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的椎体是椭圆形的板块结构, 脊柱通过椎体间的三角形关节组合, 完成其三维空间活动。 椎间盘就像两个椎体板块之间的气囊, 正常情况下可随板块运动而前后左右伸张和缩小, 当椎体位移超过了正常的生理限度, 椎间盘就向外突 出,一旦椎体板块的位移得到纠正,椎体的旋转、倾斜恢复,其突出的椎间盘也就能恢复到原来位置。 这就是所谓的“还纳”现象。 椎间盘的“还纳”只有在青壮年时期才发生。 人到了中老年, 椎间盘退化、 纤维环变性、 髓核纤维软骨化后,整个椎间盘弹性减弱乃至消失,突出的椎间盘 ( 有资料证明 60%的人有椎间盘突出,但没有症状 ) 不可能随椎体转动而伸缩,也就不可能通过整脊术“还纳”, 一旦椎体板块因外伤、 劳损等原因发生位移, 诱发椎间孔变窄, 原有突出的椎间盘因突发的椎间孔变形而刺激到神经根,即引起急性腰腿痛。根据“既能动歪,就能动正”的原理, 对中老年急性腰腿痛采取俯卧位, 痛肢外展牵引, 后旋转将位移的椎体板块复位,俾“骨正筋柔”,最终“抬进来”的患者,就能“走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