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懒了很久很久,今天开始写博文。
在文档里毫不犹豫地键入标题之后,脑子里空白了一段时间。像是电视信号接收不好时,那种闪现而出的,覆盖全部画面的雪花和线条。
可是我那么清楚地记得,关于这场考试,我其实有那么那么多的话想说。一直以来,堆积在心里,压得胸口沉甸甸的。偶尔想起双眼就不可抑制地泛酸。我记得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天,我在群里轻轻地说,你们知不知道,知不知道,我一生的努力,都在这场考试里……付诸东流。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情还是很平静的,确实是那种,看似没有涟漪,平静到自己都惊奇的程度。
那一天里瞪大了眼坐在黑暗的房间里发呆,眼睛一直保持着瞪大了朝前看的姿势,以至于后来渗出了泪。然后再后来,不晓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崩溃,坐在床上痛苦。不是那种发泄式的嚎啕大哭,头埋在膝盖里,没有一点声音和动作,甚至不要用任何力气,眼泪就哗哗地从眼眶里往外涌。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想过自己可以哭得这样惨烈。
我开始理解为什么总会有落举学子轻生的消息出现,为什么范进中举了以后要发疯。从前轻视那些将所谓“功名”看得过重的人的我,其实也不过是俗人一个,而且同样无法免俗。什么应试制度害人不浅高考不该是唯一成才路径云云,说的时候真的好容易,听别人批判,看别人慷慨激昂义愤填膺,谁不会跟着沸腾跟着鼓掌叫好?连我也一样,拊掌,颔首,心里大赞几句真是精辟犀利一针见血。可是,就算不满,又能怎么样呢?我自小习惯着这样的生活,以学习为中心,活在家人的期望里,背负着所谓的“责任”而活着。我不敢想象如果有朝一日,这种赖以生存的目标和重心失去了,我又应该赖何以为继?
这听起来很消极,大概会有人跳出来说几句胸无大志鼠目寸光之类的话。我知道我知道我都知道,道理谁都会懂,区别只在于是否信奉并且执行。而我是宁愿一生平凡老死,好过任何轰轰烈烈。甚至可以不要事业不要成就,只要安守本分做好我的路人甲,如果能找到一个肯养我一辈子的老公当然是最好。你可以鄙夷可以不屑可以说我没志气,可是这就是我心底,最最真实的,我所向往的生活。
不是像现在这样,某一次考试失利之后,背负着会将自己压垮的罪恶感。
我想我还是一个不大适合读书的,也不喜欢。开始的时候,被人津津乐道地奉为“优等生”,那些耀眼的光环和同龄人羡慕和嫉妒的目光,其实已经消失了很久很久。那种甜蜜的感觉并不能够持续很长时间,而我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像是毒瘾深中的患者,一次不吸就难受得满地打滚。
可是。可是。人真的是很容易习惯的动物对不对?许多事情习惯之后,便就习以为常。
直到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我之后所有的怨天尤人根本就都毫无根据。我付出的努力完全是和考试成绩成正比,它一分一毫也没有少算给我。所以可以说,失败在那场最大的战役里,不过是我自己咎由自取。我不听话、我任性,我还自以为是。
如今再捶胸顿足反省昨日根本已经毫无意义,因为即便再来一次,我相信结果也会是一样。我仍然会不知死活地混日子,得过且过,依然会收获那个和努力成正比的成绩。就是这样,在清醒中堕落着,咬牙切齿泪流满面,却还是那样钝钝地痛着。
笑着接受别人的安慰,摇摇头学着把一切当做昨日。
终究只是一个不够完美的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