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丽莉吧 关注:1,796贴子:85,782
  • 0回复贴,共1

『lily's way』【搬运】《当我们在说感谢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文搬运自Lily的微信公众号(ID:lilylu19881130),喜欢的话可以关注,发布时间是2016年4月9日。如有不妥,联系删除。


原载于文艺风象2016年4月刊
愿重新在虚幻的空间里再度相逢的时候,我们依旧能够真诚地相聚。
当我们说感谢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文/卢丽莉
《云中行走》里,喜欢走钢丝的少年菲利普跟老杂技人帕帕·鲁迪学习如何走钢丝,鲁迪教菲利普的第一堂课却不是如何走钢丝,而是如何在出场时“带着敬意的,带着感恩之心地”向观众致敬。菲利普做了好多次但都做得‘不对’,最后他烦了,扔了一句“我在上面走钢丝跟观众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要感谢观众?”就甩门而去。
诚然,走钢丝是他的爱好,平衡感是他的天赋,走得好是因为他自身的努力,这里面其实没有观众什么事情,他在上面走的时候甚至都看不到脚下的观众。
所以,为什么要感谢?感谢来干嘛?那些每个人在上台领奖的时候,在回首过往的时候必定要说一说的那句“谢谢”除了听着好听表示有礼貌之外,又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M是个热爱时尚的男孩,他对一切时尚知识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所有大众的小众的设计师的生平,这一季什么品牌换了什么设计师,预计会怎么样,这一季什么牌子出了什么款,什么元素是属于什么牌子的,时装周的时候,他必然是全副武装站在红毯外面想要像他的时尚偶像一样被别人街拍的芸芸众人的一员。
但是他的努力,是失败的。无论他知道多少事情,出入多少看起来高大上的地方,有多想成为网红圈的一员,他都没有成功。大约半年前,在他不知道第几次向我抱怨“我怎么只有这么一点粉丝啊”,“我怎么红不了啊”,“我想红啊想有很多很多粉追着捧我赞美我痴迷我”的时候,我终于丧失了所有耐性:“不要追逐这些虚无飘渺的事情了吧,好好地过好自己的生活不是更好吗。”
其实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会给他很多建议,比如“你可以用自己的知识写一些实用性的文章,坚持久了就会有人愿意关注你”,“你可以跟粉丝互动一下呀说点心里话,什么都好只要是真诚的就OK了”,“你可以学学别人是怎么化妆的”,“你可以想办法多认识点圈子里的人嘛”之类之类。每一个建议,他都点头认同,但是每一个建议,最终都没有得到实际的执行,按他的说法,就是“我觉得这样做很好啊,但我具体是要怎么做嘛,我不知道要怎么做我怎么做得了嘛,你就不能帮帮我吗?你为什么不肯帮我啊”。
所以是怎样?我还要列个1234的步骤给你吗?你自己不能动动脑子吗?我每次跟你谈论问题帮你想办法一下就是五六个小时居然就不算是帮你了吗?你一句“谢谢”都没有就算了,还抱怨我做得不够多,请问我是欠了你的吗?
可话虽这么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还是会尽我能力给他一些帮助。因为我觉得他虽然有点心浮气燥,但心地还是好的,并不是什么坏人。直到那天我劝他不要太关注网络上的世界,过好自己的生活,而他毫不犹豫地回了我一句:“如果我是富二代就好了,如果我爸妈有钱,我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了!都是因为他们没钱,又没用,又没钱。”
事实上,他家里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在对他的培养上是不吝啬的。他的父母,我见过一次,开着不知道多少年前的旧车,租着单位补贴的低价房,但没有怨言地一个人做着二三份工作去支持着儿子每月上万甚至有时好几万的开销。而他花钱从来是大手大脚毫不心疼的,所以他身边几乎所有朋友,包括我在刚刚认识他或者跟他并不是很熟的时候,都觉得他是个富二代,在网络上,他也是按着那个路线去营造自己的,每一次别人留言赞美他,说他帅说他厉害有钱的时候,他都会回复一句“谢谢”,然后沾沾自喜地向我炫耀,而每当别人没有像他想象中那样赞美他甚至说些“好像胖了?”之类没有恶意但他就是不爱听的话的时候,他就会在背地里咒骂。
他咒骂的对象不止是网络上的人,有时也会是他看不惯的朋友,甚至是他的母亲。
