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肾炎肾盂肾炎...吧 关注:157贴子:20,008

分享: 原贴已被屏蔽或删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草药招得来留得住

原贴已被屏蔽或删除。

来自:tieba.baidu.com/p/7168413742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2-26 12:40回复
    归来的兔子、Singing_alwys、eric049188.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国家药监局: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推动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制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2-26 12:45
    回复
      12月2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消息,国家药监局出台《国家药监局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全面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坚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推动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制,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符合中药特点的审评审批体系;注重整体观和中医药原创思维;强化中药质量安全监管,推进中药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12-26 12:46
      回复
        二、促进中药守正创新
        (一)坚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重视根据中医药临床治疗特点和实际评估临床价值,注重满足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制定中药新药临床价值评估技术指导原则。建立与中药临床定位相适应、体现其作用特点和优势的疗效评价标准。鼓励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疗效评价。探索引入真实世界证据用于支持中药新药注册上市。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12-26 12:48
        回复
          (二)推动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制。明确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制有关技术要求,促进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发,推进古代经典名方向新药转化。会同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组织研究、制定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意见。建立与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特点相适应的审评模式,成立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专家审评委员会,实施简化审批。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12-26 12:48
          回复
            (三)促进中药创新发展。探索引入新工具、新方法、新技术、新标准用于中药疗效评价。推动开展多区域临床试验规范性研究能力与体系建设,促进中药临床研究质量整体提升。发挥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传承创新发展“孵化器”作用,鼓励医疗机构制剂向中药新药转化。支持以病证结合、专病专药或证候类中药等多种方式开展中药新药研制。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12-26 12:49
            回复
              (四)鼓励二次开发。制定中药改良型新药研究相关技术要求,支持运用符合产品特点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体现临床应用优势和特点的新剂型改进已上市中药品种。支持同名同方药的研制,促进已上市中药同品种的质量竞争。优化已上市中药变更相关技术要求。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12-26 12:49
              回复
                (五)加强中药安全性研究。引导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主动开展中药上市后研究和上市后评价。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和标准体系,建立以中医临床为导向的中药安全性分类分级评价策略。加大对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名老中医验方、医疗机构制剂等具有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安全性评价技术标准的研究。根据药物组方、人用经验、制备工艺、用法用量、功能主治特点等,在临床试验期间或上市后,开展各阶段相应的非临床和临床安全性研究。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12-26 12:50
                回复
                  三、健全符合中药特点的审评审批体系
                  (六)改革中药注册分类。尊重中医药特点,遵循中药研制规律,将“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药品基本要求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特点有机结合。根据中药注册产品特性、创新程度和研制实践情况,改革中药注册分类,不再仅以物质基础作为划分注册类别的依据,开辟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注册申报路径。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12-26 12:50
                  回复
                    (七)构建“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进一步重视人用经验对中药安全性、有效性的支持作用,按照中药特点、研发规律和实际,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加强对人用经验的规范收集整理,规范申报资料要求。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12-26 12:51
                    回复
                      (八)改革完善中药审评审批制度。对临床定位清晰且具有明显临床价值,用于重大疾病、罕见病防治、临床急需而市场短缺、或属于儿童用药的中药新药申请实行优先审评审批。对治疗严重危及生命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疾病以及国务院卫生健康或中医药主管部门认定为急需的中药,药物临床试验已有数据或高质量中药人用经验证据显示疗效并能预测其临床价值的,可以附条件批准。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所需的已上市中药增加功能主治实施特别审批。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12-26 12:51
                      回复
                        四、强化中药质量安全监管
                        (九)加强中药质量源头管理。修订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制定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指南,引导促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推动中药材产地加工,鼓励中药饮片企业将质量保障体系向种植加工环节延伸,从源头加强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控制。加强和规范中药新药用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明确质量控制研究相关技术要求。保护野生药材资源,严格限定使用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加强开展中药新药资源评估,保障中药材来源稳定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12-26 12:51
                        回复
                          (十)加强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加大飞行检查力度,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在传承中药饮片传统炮制方法和经验基础上,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饮片附录。持续修订完善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间产品和制剂等在内的完整的内控质量标准体系,保持药品批间质量稳定可控。推动中药制药技术升级,鼓励生产企业逐步实现智能制造。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12-26 12:52
                          回复
                            (十一)加强上市后监管。组织中药专项检查,持续加大中成药和中药饮片抽检力度,持续排查化解风险隐患,依法处置违法违规企业。聚焦掺杂使假、染色增重、非法添加、非法渠道购入中药饮片等问题,开展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推动地方政府落实地方监管责任,加强对中药材交易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无证销售中药饮片行为,持续净化市场秩序。基于中医药发展实际,研究完善按照省级饮片炮制规范生产中药饮片的流通政策。强化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对监测中发现的风险信号及时组织评估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加强中药说明书和标签管理,推进对已上市中药说明书中【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的修改完善。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12-26 12:52
                            回复
                              (十二)加大保护中药品种力度。修订《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将中药品种保护制度与专利保护制度有机衔接,并纳入中药全生命周期注册管理之中,发挥其对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以及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等中药品种的保护作用。支持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申请人按有关规定进行相关专利信息的登记、声明。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12-26 12: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