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央行在北京召开重点房企座谈会,此前引发猜测的“三道红线”新规终成事实。
所谓“房地产三道红线”指的是:
其一、房企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
其二、房企的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
其三、房企的“现金短债比”小于1 。
根据“踩线”情况,房企将被划分为红、橙、黄、绿四档,所在档位将直接影响房企的融资额度。
一方面,“踩线”企业众多。以2020年中期数据为准,220家A股、港股、美股上市房企中,“踩线”房企多达七成;另一方面,融资作为土地以外,房企的另一条生命线,在房企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1年1月1日起,“三条红线”融资新规将在房地产全行业全面推行。也就是说,留给房企的“亡羊补牢”时间仅剩十来天。
可以肯定的是,“三道红线”的“落地”倒计时,将倒逼房企们进行一场降负债“大战”。“三道红线”监管之下,要继续靠以往的借新还旧来解决流动性压力的操作空间受到限制,因此房企除了加大股权融资、表外融资和联合开发、引战战投等方式之外,就只能采取加快销售回款的方式和相对压缩资本性开支来缓解现金流压力。前者靠的是加快推盘和加大促销力度;后者靠的是减少或减缓拿地。这将会成为高负债房企未来的一个代表性趋势。
“三道红线” 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势必将对行业引起重大变革。而无论是抓回款、促销售;还是加快推盘、减少拿地,房企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把杠杆降下来,不“踩线”或者少“踩线”,避免被融资“镣铐”卡住喉咙。
距离2021年1月1日,“三道红线”的正式实施还有112天。倒计时清零前,多少房企能够成功摆脱“踩线”命运?又有多少企业将在这次新规之下被彻底洗牌出局?企业真正要做出大调整的时候到了,不论你是头部、腰部还是尾部企业,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再像过往一般“任性而为”,杠杆必然是要降到合理水平,整个行业和企业才能够走得更远、走得更健康。

所谓“房地产三道红线”指的是:
其一、房企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不得大于70%;
其二、房企的净负债率不得大于100%;
其三、房企的“现金短债比”小于1 。
根据“踩线”情况,房企将被划分为红、橙、黄、绿四档,所在档位将直接影响房企的融资额度。
一方面,“踩线”企业众多。以2020年中期数据为准,220家A股、港股、美股上市房企中,“踩线”房企多达七成;另一方面,融资作为土地以外,房企的另一条生命线,在房企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1年1月1日起,“三条红线”融资新规将在房地产全行业全面推行。也就是说,留给房企的“亡羊补牢”时间仅剩十来天。
可以肯定的是,“三道红线”的“落地”倒计时,将倒逼房企们进行一场降负债“大战”。“三道红线”监管之下,要继续靠以往的借新还旧来解决流动性压力的操作空间受到限制,因此房企除了加大股权融资、表外融资和联合开发、引战战投等方式之外,就只能采取加快销售回款的方式和相对压缩资本性开支来缓解现金流压力。前者靠的是加快推盘和加大促销力度;后者靠的是减少或减缓拿地。这将会成为高负债房企未来的一个代表性趋势。
“三道红线” 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势必将对行业引起重大变革。而无论是抓回款、促销售;还是加快推盘、减少拿地,房企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把杠杆降下来,不“踩线”或者少“踩线”,避免被融资“镣铐”卡住喉咙。
距离2021年1月1日,“三道红线”的正式实施还有112天。倒计时清零前,多少房企能够成功摆脱“踩线”命运?又有多少企业将在这次新规之下被彻底洗牌出局?企业真正要做出大调整的时候到了,不论你是头部、腰部还是尾部企业,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再像过往一般“任性而为”,杠杆必然是要降到合理水平,整个行业和企业才能够走得更远、走得更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