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彝乡文学园地吧 关注:13贴子:258
  • 0回复贴,共1

常虹:好朋友(散文)【民族团结在漾濞征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朋友(散文)【民族团结在漾濞征文】
  文/常虹(彝族)
http://aabb46bb.imotor.com/viewthread.php?tid=3667&page=1&extra=#pid4461
  李斌和杨涛是我们初一(5)班最特殊的两名学生,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俩会成为好朋友,就像北极和南极走到了一起,让我吃惊。
  李斌是彝族,他顶着一头羁傲不驯的头发,身穿一身紧追潮流的运动服。在校园里遇到他时,总见他耳朵里塞着耳机,低头戳着手机,从来没个正形。开学第一天见到他,我就知道遇上了一个刺头儿。
  果然,开学没多久,他就频频违纪,逃课、打架。我不得不通知他的家长。
  他的父亲是一个老实的农村人,站在我面前满脸愧疚,并连连鞠躬。吓得我连忙扶住他。他用一口彝族方言说:“娃娃不听话,给老师添麻烦了,实在对不住!”他说话音量随着深鞠躬一同低入尘土。
  我看看一旁的李斌,他竟是没有任何反应。这是一个连父母都不会心疼的孩子,我该怎么教育他呢?
  他父亲叹了口气:“娃娃才三岁时,他家妈就跑了,嫌家头穷么,跑哪都晓不得了!我一个人带着他,没管教好。请老师原谅。”
  我心里顿时有些发酸,原来这个学生并不是毫无原因的叛逆。作为班主任的我,现在才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深感内疚,甚至自责。
  送走李斌父亲,我想了很久。这样的孩子,批评只会把他越推越远,我只能用爱心、耐心去拉近与他的距离。
  李斌因为太叛逆,班里的同学都不太愿意和他相处,杨涛却和他形影不离,这让我有些不解。
http://aabb46bb.imotor.com/viewthread.php?tid=3667&page=1&extra=#pid4461
  杨涛也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自一个傈僳族山村。
  杨涛和李斌不同,他并不是很张扬的学生,是一个典型的山里娃,性格内向、胆怯,明显是一个自卑的孩子。他是如何和李斌成为朋友的?或许是因为他们都是来自单亲家庭,有许多共同的经历,能够相惜吧。
  开学报到那天,杨涛穿着洗得发白的小学校服,矮小的身材顶着一头黑色卷发,手足无措地站在学生群里,勾着背,低着头,好像要把自己藏起来。
  第一次见他父亲时,我闹了个笑话。看着那个苍老的男人,我没多想便问:“你是杨涛的爷爷吧?”
  他有些尴尬,不过像是早已习惯这种尴尬,用夹着浓重傈僳族口音的方言回答我:“我是他爸爸。”
  旁边听到的学生嗤嗤笑起来。
  他小心翼翼地递过几百块钱给我:“娃娃不会装钱,老师你帮他装着,他要用时跟你拿。”
  我接过钱,仔细打量起他。他身上的一切都显得暗淡,穿着旧到看不清原色的外衣,皱巴巴的。微驮着背,黄黑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两只眼晴布满血丝。他的手应该是被核桃青汁沁得青黑,指头都伸不直,像螃蟹腿,里外都是茧皮,还裂开了一道道口子。如果不是带着孩子出现在学校,我甚至觉得他拿个破碗在街边一站,过路人都会给他几块零钱。
  “不好意思啊,你们入学手续都办完了吗?办完手续拿着行李到前面新宿舍四楼找宿管老师报到。”我愧疚地说。
  他好像没听明白,旁边的杨涛用傈僳族土话小声地给他翻译了一遍,他听后马上点了点头。
  杨涛还算是个听话的孩子,他因为妈妈早逝,同学又总是拿他父亲年纪大不识字来笑话他。加上他的智力有些落后于同龄孩子,在彩色的校园里,他似乎是黑白的。他话不多,同学多不愿意搭理他,再加上性格胆小内向,他总被其他学生嘲笑和捉弄。
  一天,几个调皮的学生把杨涛关在厕所里,不让他出来。快要上课了,他急得嘤嘤哭。这时候李斌突然出现,一脚踢开厕所门,并赶走了那几个调皮的学生。
  从那以后,杨涛渐渐把李斌当做保护人来依靠,对李斌言听计从。李斌不但护着杨涛不受欺负,逃课时也带着他,打架斗殴时也带着他。
http://aabb46bb.imotor.com/viewthread.php?tid=3667&page=1&extra=#pid4461
  曾有一段时间我一看到他俩就头疼。
  杨涛终究是个诚实的孩子,他不会撒谎,对我的问话总是老实回答。我问他,怎么总跟着李斌做坏事?
