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敢再看了金庸的小说了,特别是最钟爱的《倚天》。不是为别的,是太爱
了。对我来说,那是个特美好的梦幻世界,当我徜徉在那个世界里的时候,如沐
春风,浑然忘却了一切,只不过,还夹杂着一丝惆怅---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何况虚构的小说呢。雪莱说:如果冬天来了,那么春天还会远吗?这是多么给人
期盼和希望的句子啊,可我却有一种悲观的,总是自我困扰的病态。我在黑夜里
,有期盼黎明的快乐,我在黎明里,却总怀着对黄昏将至的忧虑。
卒将结束呵。脑子却象一部无法关闭的电视机,二十四小时滚动的播放电视剧,
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高楼大厦遮掩了视线,现代化的东西仿佛时时提醒,这,
才是现实的世界。我很烦闷,走到公园里去透透气,坐在塘边的石头上,一抬眼
是一座塔,塔静静的立在那里,没有人从上边跃下来...起身缓步,不觉到了一
个庭院,还是喜欢中国园林,就因为计成说它:虽由人作,宛如天开。入得园里
,
是青瓦房子,碎石小径。古意十足,仍是静静的无人,我却无端的觉得,屋后将
忽然走出几个剧中人来,不过你也晓得,那是幻觉罢了。
既然奈何不了,由着这种情绪吧,十天半月的,渐渐的好了,只是偶然想起,心
里冷不丁的被扎了一下,强着不去想,觉得自己很可耻,是在逃避。有时去图书
馆,拣个位坐了,摊本书看了两行就自动跳了出来,扯页纸想梳理一下思绪,追
本溯源,却在上面胡乱涂些字,真是剪不断理还乱。随它去吧,我是无力的了,
就请时间帮我,让心湖重归平静。
回头想想,中学时初读金书,便是如此病态,以为是自己年少,那料大学读毕,
仍是这般不长进呢?算算这些年来,病犯了好,好了伤疤忘了痛,偶然沾它,看
一眼便读十行,读十行便定要啖尽全书,遂尔病发,痛苦翻转,渐渐忘却,周而
复始...
常常问自己为什么如此,为什么那么迷恋金庸的武侠世界?迷恋也罢了,为什么
自己迷恋的强度这么高呢。从心理的角度说,是我代入感太强烈了,所以不能自
拔?这么冷冰冰的分析真是伤人呵!我无耻而无畏的自首:他的那个世界太美好
了,赤裸裸的说,那么理想化的童话般的世界,没有地球引力,没有琐碎的生活
,没有平庸的人生,缠绵的爱情,伟大的事业,等等等等不可胜数...我为什么
不留恋那个世界?虽然我也不讨厌这个肮脏的现实世界。没错呀,我不是既得利
益者,在这个世界的价值观里,尚一无所成呢。那么以后,我符合了这个现实世
界的价值体系,我还会怀念那个世界吗?我相信我会的。它永远是我藏在内心里
的一个世界。
分析和自白不能舒缓什么,我也不知道自己写些什么,似乎还有很多很多要写,
又似乎提笔无字,就这样吧,借一句结尾:临书涕零,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