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地政府都争相拥抱互联网、大数据,积极推进政务大数据建设,最大程度地盘活数据资产,挖掘和利用数据价值,希望能运用大数据提升政务效能、促进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改善社会治理等,实现数字化转型。 政府数字化转型,大数据无疑是最重要的支撑。 在此背景下,政府对于发展大数据的积极性空前高昂。然而,政务大数据建设中,依旧普遍面临着工程技术、管理政策、人才培养、资金投入等诸多挑战。 其中,政务数据长期面临数据“孤岛”问题,就是亟待面对的重要课题。 专业人士把数据孤岛分为物理性和逻辑性两种。物理性的数据孤岛指的是,数据在不同部门相互独立存储,独立维护,彼此间相互孤立,形成了物理上的孤岛。逻辑性的数据孤岛指的是,不同部门站在自己的角度对数据进行理解和定义,使得一些相同的数据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无形中加大了跨部门数据合作的沟通成本。 一直以来,不同软件数据连通依靠接口对接,政务软件系统不仅涉及软件系统和软件厂商多,即便所有厂商都愿意配合,开发周期和接口费用也经常让人闻之生畏。 另外,还有很多时候,因为所用软件系统全国或者全省统一的,很难接触到软件厂商,所以接口方式推行起来难度很大。 因此,如何打通政务“数据孤岛”,实现跨系统数据对接的问题,亟待被破除。界面作为软件给用户展示数据的窗口,自然也是采集数据的有效途径。这也是小帮软件机器人创新之处,不从数据库调取数据,而是模拟人工操作,从软件界面直接采集数据,然后将采集到的数据写入到指定数据库中,开放各种API接口,解决不同软件系统数据对接问题,实现业务流程中的数据自动流转。 同时,软件机器人的使用无需改变以往的信息化系统,还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当业务流程发生变化时,可以通过高易用性的流程自动化配置平台,自行根据业务场景变化对软件机器人工作流程进行调整,迅速应对。同时,还可以集成OCR等其他技术,实现更多功能,即使面对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的增长,软件机器人以其可快速部署和快速适应性的特别,帮助各领域企业保持其优势。 政务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促进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政府部门协同工作能力,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助力构建方便快捷、公平普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