇帝汇报算了,当然,他还有一个小算盘,只要不是打仗的事,政治上的事关他屁事。
可是奕山不这么想,打仗的事和他无关,但是政治上的事全部要由他来担当。
奕山当然不想背这个黑锅,万一他私下签订的这份协议,激怒了皇帝,他就吃不了兜着走了。于是,他就一直琢磨着搞点小动作,想把这个协议废了。
清军最后一次主动发起攻击,就是奕山背着杨芳偷偷干的,半夜火攻英军舰队,结果英军早就通过分布在广州城里的大量间谍,掌握了情报,把清军再次打得大败。
杨芳为了奕山不和他商量,擅自用兵这事,还和奕山大吵一架,甚至拔剑相向,虽然政治上的事和他无关,但是打了败仗,那是要算在他头上的。
随后英军发动报复性攻击,开始进攻广州城,杨芳以七十多岁的高龄,搬了一把板凳坐在城门楼上,亲自指挥防守,火箭和炮弹不停的从耳旁呼啸而过,众人劝他下城,他毫无惧色,笑着说:“丑虏要击死老子耶?”坚决不退,可见杨芳还是一条真正的汉子。
战斗没打多久,奕山就被吓破了胆,很快就竖起了白旗,宣布投降,签订了《广州条约》,所以并没有文献证明,杨芳真的使用过这个化学武器,因此我们也就无法知道,这个化学武器是否真的有效了。
后来杨芳主动申请解职,道光帝没怪罪他,“许致仕,在籍食全俸”。后来杨芳病死于家中。
装备,战术的巨大代差使得杨老头一世英名,最后闹个灰头土脸也就罢了,其实说多说少,怪不上他什么。但讹传摆“阴门阵”这盆脏水,可是把老头子浇的估计得从棺材板里蹦出来找你算账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