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为什么早在1月21日就提出抗击疫情中医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武汉战斗80余天的中央指导组专家、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问题。
此时,张伯礼院士总是会自信地回答:西医重视病毒,中医重视证候,只要见到患者,四诊合参,就可以辨证论治了。这是中医药的学科特点,也是优势。”
“请战!中医药承包方舱!”张伯礼与同是中央指导组专家的刘清泉教授写下请战书,以张伯礼为代表的中医药人为抗疫“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医药力量。
由他挂帅的江夏方舱医院从2月14日开舱,至3月10日休舱,26天的时间里总共收治了564个患者。截止到休舱实现了“三个零”:病人零转重、病人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
在江夏方舱医院,张伯礼总是冲在一线。他白天指导会诊,晚上开会、研究治疗方案,细化到具体病例,亲自开方。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不到病房、不接触病人,如何能了解发病规律?”张伯礼穿上写着“老张加油”的防护服,在病房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
由于连轴奋战而引起旧疾胆囊炎复发,不得不接受微创胆囊摘除手术。对此他却以诗抒怀:“抗疫战犹酣,身恙保守难,肝胆相照真,割胆留决断。”张伯礼说:“这回我把胆留在了武汉,更加与武汉市民肝胆相照了!”
谈到在武汉82天最大的感触,张伯礼说:“是个特殊时期的特殊的场景,特殊的任务,特殊的感悟,值得一生去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