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路盘活13个专业村
□本报记者卢伟通讯员梁勇陈文马汝军 坊子区坊安街道通过整修一条6.2公里的安南路,盘活了沿途13个专业村。近日,记者决定到该街道去一探究竟。 从坊安街道办事处往西200米,一条贯穿该街道南北的主干道便是安南路。“整修完工的安南路,北起流戈庄村,南至南王皋村,彻底解决了沿途13个村庄手工制作品、优质农作物的运输问题。”陪同采访的街道工作人员陈其发介绍说。 沿安南路驱车南行6公里后右转,来到了南王皋村。刚进村口,记者便看到一盒盒精致的马扎排在村头,一辆辆外地货车满载出村…… “刚修好的这条路给俺们带来的好处可大了!”正忙着往货车上装马扎的村民周文学告诉记者,以前的安南路,由于年久失修早已不堪重负,成了严重制约村民致富的“拦路虎”,由于运输困难,自己的马扎销售很受影响。去年,坊安街道投资500多万元,用3个多月的时间,将这条路整修一新,为该街道农民铺了一条“致富路”。 “如今,胶州、平度、临沂等外地客户不仅把货车开到村里来拉货,而且主动提高收购价格,生怕马扎被别人拉走了。”谈起安南路带来的好处,周文学喜上眉梢。路修好后的半年里,他卖出马扎7万多个,纯收入20多万元,均比修路前翻了一番。据了解,在南王皋村,像周文学这样的马扎加工户有40余家,他们带动周边村民利用农闲时间加工马扎,一年可带来近700万元的经济收入。 陈其发告诉记者,沿途经过的这些马扎村、扫帚村、木材加工村、花卉村、芦笋村、粉皮村、牛蒡村、大葱村、大姜村,随着安南路开通后销售不愁,13个专业村一年的经济收入达到9000余万元。 同时,这些村还借着安南路整修的东风,将村里的主干道全部硬化,彻底改变了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象,提升了村居的文明程度,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据了解,像这样的“富民路“,坊子区去年一共投资修建了16条。
现在是2020年了,这条路已窄的不象样,破损的没法走,西边修了东外环,但这条路也是主要的道路,希望把这条路拓宽成二级路,修的更好一点。
□本报记者卢伟通讯员梁勇陈文马汝军 坊子区坊安街道通过整修一条6.2公里的安南路,盘活了沿途13个专业村。近日,记者决定到该街道去一探究竟。 从坊安街道办事处往西200米,一条贯穿该街道南北的主干道便是安南路。“整修完工的安南路,北起流戈庄村,南至南王皋村,彻底解决了沿途13个村庄手工制作品、优质农作物的运输问题。”陪同采访的街道工作人员陈其发介绍说。 沿安南路驱车南行6公里后右转,来到了南王皋村。刚进村口,记者便看到一盒盒精致的马扎排在村头,一辆辆外地货车满载出村…… “刚修好的这条路给俺们带来的好处可大了!”正忙着往货车上装马扎的村民周文学告诉记者,以前的安南路,由于年久失修早已不堪重负,成了严重制约村民致富的“拦路虎”,由于运输困难,自己的马扎销售很受影响。去年,坊安街道投资500多万元,用3个多月的时间,将这条路整修一新,为该街道农民铺了一条“致富路”。 “如今,胶州、平度、临沂等外地客户不仅把货车开到村里来拉货,而且主动提高收购价格,生怕马扎被别人拉走了。”谈起安南路带来的好处,周文学喜上眉梢。路修好后的半年里,他卖出马扎7万多个,纯收入20多万元,均比修路前翻了一番。据了解,在南王皋村,像周文学这样的马扎加工户有40余家,他们带动周边村民利用农闲时间加工马扎,一年可带来近700万元的经济收入。 陈其发告诉记者,沿途经过的这些马扎村、扫帚村、木材加工村、花卉村、芦笋村、粉皮村、牛蒡村、大葱村、大姜村,随着安南路开通后销售不愁,13个专业村一年的经济收入达到9000余万元。 同时,这些村还借着安南路整修的东风,将村里的主干道全部硬化,彻底改变了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象,提升了村居的文明程度,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据了解,像这样的“富民路“,坊子区去年一共投资修建了16条。
现在是2020年了,这条路已窄的不象样,破损的没法走,西边修了东外环,但这条路也是主要的道路,希望把这条路拓宽成二级路,修的更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