他的母亲是性情温和的,乐于助人的人,但他总是觉得他的母亲过于乐于助人:“老是要帮这个亲戚那个亲戚,开个补习班就把乡下没用的表哥也叫来,一天到晚待在那里不做事打游戏,还要我妈去做饭,一无是处!又在背后说我妈的坏话,一点都不知道感恩!我妈帮他简直就是犯贱!”
“听起来,他做的事跟你做的事也没什么不一样,你不是做得比他更过份吗?”
“……这不一样,我是我妈亲生的,他不是。”
“就算是亲生的父母,其实到你十八岁之后,对你也就没有抚养的义务了,就算是在你十八岁之前,他们对你的付出也不是理所当然的,请问你今年都几岁了?”
后来我再也没有见过他。后来我发现他身边没有一个真心朋友,所有一开始喜欢他的人交往久了都不愿意再接触他的原因,不是因为他没有能力,不是因为他不优秀也不是因为他不上进,而是因为他觉得很多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包括父母朋友的帮助,包括陌生人对他的赞美跟喜爱,并且他从来没有真正地尊重,感谢过他人对他的支持或者付出。
这样说好像对M并不公平,毕竟他也是一个受过教育的,懂得笑着说“谢谢你啊”的人。
但事实是,当我们在说感谢的时候,更多的并非在谈论那些浮于表面的礼节性的一句“谢谢”,或者一个九十度鞠躬的姿势,而是在表达一种对人对事,对生活对这个世界的发自内心的一份尊重,甚至是一份敬畏之心。
如此皆因在这世间,没有任何一个哪怕再小的帮助,任何一个哪怕再微不足道的支持,是别人该你的,是欠你的,是理所当然的。而一个人再强大***,也不过是一个要吃饭要睡觉会生病会软弱的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在生死,在自然,在这个世界面前,跟千千万万个你觉得比你弱,觉得无足轻重,觉得一无是处的人,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人活着,就总会有麻烦的,欠别人人情的时候。”
“人类是无法,一个人活下去的。”
所以,感谢养育了我十八年的父母,你们在我完全没有独立能力的时候给了我吃住与教育,我知道你们无论如何都是爱我的,我也会一直爱着你们。
感谢十五年前过我第一篇稿子的编辑,那时我刚上初一,每写一篇稿子就四处找报纸杂志投稿,我记得我前前后后给你们报纸投了五六篇稿子,在最后一篇的时候你跟我说你被我的努力感动了,决定登我一篇短文。虽然我知道我写得不够好,虽然那只是一篇几百字的短文,但是是你的肯定给我继续写下去的信心。
感谢每一个审过我稿子给过我建议鼓励过我帮我排过版盯过印刷的所有编辑们,你们老跟我说这些都是你们工作的职责所在,是你们应该做的,但我知道不是的,文化行业这么苦,大家都是带着喜爱跟梦想才能走下来,谢谢。
感谢曾经或者正在支持我的读者,没有你们我什么都不是,甚至会迫于生活压力慢慢放弃自己的梦想,也走不到现在。
感谢曾经爱过的恨过的人,没有你们,我不知道爱是什么,也没有能力去爱。
感谢愿意花时间陪我唠嗑听我诉苦的朋友,没有你们,我可能会憋到内伤。
感谢现在还在一起的愿意跟我共度未来的人,没有你,无论我在物质上拥有多少,都无法发自内心地感觉到幸福。
感谢那些素未谋面的科学家们,让我们活得比古人便利轻松这么多。
半年前刚做完骨髓移植手术的Q跟我说,现在,我感谢能够健康地活着的每一天。
其实,在建筑上走钢丝,是犯法的,菲利普发现,只靠他自己一个人,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这件事。
影片的最后,菲利普在萍水相逢的朋友们的帮助下,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在双子塔上架好了钢丝,在黎明旭日的光下,他小心翼翼地走上去。
“一切都消失了。”
“在那一刻。”
“我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地渺小。”
“我知道这件事在走钢丝的时候,是不能做的,但我还是做了,我低下头,看着下面的观众。”
然后,他在连接双子塔的钢丝上,给他身下拥堵了整个纽约街道的观众,跪了下去。
嗯。最后,没有写在文章里的,是谢谢在我没有写书的这些年里,依然相信着我的人。
写作是一个孤独的旅程,从头到尾。
我始终试图撕开自己的心脏与生活的表象,写我真正想写的东西。
如果没话说,那就干脆不说话。
这些年里,我经历了很多事,也见识了以前从未见过的一些东西。
我想真诚地,把它们告诉你。
小说始终是虚幻的,但是正在写着的我,跟正在读着的你,都是真实的。
愿重新在虚幻的空间里再度相逢的时候,我们依旧能够真诚地相聚。


1楼2020-09-16 11:3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