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性
49.人有三性,一天性、二禀性、三习性。
天性是纯善无恶的,孟子说的性善,正是指的天性;
人赋的性是禀性,禀性是纯恶无善的,荀子主张的性恶,正是指的禀性;
後天的性叫习性,习性是可善可恶的,“近朱则赤,近墨则黑”,
告子说的性“可东可西”,正是指的习性。
50.以天性用事的会找人好处,以禀性当家的准看人不对。这叫什麼性,招什麼事。
51.天性有源,禀性有根。前生的习性,就是今生的禀性。
能化去禀性(愁、恨、怨、恼、烦),天性就圆满了。
不能化的,一触即发,像被鬼迷住了似的,所以叫做“五鬼”,闹得家宅不安。
又叫做“五毒”,令人害病死亡。它的根最深,不易拔除。
人若是降伏不住它,就难当好人。
佛说:“业力随身,必至妄动无明”,难以成道。
52.习性是物欲所绕,禀性是人间的烦恼。
能在道德场中尽义务,身界算是脱出去了。
会当人的,脱出了心界。禀性化尽,才脱出了性界。
不然怎能“超出三界外”呢?
53.神足即是德,神足就乐,乐就可以化禀性。脾气化尽,因果自了。
54.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

49.人有三性,一天性、二禀性、三习性。
天性是纯善无恶的,孟子说的性善,正是指的天性;
人赋的性是禀性,禀性是纯恶无善的,荀子主张的性恶,正是指的禀性;
後天的性叫习性,习性是可善可恶的,“近朱则赤,近墨则黑”,
告子说的性“可东可西”,正是指的习性。
50.以天性用事的会找人好处,以禀性当家的准看人不对。这叫什麼性,招什麼事。
51.天性有源,禀性有根。前生的习性,就是今生的禀性。
能化去禀性(愁、恨、怨、恼、烦),天性就圆满了。
不能化的,一触即发,像被鬼迷住了似的,所以叫做“五鬼”,闹得家宅不安。
又叫做“五毒”,令人害病死亡。它的根最深,不易拔除。
人若是降伏不住它,就难当好人。
佛说:“业力随身,必至妄动无明”,难以成道。
52.习性是物欲所绕,禀性是人间的烦恼。
能在道德场中尽义务,身界算是脱出去了。
会当人的,脱出了心界。禀性化尽,才脱出了性界。
不然怎能“超出三界外”呢?
53.神足即是德,神足就乐,乐就可以化禀性。脾气化尽,因果自了。
54.去习性、化禀性、圆满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