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香檀吧 关注:30贴子:2,898

《楹联丛话》 (胜迹·上2) 从“京师陶然亭”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京师陶然亭”起


IP属地:广东1楼2020-09-22 15:19回复
    京师陶然亭,康熙年间水部郎江藻所建,取白香山诗“一醉一陶然”之语为额。百余年来,遂为城南觞咏之地。戴菔塘璐《藤阴杂记》中,载沈东田方伯游陶然亭以楹帖:
    “慧眼光中,开半亩红莲碧沼;
    烟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风。”
    为韵成诗,书壁间。余寻之,不得其处。而联语实未佳。惟有旧联云:
    “窗前绿树分禅榻;
    城外青山到酒杯。”
    亦是常语。窃谓曹慕堂宗丞学闵
    “穿荻小车疑泛艇;
    出林高阁当登山”
    二句脍灸人口,便可移作楹联矣。


    IP属地:广东2楼2020-09-22 15:21
    回复
      京师藤花最著名者,莫如海波寺街之古藤书屋,以朱竹垞旧居而重。其最古而大者,则万善给孤寺东之吕家藤花,有元大德四年刻字,商宝意诗所谓“万善寺旁吕氏宅,满架古藤翠如织。铁干谁镌大德年,模糊辨是元朝植”是也。倪给谏国琏联云;
      “一庭芳草围新绿;
      十亩藤花落古香。”
      今宅屡易主,而藤尚无恙,庭中菊花亦盛。
      杨少白庚联云:
      “万菊充庭秋富贵;
      双藤蔓地古烟霞。”
      《藤阴杂记》云:“座师王文庄公初寓韩家潭,七月二十五日生辰,每于中秋前后张乐,次第宴乙丑同年及门生。其戏台对联最为精切,忆己丑岁则云:
      ‘十七夕彩满蟾宫,赓隔夜霓裳旧曲;
      廿五载班联鹓序,萃当年蓉镜群仙。’
      庚寅岁则云:
      ‘寿宇覃禧,借缑山鹤舞余筹,更谱瑶笙谐凤吹;
      晚香励节,集蓬岛鹓班旧侣,重翻霓羽侑鸾觞。”


      IP属地:广东3楼2020-09-22 15:24
      回复
        又云:“吴文简公襄旧宅赐额兰藻尚存,沈东田方伯及祝茝堂、曹剑亭俱曾居此,相传为吴梅村祭酒故宅,汤西厓少宰亦寓焉。前后皆名流也。有旧联云:
        ‘旁人错比扬雄宅;
        异代应教庾信居。’


        IP属地:广东4楼2020-09-22 15:27
        回复
          孙公园后相传为孙退谷别业,吴白华司空官翰林时,曾赁住。公宴座师王文庄公,戏台联云:
          “地近春明,忆当年甥馆清娱,几听后堂丝竹;
          序先秋禊,幸此日师门暇豫,共陪高阁襜帷。”
          盖宅为茶陵彭大司马维新旧第。公乙丑及第后,于此赘姻。宅后别一第,有林木亭榭,沈云椒侍郎寓焉。有兰韵堂联云:
          “匝地清阴三伏候;
          参天老树百年余。”


          IP属地:广东5楼2020-09-22 15:29
          回复
             孙公园前有梁家园,康熙间,孙退谷、龚芝麓皆宴集其中。当时引凉水河入园中,亭台花木,一时称盛。今则殊无可观。李雨村调元寓焉,尝筑看云楼,联云:
            “槛外远山排闼绕;
            楼前积水当湖看。”   


            IP属地:广东6楼2020-09-22 15:31
            回复
              赵瓯北《檐曝杂记》云:“金鳌玉蝀桥新修成,桥柱须镌联句,在枢直拟句云:
              ‘玉宇琼楼天尺五;
              方壶员峤水中央。’
              自以为写此处光景甚切合。汪文端公为改‘尺五’作‘上下’二字,乃益觉生动也。”
              ‘玉宇琼楼天上下;
              方壶员峤水中央。’


              IP属地:广东7楼2020-09-22 15:33
              回复
                通州河楼正俯运渠,景极雄旷。程玉樵廉访德润联云:
                “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IP属地:广东8楼2020-09-22 15:37
                回复
                  正定府龙兴寺中有准提庵,梁蕉林清标题联云:
                  “月上斗圆光,示教禅心兼法味;
                  风吹清梵乐,归诚景福应真言。”


                  IP属地:广东9楼2020-09-22 15:38
                  回复
                    又题东院联云:
                    “为定慧,为声闻,布金地于祗园,六通朗彻;
                    或净名,或缘觉,转法伦于鹿苑,五蕴圆明。”
                    伦=轮


                    IP属地:广东10楼2020-09-22 15:39
                    回复
                      又李致斋基和题雨花堂联云:
                      “云笼夜月原无碍;
                      鸟宿秋林亦放参。”


                      IP属地:广东11楼2020-09-22 15:39
                      回复
                        阮芸台先生题杭州府贡院一联云:
                        “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
                        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为时传诵。
                        又衡州府石鼓书院中有净绿阁,阁中有韩文公“绿净不可唾”一诗,为张南轩先生所书。阮先生制联云:
                        “此真净绿唾不可;
                        我实薄才歌奈何。”


                        IP属地:广东12楼2020-09-22 15:42
                        回复
                          西湖飞来峰,相传晋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山,叹曰:“此是中天竺灵鹫之小峰,不知何年飞来。”因以为名。又不知何时,于峰洞中多镌佛像以镇,虑复飞去,则更荒唐。峰下即冷泉亭,亭扁旧传为董香光所题。据《西湖游览志》,“冷泉”二字为白乐天书,苏子瞻续书“亭”字,今皆不可考矣。惟董香光联云: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彼教中机锋语也。又有书王右丞“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句者,亦雅切。至《七修类稿》中又载一联云:
                          “飞峰一动不如一静;
                          念佛求人不如求己。”
                          则钝相矣。


                          IP属地:广东13楼2020-09-22 15:47
                          回复
                            灵隐寺山门有赵松雪一联云: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今《西湖志》不载。


                            IP属地:广东14楼2020-09-22 15:49
                            回复
                              西湖向无苏公专祠,秦小岘观察始创建之。落成后,阮芸台先生书楹帖云:
                              “欲共水仙荐秋菊;
                              长留学士住西湖。”
                              注云:“宋时杭人呼公为学士,不称姓。今犹然。”
                              华秋槎瑞璜又集公诗为联云:
                              “泥上偶然留指爪;
                              故乡无此好湖山。”
                              先生又摹公手书“读书楼”三字为额。


                              IP属地:广东15楼2020-09-22 15: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