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公主吧 关注:828贴子:7,525
  • 5回复贴,共1

唐朝公主的命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09-12-25 16:11回复
       李唐王朝立国二百八十九年,只是一个中上寿数的王朝,但是论国力和文化影响,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自古汉唐并称,可见它跟汉朝一样,受到历代人们的推崇和景仰。这样一个伟大的王朝,它的金枝玉叶——公主——们,有着怎样的命运呢?
             一、大唐公主的名字
             唐朝公主们的名字,似乎都不能超出闺阁,早已经湮灭无闻,史书记载下来的不过是她们的封号。公主的封号分三种情况:一种是以国为名,例如鄎国公主、代国公主、霍国公主;一种是以郡为名,例如平阳公主、宜阳公主、东阳公主;还有一种是以吉祥字眼为名,例如太平公主、安乐公主、长宁公主。唐代皇帝中,只有玄宗的女儿全部是以吉祥字眼为名的。
             公主身份虽然娇贵,但是连姓名权都没有,也是一个遗憾。毕竟,那是封建时代。


    2楼2009-12-25 16:12
    回复
      二、唐朝诸帝生女之多寡
               唐朝有女儿的皇帝共十九位,其中生女儿最多的皇帝是玄宗,有三十个女儿。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是:玄宗(30女),太宗(21女),高祖(19女),宪宗(19女),代宗(18女),睿宗(11女),德宗(11女),顺宗(11女),宣宗(11女),昭宗(11女),中宗(8女),穆宗(8女),懿宗(8女),肃宗(7女),武宗(7女),文宗(4女),高宗(3女),敬宗(3女),僖宗(2女)。
               女儿,民间称千金,说的是父母宝贝自己的女儿。照唐玄宗、太宗等人的架势,这么多女儿,认都未必认得全,遑论宝贝。所以,古时候生女儿又叫“弄瓦之喜”。瓦,是纺织用的纺锤,不是屋顶的瓦片,意思是生了女儿,就准备让她纺纱织布。假如唐朝皇帝的女儿也像民间女子一样,要从事纺织工作,许多朝代的公主都可以开一个纺织厂了,或许,皇家所需的绸缎就可以得到解决。那样一来,杜甫就再也不能批评朝廷说“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奉先咏怀》)了。可见,唐代公主基本上是不从事纺织工作的。
      


      3楼2009-12-25 16:13
      回复
           三、夭折公主何其多
                  唐朝公主,有不少位在结婚或成年之前已经夭折。有文献可考的,唐代夭折公主共有二十八位。其中:
                 代宗夭折7女:灵仙、真定、玉清、太和、玉虚、西平、章宁;
                 玄宗夭折6女:孝昌、灵昌、上仙、怀思、普康、宜春;
                 太宗夭折4女:汝南、金山、晋阳、常山;
                 宪宗夭折4女:衡阳、普康、义宁、贵乡;
                 顺宗夭折3 女:临汝、平恩、邵阳;
                 德宗夭折2 女:普宁、晋平;
                 睿宗夭折1女:安兴;
                 穆宗夭折1 女:清源。
        由于那个时代医学的不发达,即使是大唐皇帝的女儿,死亡率也相当高。


        4楼2009-12-25 16:13
        回复
             五、出家公主知多少
                   唐代睿宗朝之后,开始有公主因信奉道教而加入道籍的。
                   玄宗2女入道:万安,寿春(曾出嫁);
                   宪宗2女入道:永嘉,永安;
                   穆宗2女入道:义昌,安康;
                   睿宗1女入道:金仙;
                   代宗1女入道:华阳;
                   德宗1女入道:文安;
                   顺宗1女入道:浔阳。
                   皇帝的女儿都有这么多出家做了女道士——道姑,唐朝道教盛行情形可见一斑。相信其中有不少公主是真的出家,并非像杨玉环那样,暂时出家只是从儿媳变身为公妇(贵妃)的过渡,或曰跳板。当然,也有一些公主,虽然没有正式出家,但也笃信道教。可谓:绫罗绸缎身上裹,太上老君心中留。


          6楼2009-12-25 16:14
          回复
            六、和亲公主知多少
                     唐代被指派和亲的十五位公主中,真正是皇帝女儿的公主只有三位,其他十二位都是宗室、公主之类皇亲国戚家的女儿。
                     真正是皇帝女儿的三位和亲公主是:
                      宁国公主,肃宗女儿,出嫁(改嫁)回鹘英武威远毗伽可汗(后又改嫁);
                       咸安公主,德宗女儿,出嫁回纥天亲可汗;
                       太和公主,宪宗女儿,出嫁回纥崇德可汗。
            其他十二位和亲公主的情况如下:
                       宏化公主,宗室女,出嫁吐谷浑慕容诸葛钵;
                       文成公主,宗室女,出嫁吐蕃赞普弄赞(松赞干布);
                       金城公主,雍王守礼女,出嫁吐蕃赞普;
                       永乐公主,宗室女,出嫁契丹松漠郡王李失活;
                       燕郡公主,余姚公主女,出嫁契丹松漠郡王李郁子焉;
                       固安公主,从外甥女,出嫁奚首领李大酺;
                       东光公主,咸安公主女,出嫁奚首领鲁苏;
                       交河公主,十姓可汗阿史那怀道女,出嫁突骑施可汗苏禄;
                       和义公主,宗室女,出嫁宁国奉化王;
                       静乐公主,外甥女,松漠郡都督怀顺王李怀节;
                       宜芳公主,外甥女,出嫁饶乐都督怀信王李延宠;
                       崇徽公主,仆固怀恩女,出嫁回鹘可汗。
                     唐代诗人戎昱有《咏史诗》批评汉朝的和亲政策云:“汉家青史上,拙计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净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这诗当然是在借汉朝事讽喻唐朝皇帝,乃指桑骂槐套路。有趣的是,当时的皇帝宪宗,就是将亲生女儿太和(定安)公主嫁给回纥崇德可汗的那位,不但能背诵这首诗,而且似乎还颇为欣赏(见《唐才子传》卷第三)。
                     其中肃宗女儿的和亲值得注意,敢情外国皇帝也有对和亲公主的婚史并不很计较的。这就难保,唐朝皇帝不会通过和番的名义,替嫁不出去或者死了丈夫的皇家女子找到一个婆家。宪宗能够那么大度地对待戎昱的批评,或许正因有此缘由。[朝花夕拾]


            7楼2009-12-25 16: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