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事读读当年红色经典《敌后武工队》,作为吃货对其中描写的日常饮食发生了兴趣,没事归纳一下玩:
1、老百姓的日常吃食:何殿福的老婆匆匆跑了出去,转回头,拿进几个焦黄的玉米饼子和湿漉漉的腌蒜:“大兄弟,不吃饭,揣上两个饼子道上吃。”说着就朝他怀里掖。
2、老百姓庆祝时的吃食:他们老二家,偏巧添了个七斤半沉的胖小子。当时,可把韦长庚乐颠了,揣上平常舍不得喝的一瓶二锅头,三步两蹿地走进西王庄,找见年轻时一起拉锄把子、说话投缘分的赵河套,煎了几个鸡蛋,分坐在炕桌两边,连三盅地对喝起来。
3、部队艰苦时期的饮食:1939年冀中发大水。第二年,普遍闹春荒,家家没有隔宿米,户户没有当天粮;麦苗、麸子搅苦里①,这是上好的饭;榆钱、谷糠熬野菜粥,这是可口的美食。赶上鬼子春季大扫荡,他从保定工作回来,没容吃饭,揣上个麸饼子连夜去博野白塔,……1941年又一次负伤,去山里休养。7月间,赶上了敌人秋季大扫荡,他住的那医院转移到涞源的黑山口,后来被敌人逼得上了白石山。白石山是晋察冀边区有名的大山。人们常念叨:“青虚山,高又高,赶不上白石山的半截腰。”在白石山上看飞机都得低下头来。山高缺水没粮吃,渴得人们嗓子直冒烟,饿得肚子直叫唤。白天暴日晒,夜晚山风吹,三天、五天、七天、十天……半个月过去了,人们只能在拂晓吸吮那草叶上的露珠;天明,找点山蒜充饥。轻伤号慢慢地躺倒了,重伤员再也不能动弹了,人们加渴带饿,瘦得剩下一把干骨头。1942年,“五一”大扫荡时,敌人从沧石路畔把他追赶到滹沱河边,从平大公路①又撵他到了束鹿、晋县。部队一天打三仗,三天吃不上一顿饭。从麦熟坚持到秋后才过路回到山区,偏赶上山区又是个大馑年,再加上鬼子实行经济封锁,推广“强化治安”,群众没粮吃,军队粮食供应发生了恐慌。牲口饲料当军粮,一天两餐黑豆,红高粱饼子泡盐水,吃得人们肠胃出了毛病,他也拉了半个多月的痢疾。不论多么硬的汉子,五天不吃饭,就得饿眍瞜眼,见块糠饼子也馋得流口水,拿起来吃觉得比蜜甜。魏强尝过这种挨饿的滋味,他知道挨饿是个什么味道。
4、部队平常时的饮食:贾正就咸菜吃着干焦不白的发面饼,每咽一口,就端起水罐子喝口凉水,喝完了还接着吃,吃得是那么香甜有味
5、百姓对部队的慰问品:李洛玉说着从筐头里提出两只猪大腿。“我要学曹操的大将典韦,唱一出《战宛城》!铿锵锵!铿锵锵!……”他两手舞动着两只猪大腿……他咧着嘴把两个筐子轻轻地并撂在一起,……贾正小心地掀开谷草一瞧,里边都是粉红皮的和白皮的大鸡蛋……“吃饭吧。今天伙食大改善,又有猪肉又有蛋。”贾正张着大嘴,双手端着炖得红头花色、打鼻香的一白瓷盔子稀扒扒软的肘子走进屋……两手端着三碗二米饭①走近炕桌的李东山说……人们都大筷子地夹猪肉,大口地吞着饭,吃的真香甜!真痛快!
