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咱就发展自己的吧,别再跟日本比了,根本就不是一档次!
这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从诸多指标看,中日两国的差距依然十分悬殊,在许多方面中国要赶上日本,不仅非常遥远而且困难重重。 乎。
在我的经济学同行中,甚至也出现了高看中国轻看日本的倾向。有段时间,北京盛传着一个笑话,说将来全球只要有三个经济学家就够了,一个懂美国经济,一个懂欧洲经济,还有一个懂中国经济的。至于日本,回答是轻蔑的一笑:日本,哈哈,日本可以不用管它了!这实在是无稽之谈。
中国正在快速崛起。这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从诸多指标看,中日两国的差距依然十分悬殊,在许多方面中国要赶上日本,不仅非常遥远而且困难重重。中日两国的差距,中国真正的状况值得国人警省,而不能再陷于自欺欺人的幻觉之中不可自拨。
让我们先来看基本数据。中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7. 8万平方公里,人口1. 3亿。中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从版图和人口数量而言,中国的确是大中国,日本的确是小日本。
但是,两国的经济总量却掉了个个。2003年,按世界银行2004年《全球发展指标》统计,中国的GDP 116898亿人民币,合美元1.4万亿美元,屈居全球第七位。日本的GDP 却高达4.3万亿美元,傲列全球第二。小日本是大中国的3倍。 以汇率折算的经济总量比较中难免有误差的成分。然而,改以购买力平价或真实比价计算,大多数的统计结果表明,中日之间经济总量仍相差1- 2倍。
中国近年来崛起的步伐不算慢。然而,在战后的第一个4/1世纪,日本即轻松成为全球第二号发达国家。而中国,尽管经历了过去20多年有史以来最快的增长,GDP 总量仍在全球排第六、第七的位置,并且以诸多指标衡量,根本不可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日本的经济实力既表现在国内,也表现在海外。中国近年来以引进外资多多为傲,然而日本却是全世界最大的债权国。2000年底,日本的海外总资产达到3. 2万亿美元,相当于2003年中国全部GDP 的2. 3倍,其制造业在海外的销售总额为1. 3万多亿美元,与中国的GDP 相当(唐淳风,2001)。如此强大的一个隐形的“海外日本”,足令开放了20年如今才雄心百倍,喊着口号,迈着步伐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汗颜!
经济结构比较:1999年,日本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是2:36:62,早已是明显的“后工业社会”。1975年,日本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率首次超过50% ,标志着日本早在70年代就逐步进入了服务业为中心的“后工业化”时代。相比之下,2003年,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是14. 7: 53: 32.3,中国甚至没有完成前工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过渡。
按国家统计局的工业化定义,一个国家工业化全部实现的标志:一是农业产值在15% 以下,这条线中国可以说刚刚跨过;二是农业就业在20% 以下,中国目前仍高达50% ,可以说还远远不够线;三是城镇人口比重须在60% 以上,中国目前大概只有40% ,亦有很远的距离。
日本的城市化水平是多少呢?1950年日本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8% ,大概与今天的中国相当,而今天的日本人大部分都居住在城市。
2003年,中国重工业增长超过轻工业4个百分点,重工业的投资开始进入旺盛期。举国上下为中国经济进入“重化工业”阶段欢欣鼓舞不已。然而,中国人很少知道,早在1955年日本就进入到了重化工业的高度加工阶段,并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经济过渡。仅从工业结构上看,中国大约只相当于日本40年前的水平。
中国目前的增长动力主要是来自于“世界工厂”的牵引。据笔者的测算,2003年中国工业增长对GDP 的贡献高达63%。然而,从制造业总量看,2003年日本是9111亿美元,中国为3825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2. 4倍。显然,中国远称不上“世界工厂”,日本却是名符其实的国际制造业中心。
这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从诸多指标看,中日两国的差距依然十分悬殊,在许多方面中国要赶上日本,不仅非常遥远而且困难重重。 乎。
在我的经济学同行中,甚至也出现了高看中国轻看日本的倾向。有段时间,北京盛传着一个笑话,说将来全球只要有三个经济学家就够了,一个懂美国经济,一个懂欧洲经济,还有一个懂中国经济的。至于日本,回答是轻蔑的一笑:日本,哈哈,日本可以不用管它了!这实在是无稽之谈。
中国正在快速崛起。这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从诸多指标看,中日两国的差距依然十分悬殊,在许多方面中国要赶上日本,不仅非常遥远而且困难重重。中日两国的差距,中国真正的状况值得国人警省,而不能再陷于自欺欺人的幻觉之中不可自拨。
让我们先来看基本数据。中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7. 8万平方公里,人口1. 3亿。中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从版图和人口数量而言,中国的确是大中国,日本的确是小日本。
但是,两国的经济总量却掉了个个。2003年,按世界银行2004年《全球发展指标》统计,中国的GDP 116898亿人民币,合美元1.4万亿美元,屈居全球第七位。日本的GDP 却高达4.3万亿美元,傲列全球第二。小日本是大中国的3倍。 以汇率折算的经济总量比较中难免有误差的成分。然而,改以购买力平价或真实比价计算,大多数的统计结果表明,中日之间经济总量仍相差1- 2倍。
中国近年来崛起的步伐不算慢。然而,在战后的第一个4/1世纪,日本即轻松成为全球第二号发达国家。而中国,尽管经历了过去20多年有史以来最快的增长,GDP 总量仍在全球排第六、第七的位置,并且以诸多指标衡量,根本不可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日本的经济实力既表现在国内,也表现在海外。中国近年来以引进外资多多为傲,然而日本却是全世界最大的债权国。2000年底,日本的海外总资产达到3. 2万亿美元,相当于2003年中国全部GDP 的2. 3倍,其制造业在海外的销售总额为1. 3万多亿美元,与中国的GDP 相当(唐淳风,2001)。如此强大的一个隐形的“海外日本”,足令开放了20年如今才雄心百倍,喊着口号,迈着步伐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汗颜!
经济结构比较:1999年,日本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是2:36:62,早已是明显的“后工业社会”。1975年,日本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率首次超过50% ,标志着日本早在70年代就逐步进入了服务业为中心的“后工业化”时代。相比之下,2003年,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是14. 7: 53: 32.3,中国甚至没有完成前工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过渡。
按国家统计局的工业化定义,一个国家工业化全部实现的标志:一是农业产值在15% 以下,这条线中国可以说刚刚跨过;二是农业就业在20% 以下,中国目前仍高达50% ,可以说还远远不够线;三是城镇人口比重须在60% 以上,中国目前大概只有40% ,亦有很远的距离。
日本的城市化水平是多少呢?1950年日本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38% ,大概与今天的中国相当,而今天的日本人大部分都居住在城市。
2003年,中国重工业增长超过轻工业4个百分点,重工业的投资开始进入旺盛期。举国上下为中国经济进入“重化工业”阶段欢欣鼓舞不已。然而,中国人很少知道,早在1955年日本就进入到了重化工业的高度加工阶段,并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经济过渡。仅从工业结构上看,中国大约只相当于日本40年前的水平。
中国目前的增长动力主要是来自于“世界工厂”的牵引。据笔者的测算,2003年中国工业增长对GDP 的贡献高达63%。然而,从制造业总量看,2003年日本是9111亿美元,中国为3825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2. 4倍。显然,中国远称不上“世界工厂”,日本却是名符其实的国际制造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