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7
聂赫留朵夫收到这封信,觉得又高兴又不高兴.高兴的是他意识到自己掌握了大量产业.不高兴的是他当年原是斯宾塞的忠实信徒,并且身为大地主,对斯宾塞在《社会静力学》中所提出的"正义不容许土地私有"这个论点特别折服.他出于青年人的正直和果断,不仅口头上拥护土地不该成为私有财产的观点,在大学里还就这个问题写过论文,而且真的曾把一小块土地(那块土地不属于他母亲所有,而是他从父亲名下直接继承来的)分给农民.他不愿违反自己的信念而占有土地.如今继承了母亲的遗产而成为大地主,使他必须在两条道路中间选择一条:或者象十年前处理父亲遗下的两百俄亩土地那样,放弃他名下的产业;或者承认自己以前的全部想法都是荒谬的.第一条道路他不能走,因为除了土地他没有任何其他生活依赖.他既不能放弃早已过惯的奢侈生活,又不愿意做官.再说,他也没有必要放弃这样的生活,因为现在已没有了年轻时的信仰.决心.虚荣和一鸣惊人的欲望,如今都没有了.至于第二条道路,要否定他从斯宾塞的《社会静力学》中汲取来.后来又从亨利.乔治的著作里找到光辉论证的"土地私有不合理"这个论点,他可怎么也办不到.
开始读托尔斯泰的《复活》了,从初中他就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高中后沉迷米兰昆德拉一直到大学,近几年沉迷村上春树。托尔斯泰和他们完全是不同类型的作家,写作的方向也完全不同,如果说写作方式的话,可能米兰昆德拉更介于两者之间,而村上春树已经脱离实际了,虽然他反映的是再实际不过的事情。在这里托尔斯泰用‘信仰、决心、虚荣和一鸣惊人的欲望’来形容年轻人的革命精神,当然,这是聂赫留朵夫自己回望过去时对自己下的定义。这几个词有些理应是对立的,但杂糅在一起又无比的和谐,甚至能使人会心一笑。有趣。这让我想起此前和富民说的一些零碎想法了。唉,我否定了一些伟大的同时又进一步肯定了他们。今天和富民聊天,说了一些近期以来思考的事情,同时对一些自己的改变进行了确认,但这和需要赞颂的一些事也并不冲突……我依旧会为各种情感而感动,只不过若去仔细剖析的话可能想得更多。
昨天卤锅做多了,今天又吃了一顿,吃的好撑。啊,下次真的不做这么多了。
当没动力码字的时候产生会拿起日记开始写,与心灵对话一番后就油然而生继续努力的动力。我写下这些文字的同时写作本身就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此后一切的情感表达不过虚妄之言。明心见性,所知所闻也逐渐塑造了人生。不必去有怀疑,走下去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