6、武工队化装鬼子进城下饭馆:辛凤鸣深怕话一多说漏了馅,装作内行地要起酒和菜:“你送一瓶葡萄酒,再来一瓶白兰地,这菜呢?”他眨眨眼睛想了想,确实他不知道要什么菜好。因为在城里下饭馆,在他和其他的人说来,长这么大还是头一遭。他摘掉呢帽,搔搔头皮,记得在家里常听老人们念叨:“到饭馆里吃饭,好吃不贵就是木樨肉。”张嘴就要:“你弄个木樨肉来!再切一盘熏猪肉,一盘肠子,要快!”……四个人,真像四个下馆子的大皇军,又吃又喝地闹腾开。别看都装疯卖傻的大口吃菜,大杯灌酒,谁也是菜多吃,酒少喝;酒洒得多,喝到肚里去的少。两瓶子酒,眨眼糟踏得都剩个瓶子底。
PS:皇军下馆子要菜光要木樨肉,熏猪肉,肠子----会不会泄出土八路没见过世面的底啊?
7、补充伪军军官,酒鬼王一瓶的饮食(感谢网友NCC1701D 的提醒),另外,从文中的叙述来看,王一瓶是个一晚上喝两瓶白酒没咋的,第二天口对口再灌一瓶白酒一点不耽误办事的的家伙,这位堪称酒豪了:
第二天,洛玉穿得干干净净,左手提上一瓶衡水酒,右手托着一个蒲包——里面是一只烧鸡和些熏鸡蛋,...,自己大摇大摆地走进据点里。
大冉村警备队的小队长绰号叫王一瓶,山东人,三十来岁,个儿不高,嗓门挺洪亮,是个见酒如命的人。他常说:“只要有酒灌,三天不吃饭!”... 洛玉嘴里“王队长,王队长”地叫着,身子刚钻进屋,就叫一股子呛人的酒气顶得倒退了两三步。他朝屋里一瞅,首先看到的是一只细长脖的空瓶子蹲在桌子上;另一只空瓶子在桌上横躺着。四个碟子:一碟灌肠,一碟快吃完的熏肉,一碟炒鸡蛋只剩一丁点了,一碟粉皮拌黄瓜,还有一点酱油汤。“我当谁呢,闹半天是你!”王一瓶敞着怀走进来,一眼望到洛玉手里的一瓶酒,咧起快要暴皮的大嘴唇,笑了。“可不是我。这两天过八路,也没工夫来看你。前十天有个亲戚上衡水,我知道队长喜欢喝两口,特地托他给你捎了两瓶老白干!”洛玉说着将酒递到王一瓶的面前。王一瓶接过来,在桌子角上磕掉铁皮盖,扬脖咕嘟闹了一大口,接着咧嘴问:“那一瓶呢?”
“别提啦,大前天过八里庄,让皇军给‘新交’去啦!”洛玉像真有那么回事地说。
“****祖奶奶!”王一瓶满脸不高兴地骂了句,随后,又嘴对嘴地灌了一大口,回手给洛玉搬了个杌凳。“我的好朋友,你坐下。”他把洛玉按在座位上,一伸手将碟里仅剩的一点鸡蛋抓起来,飞快地填进嘴里。
“卡去就卡去吧,以后再托人给你捎。”洛玉身子落了座,解开蒲包,拿出烧鸡来,添油拨灯地说:“吃吧,这也是从正定府捎来的,味道不比马家老鸡铺的赖!就是让皇军也卡了一只去。皇军嘛……”
“皇军?**!我就不听那一套。前天,一撮毛叫我去增援,我就没听,他咬我的球啦!”王一瓶攥住酒瓶子,军装扣子没系,两腿叉立在桌子跟前,啃着鸡大腿,喝着烧酒,嗷嗷的发起狂来。
...。
“你出去告诉民夫们,麦子不割啦,树也不伐啦,坟不平啦,坑不填啦,都回家!”王一瓶喝一口说一句地下着命令...王一瓶神色坦然地又撕下鸡胸脯上的一大块白丝丝肉,朝着嘴里填去。