  他支支吾吾地说:“他不会看不起我。”
  “为什么这么说?”我很疑惑。
  “别的同学都嘲笑我,说我家穷,说我笨,欺负我,说我没有妈妈,他们还笑我说普通话有口音……”他的眼神很快暗淡,两只手也不自主地绞着衣角。“只有李斌不会笑我,他不会笑我方言口音重,他还教我说彝族话呢!我也会教他说傈僳族话,他说我们是好兄弟!”
  杨涛的心思竟如此单纯,两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早早尝到了生活的辛酸苦辣,他们是抱在一起取暖。我感到一阵心疼。
  我知道杨涛违纪都是跟着李斌学的,只要李斌学好了,自然就会把杨涛带到正道上。于是我把教育重点放在李斌身上。
  我对李斌说:“你看杨涛的父亲那么辛苦,为了撑起他们的家,他的手都苦变形了。家里卖核桃的钱,都拿来供杨涛上学了,他都舍不得给自己买件新衣服。你们是好朋友,你要多关心他,多帮助他。”
  李斌郑重其事地点点头。
  一天中午,我从校园走过,远远看到杨涛和李斌坐在花台边,两个人聊得很开心的样子。我心想是不是又在密谋干什么坏事了?于是我蹑手蹑脚向他俩靠拢,先是听到李斌说了几句彝族话,然后翻译给杨涛听,杨涛跟着念了一遍,发音很生硬,李斌被逗得捧腹大笑,杨涛也跟着笑起来。原来他们是在互相学习彝语和傈僳语。我一阵欣喜,或许我可以用这个机会接近他们。我便走到他俩面前。他俩看见我,先是一愣,随即眼神慌张。
  我弯下腰对他们温和地说:“老师是汉族,也很想学少数民族语言,我可以加入你们的学习吗?”
  他俩相视一笑,对我说:“当然!”
  “我也不白跟你们学,以后你们教老师说傈僳族话、彝族话,作为回报,老师教你们读古诗,好不好?”
  他俩兴奋起来,两颗小脑袋点得很欢。
  李斌兴致勃勃对着我说:“老师,你跟着我念,阿系则潮祚【1】。”
  “阿……阿什么?”我没听清,瞪大了眼睛望着他俩。他俩哈哈笑起来,李斌又念了几遍,我认真地跟着学。
  “李涛,‘你吃饭了吗?’用傈僳族话怎么说?”我问向旁边的李涛。
  “呃,让我想想……侬咋咋嘟。”李涛说了好多遍后,我终于学会了这句傈僳族话。
  “老师,老师,你说,喏阿瓦基。【2】”
  “老师,你学这句,这句好学,欧呦嗻国讼!【3】”
  在嬉笑欢乐声中,我终于拉近了与他们的距离,我们的师生关系不再那么严肃紧张。
  我们约定每个星期二的晚自习前在一起学习半小时。
  慢慢的我和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好,他们开始信任我,喜欢我,有什么心事都会对我说。
  过了一段时间,我竟然发现,李斌变了。他不再像只长满刺的仙人掌,用尖利的刺包裹住自己。他和杨涛好久没有违纪了。期末考试,他俩的成绩竟然都有了进步。我非常的开心,也由此明白教书育人是一个需要用心和爱去做的工作。
  我送给他们俩两本书——《小王子》和《窗边的小豆豆》作奖励。
  我说:“你们俩要交换着看哦。”
  他俩齐声回答:“那当然,阿系则潮祚呀。”
  【1】彝族话音译,翻译为:我们是朋友。
  【2】傈僳族话音译,翻译为:你要去哪里。
  【3】傈僳族话音译,翻译为:今天很高兴。
http://aabb46bb.imotor.com/viewthread.php?tid=3667&page=1&extra=#pid4461


1楼2021-02-10 14:4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