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研究受自然科学的影响,越来越强调研究的信度(可靠性)和效度(有效性),基于实验法和测量技术的定量研究成为主流,心理学研究数学化的趋势显著。1925年,费舍尔(Fisher R.A.)首先将大样本和随机化甄选被试的方法引入心理学测试,斯金纳(1938)则认为小样本才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式,能够严密监测被试的行为,并操纵自变量,观测和记录因变量的变化。为了抵消小样本研究易受被试系统误差影响的问题,统计学中的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等验证性方法成为了必要的分析环节。
20世纪50年代之前,囿于数据量、实验和统计方法的局限性,心理学研究主要为单因素影响或一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7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越来越呈现多元化、信息化、系统化的趋势,多元回归分析、神经网络、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尤其互联网技术步入大数据时代后,获取大量原始数据和行为路径成为可能,为消费者/用户的定义及行为分析和预测带来了变革,“用户画像”(User Portrait)就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一种用户研究的新方法。
用户画像,也称“用户网络行为画像”,即将用户信息标签化,通过收集用户属性、用户行为、用户消费、风险控制、社交属性等多维度数据,对用户或产品特征属性进行刻画,通过对这些特征进行分析统计,联系用户需求和产品设计及营销,挖掘潜在的商业价值。11用户画像也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前者主要依靠研究者的调研和自主分析,后者依靠用户网络行为留下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描述,是主流的画像方法。用户画像目前主要用于:帮助搜索特定人群,为用户推荐符合其需求和消费习惯的产品信息,产品或业务定制与优化,用户信用评级等。
另外,随着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复杂的医学和生理测量仪器逐渐用于神经心理学(Neuropsychological)研究,脑电、脑磁、眼动、生理电信号、生物力学等测量仪器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动态捕捉等技术相结合,使仪器测量法从单一仪器测量发展为人、机、环境一体化的测量系统。复杂的测量系统在实验中能够产生海量数据,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挖掘和提取心理特征指标,用于监测和模仿人脑机制,成为当前认知科学和人机交互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设计心理学中,则主要是通过这些数据指标,更加快速、准确、客观地描述和解释用户/消费者的主观体验和高级心理状态,用于设计对象的评价和优化。
内容来源:柳沙,谭宇.设计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J]装饰.2020(04):10-15.
文献用于学习分享,若不宜分享,请联系删除。
武汉黑箭头手绘2021设计考研国庆快题综合提升课程、冲刺手绘压题课程、冲刺理论精讲课程
20世纪50年代之前,囿于数据量、实验和统计方法的局限性,心理学研究主要为单因素影响或一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7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越来越呈现多元化、信息化、系统化的趋势,多元回归分析、神经网络、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尤其互联网技术步入大数据时代后,获取大量原始数据和行为路径成为可能,为消费者/用户的定义及行为分析和预测带来了变革,“用户画像”(User Portrait)就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一种用户研究的新方法。
用户画像,也称“用户网络行为画像”,即将用户信息标签化,通过收集用户属性、用户行为、用户消费、风险控制、社交属性等多维度数据,对用户或产品特征属性进行刻画,通过对这些特征进行分析统计,联系用户需求和产品设计及营销,挖掘潜在的商业价值。11用户画像也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前者主要依靠研究者的调研和自主分析,后者依靠用户网络行为留下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描述,是主流的画像方法。用户画像目前主要用于:帮助搜索特定人群,为用户推荐符合其需求和消费习惯的产品信息,产品或业务定制与优化,用户信用评级等。
另外,随着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复杂的医学和生理测量仪器逐渐用于神经心理学(Neuropsychological)研究,脑电、脑磁、眼动、生理电信号、生物力学等测量仪器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动态捕捉等技术相结合,使仪器测量法从单一仪器测量发展为人、机、环境一体化的测量系统。复杂的测量系统在实验中能够产生海量数据,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挖掘和提取心理特征指标,用于监测和模仿人脑机制,成为当前认知科学和人机交互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设计心理学中,则主要是通过这些数据指标,更加快速、准确、客观地描述和解释用户/消费者的主观体验和高级心理状态,用于设计对象的评价和优化。
内容来源:柳沙,谭宇.设计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J]装饰.2020(04):10-15.
文献用于学习分享,若不宜分享,请联系删除。
武汉黑箭头手绘2021设计考研国庆快题综合提升课程、冲刺手绘压题课程、冲刺理论精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