“咳呀,这可太好啦!要是咱这条路上都修下你这样好心的队长,老百姓还不乐得烧高香?”... “这个,等我把这瓶子酒喝干,一个电话给我哥哥就办了。”王一瓶一口两口连三口地喝起来。一只烧鸡送下肚,一瓶酒喝个光,空酒瓶子朝桌上一顿,领着李洛玉朝电话室走去。
鬼子割麦子伐树的计划,让一瓶子酒、一只鸡就完完全全给破坏了。
图片源自网络。

1、老百姓的日常吃食:何殿福的老婆匆匆跑了出去,转回头,拿进几个焦黄的玉米饼子和湿漉漉的腌蒜:“大兄弟,不吃饭,揣上两个饼子道上吃。”说着就朝他怀里掖。
2、老百姓庆祝时的吃食:他们老二家,偏巧添了个七斤半沉的胖小子。当时,可把韦长庚乐颠了,揣上平常舍不得喝的一瓶二锅头,三步两蹿地走进西王庄,找见年轻时一起拉锄把子、说话投缘分的赵河套,煎了几个鸡蛋,分坐在炕桌两边,连三盅地对喝起来。
3、部队艰苦时期的饮食:1939年冀中发大水。第二年,普遍闹春荒,家家没有隔宿米,户户没有当天粮;麦苗、麸子搅苦里①,这是上好的饭;榆钱、谷糠熬野菜粥,这是可口的美食。赶上鬼子春季大扫荡,他从保定工作回来,没容吃饭,揣上个麸饼子连夜去博野白塔,……1941年又一次负伤,去山里休养。7月间,赶上了敌人秋季大扫荡,他住的那医院转移到涞源的黑山口,后来被敌人逼得上了白石山。白石山是晋察冀边区有名的大山。人们常念叨:“青虚山,高又高,赶不上白石山的半截腰。”在白石山上看飞机都得低下头来。山高缺水没粮吃,渴得人们嗓子直冒烟,饿得肚子直叫唤。白天暴日晒,夜晚山风吹,三天、五天、七天、十天……半个月过去了,人们只能在拂晓吸吮那草叶上的露珠;天明,找点山蒜充饥。轻伤号慢慢地躺倒了,重伤员再也不能动弹了,人们加渴带饿,瘦得剩下一把干骨头。1942年,“五一”大扫荡时,敌人从沧石路畔把他追赶到滹沱河边,从平大公路①又撵他到了束鹿、晋县。部队一天打三仗,三天吃不上一顿饭。从麦熟坚持到秋后才过路回到山区,偏赶上山区又是个大馑年,再加上鬼子实行经济封锁,推广“强化治安”,群众没粮吃,军队粮食供应发生了恐慌。牲口饲料当军粮,一天两餐黑豆,红高粱饼子泡盐水,吃得人们肠胃出了毛病,他也拉了半个多月的痢疾。不论多么硬的汉子,五天不吃饭,就得饿眍瞜眼,见块糠饼子也馋得流口水,拿起来吃觉得比蜜甜。魏强尝过这种挨饿的滋味,他知道挨饿是个什么味道。
4、部队平常时的饮食:贾正就咸菜吃着干焦不白的发面饼,每咽一口,就端起水罐子喝口凉水,喝完了还接着吃,吃得是那么香甜有味
5、百姓对部队的慰问品:李洛玉说着从筐头里提出两只猪大腿。“我要学曹操的大将典韦,唱一出《战宛城》!铿锵锵!铿锵锵!……”他两手舞动着两只猪大腿……他咧着嘴把两个筐子轻轻地并撂在一起,……贾正小心地掀开谷草一瞧,里边都是粉红皮的和白皮的大鸡蛋……“吃饭吧。今天伙食大改善,又有猪肉又有蛋。”贾正张着大嘴,双手端着炖得红头花色、打鼻香的一白瓷盔子稀扒扒软的肘子走进屋……两手端着三碗二米饭①走近炕桌的李东山说……人们都大筷子地夹猪肉,大口地吞着饭,吃的真香甜!真痛快!
