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要求,更加突出城市东部提升,努力在这张“白纸”上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编制东部三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专项规划,优化布局高铁东站枢纽片区,科学确定三区一体化启动区。推动市政设施、市级综合场馆、公共服务配套优先向三区布局,推进清溪大道改造提升工程,打通通港大道,启动池州二变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强路、水、电、气、热、网一体化建设。
2.推动东部三区三甲医院项目落地。
3.研究制定对接安徽自贸试验区方案,积极争取将东部三区纳入联动创新区。
4.统筹主城区与东部三区建设,主城区着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东部三区大力推进一体化发展,建设公园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到2025年,中心城市常住人口达到40万人,现代化滨江产业新城初具规模。
5.推进东部三区建设成为长三角新兴产业合作示范区、全市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产城融合发展新城区。
6.积极推动设立安徽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建成保税物流中心(B型),谋划建设综合保税区,推动中韩国际合作产业园建成高层次国际合作产业平台,推进空港物流园、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建成池州大数据中心、城市大脑、江南数字产业园。
7.新建5G基站500个以上,实现主城区和东部三区5G网络全覆盖,培育智慧园区、智慧景区、智慧厂区等一批示范应用场景。开工金山云感知城市(皖江)总部、启明星辰皖南安全运营中心、迪乐姆创新教育等数字产业项目。
8.今年交通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池州长江公铁大桥,这是我市构建“十字型”高铁格局、提升城市地位的关键性工程,要按照桥路站一体的思路举全市之力攻坚破难,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加快合肥至池州高铁、池州至九江高铁、池州至宣城高铁、池州—宣城高速。
9.加快G236青通河—黄山北路段建设。
10.推进平天湖东部区域棚改及生态修复。
11.力争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筹建,推进池州港口岸对外国籍船舶扩大开放,九华山机场列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加快引进培育外贸龙头企业,积极申建江南跨境电商产业园,新增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1个。
12.启动市档案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和图书馆项目。
2.推动东部三区三甲医院项目落地。
3.研究制定对接安徽自贸试验区方案,积极争取将东部三区纳入联动创新区。
4.统筹主城区与东部三区建设,主城区着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东部三区大力推进一体化发展,建设公园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到2025年,中心城市常住人口达到40万人,现代化滨江产业新城初具规模。
5.推进东部三区建设成为长三角新兴产业合作示范区、全市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产城融合发展新城区。
6.积极推动设立安徽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建成保税物流中心(B型),谋划建设综合保税区,推动中韩国际合作产业园建成高层次国际合作产业平台,推进空港物流园、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建成池州大数据中心、城市大脑、江南数字产业园。
7.新建5G基站500个以上,实现主城区和东部三区5G网络全覆盖,培育智慧园区、智慧景区、智慧厂区等一批示范应用场景。开工金山云感知城市(皖江)总部、启明星辰皖南安全运营中心、迪乐姆创新教育等数字产业项目。
8.今年交通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池州长江公铁大桥,这是我市构建“十字型”高铁格局、提升城市地位的关键性工程,要按照桥路站一体的思路举全市之力攻坚破难,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加快合肥至池州高铁、池州至九江高铁、池州至宣城高铁、池州—宣城高速。
9.加快G236青通河—黄山北路段建设。
10.推进平天湖东部区域棚改及生态修复。
11.力争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筹建,推进池州港口岸对外国籍船舶扩大开放,九华山机场列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加快引进培育外贸龙头企业,积极申建江南跨境电商产业园,新增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1个。
12.启动市档案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和图书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