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吧 关注:1,210贴子:3,518
  • 9回复贴,共1

怎样才能学好中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医的学习不应仅限于书籍和经验,更应尝试从天人合一的根本层面,从古医达到的神望知之的层面,从心静凝思就能辨别气血脉脏实际情况的层面来学习,那才是中医高于西医的根本所在。
否则,穷极人的认知思维的层面,是永远无法理解中医的精髓。


1楼2020-10-27 16:38回复
    如今,中医境况浮沉,不仅医师还有中药材都不停遭人诟病,不为人所深信,很大的一个原因是脱离天人合一的高度,降低到只从人的角度医人,可能有时还不如西医好用。
    所以,也真心希望所有致力于学习中医的人能够放开认知,从天地规律乃至中医之道的层面领略更高的智慧。


    2楼2020-10-27 16:39
    收起回复
      学医需修心。心净明澈,则病源自现于胸中,药方自跃于脑中。
      如今世态糟糟,心一旦蒙尘,只流于派系之争、寒热之辨,反丢了根本。
      不论什么新的名称病,根源都在五脏六腑,只要找准病机,再有能力调动起药气,就能药到病除。
      这种神望知病和调动药气的能力,才是中医治病的根本所在,并非在各大学院读书数年即可达到,而是需要提高自身修为才行。


      3楼2020-10-27 16:39
      回复
        好的老师不仅是医师,更是天地之间的医道规律。中医的精髓在于天人合一的思想。
        如今传统文化发展断层后,辨病开药只在“人”的角度,而摒弃了“天”的部分,终究达不到中医本应有的高度。
        西医医师可以大批量培养复制,中医大夫却不能,辨病开方的度和量是微妙且人人不同的,只能从心有灵慧和神望知之的层次分辨清楚。而目前大部分医师只是技工,已经没有这份能力了,所以才被人诟病中医不如西医。
        真想习得这份能力,还需要提高自身修为才行。有了修为就有了悟性,看书如入宝藏,上手如有神助。
        若有人愿诚心学习和研究,不妨留个邮*箱,联系参考。


        4楼2020-10-27 16:39
        回复
          老师你好!我是在网上自学了倪海厦老师的,我妈妈类风湿性关节炎,手指头都变形,用了乌头桂枝汤一直没有感到效果,一直怀疑自己没有买到真正的“生乌头”,老师能否分享一下你的见解?谢谢!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5-09 07:54
          收起回复
            支持一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5-10 08:40
            回复
              楼主说的很对,但是人生苦短,能不能给个榜样让后学见识见识你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这样我们也好有个奔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9-04 01:1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