6、武工队化装鬼子进城下饭馆:辛凤鸣深怕话一多说漏了馅,装作内行地要起酒和菜:“你送一瓶葡萄酒,再来一瓶白兰地,这菜呢?”他眨眨眼睛想了想,确实他不知道要什么菜好。因为在城里下饭馆,在他和其他的人说来,长这么大还是头一遭。他摘掉呢帽,搔搔头皮,记得在家里常听老人们念叨:“到饭馆里吃饭,好吃不贵就是木樨肉。”张嘴就要:“你弄个木樨肉来!再切一盘熏猪肉,一盘肠子,要快!”……四个人,真像四个下馆子的大皇军,又吃又喝地闹腾开。别看都装疯卖傻的大口吃菜,大杯灌酒,谁也是菜多吃,酒少喝;酒洒得多,喝到肚里去的少。两瓶子酒,眨眼糟踏得都剩个瓶子底。
PS:皇军下馆子要菜光要木樨肉,熏猪肉,肠子----会不会泄出土八路没见过世面的底啊?
7、补充伪军军官,酒鬼王一瓶的饮食(感谢网友NCC1701D 的提醒),另外,从文中的叙述来看,王一瓶是个一晚上喝两瓶白酒没咋的,第二天口对口再灌一瓶白酒一点不耽误办事的的家伙,这位堪称酒豪了:
第二天,洛玉穿得干干净净,左手提上一瓶衡水酒,右手托着一个蒲包——里面是一只烧鸡和些熏鸡蛋,...,自己大摇大摆地走进据点里。
大冉村警备队的小队长绰号叫王一瓶,山东人,三十来岁,个儿不高,嗓门挺洪亮,是个见酒如命的人。他常说:“只要有酒灌,三天不吃饭!”... 洛玉嘴里“王队长,王队长”地叫着,身子刚钻进屋,就叫一股子呛人的酒气顶得倒退了两三步。他朝屋里一瞅,首先看到的是一只细长脖的空瓶子蹲在桌子上;另一只空瓶子在桌上横躺着。四个碟子:一碟灌肠,一碟快吃完的熏肉,一碟炒鸡蛋只剩一丁点了,一碟粉皮拌黄瓜,还有一点酱油汤。“我当谁呢,闹半天是你!”王一瓶敞着怀走进来,一眼望到洛玉手里的一瓶酒,咧起快要暴皮的大嘴唇,笑了。“可不是我。这两天过八路,也没工夫来看你。前十天有个亲戚上衡水,我知道队长喜欢喝两口,特地托他给你捎了两瓶老白干!”洛玉说着将酒递到王一瓶的面前。王一瓶接过来,在桌子角上磕掉铁皮盖,扬脖咕嘟闹了一大口,接着咧嘴问:“那一瓶呢?”
“别提啦,大前天过八里庄,让皇军给‘新交’去啦!”洛玉像真有那么回事地说。
“****祖奶奶!”王一瓶满脸不高兴地骂了句,随后,又嘴对嘴地灌了一大口,回手给洛玉搬了个杌凳。“我的好朋友,你坐下。”他把洛玉按在座位上,一伸手将碟里仅剩的一点鸡蛋抓起来,飞快地填进嘴里。
“卡去就卡去吧,以后再托人给你捎。”洛玉身子落了座,解开蒲包,拿出烧鸡来,添油拨灯地说:“吃吧,这也是从正定府捎来的,味道不比马家老鸡铺的赖!就是让皇军也卡了一只去。皇军嘛……”
“皇军?**!我就不听那一套。前天,一撮毛叫我去增援,我就没听,他咬我的球啦!”王一瓶攥住酒瓶子,军装扣子没系,两腿叉立在桌子跟前,啃着鸡大腿,喝着烧酒,嗷嗷的发起狂来。
...。
“你出去告诉民夫们,麦子不割啦,树也不伐啦,坟不平啦,坑不填啦,都回家!”王一瓶喝一口说一句地下着命令...王一瓶神色坦然地又撕下鸡胸脯上的一大块白丝丝肉,朝着嘴里填去。
“咳呀,这可太好啦!要是咱这条路上都修下你这样好心的队长,老百姓还不乐得烧高香?”... “这个,等我把这瓶子酒喝干,一个电话给我哥哥就办了。”王一瓶一口两口连三口地喝起来。一只烧鸡送下肚,一瓶酒喝个光,空酒瓶子朝桌上一顿,领着李洛玉朝电话室走去。
鬼子割麦子伐树的计划,让一瓶子酒、一只鸡就完完全全给破坏了。
图片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