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痛苦与意志的煎熬
要了解人的意志――一切活动的根源,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它的全解是: 由意志产生意欲,由意欲产生动机,由动机产生活动。
无论是谁,只要能闭目静思,就会 知道自己的存在原是永无休止地受着意志的支配与奴役的,人受意志的支配与奴役,无时无刻不在忙忙碌碌地试图寻找些什么。每一次寻找的结果,无不发现自己原 是与空洞同在,最后不能不承认这个世界的存在原来就是一个大悲剧,而世界的整个含义就是“痛苦”二字。
如果人生没有任何痛苦(抑或灾 难),那么我们存在的目的就必然完全失败。事实印证,世界不能不是痛苦,存在不能不是失败。既然世界到处充满着痛苦,人从生命的欲望中产生痛苦,痛苦既与 生命不能分离,那么我们若把痛苦看作一种偶然和无目的的事,人的荒谬也就莫过如此了。每个人都有一个特殊的不幸。将许许多多特殊的不幸归纳在一起,难道世 界的规律不就是普遍的不幸吗?
就像没有遇到障碍的小溪总是向前 流淌一样,人和动物的本性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向来没有真正注意过或意识到什么东西可使我们的意志惬意畅怀,假如我们注意到这样的东西,我们的意志就会被 阻挠,就会受到撞击。相反,那些与我们意志相对抗、相阻挠、相干扰的东西,也就是说,所有那些令人不快或引起痛苦的东西,却会以极为清晰的方式,在我们身 上留下深刻的和直接的印象。就像我们对身体的健康状况不可能有一个直观的意志,而只可能感到诸如鞋子中有一个地方夹脚一样,我们思考的东西,往往是那些不 断纠缠于我们脑际的鸡毛蒜皮的琐事。总之,我们通常最关切的东西实质上是福祉和幸福的否定方面,以及与之相对的痛苦的肯定方面。
因此,我认为,世上最荒诞的事情――一个使所有形而上学体系都难以逃脱的荒诞,即把罪 恶解释为某种否定的东西。罪恶,实质上是肯定的,正因此,它才成为活生生的东西。相反,善德,即所有幸福和欢乐,不过是否定性的东西,不过是对痛苦的根除 和欲望的取消。这就是说,我们总发现快乐实质上并不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多;而痛苦却总是比我们通常预想的多百倍。
当一个青年还不是大学生时,他对 大学的遐思是多么绮丽啊。一旦他作了大学生,很快便会说“大学生活不过如此”!我们经常遇到的痛苦,却常比我们所想象的痛苦还要多。只有中年丧妻老年丧子 的人,才能真正了解痛苦。在人的心里自然趋向上,我们却又常忘记自己过去的快乐经验,对于痛苦的遭遇却很少有人能磨灭,这就证明人在本性上原是与痛苦同在 的。当我们面临各种不幸和悲惨的遭遇而急于得到安慰时,只要观察一下他人的不幸和悲惨的遭遇――他人的不幸和遭遇往往超过我们――就行。我们很少听人说“我比你快乐”,却常听人说 “我的遭遇实际比你还要悲惨”。人人都乐于作如是说,这就说明人类的命运是多么悲惨了。
就人类的命运来说,有几天不是生 活在黑暗的日子中呢?历史随着岁月的进展而延伸,人不断地祈求着和平与安乐。但各个阶段的历史清清楚楚德告诉我们,国家的生活只不过是战争与骚动罢了,和 平无不像昙花一现的插曲。个人何尝不是如此呢?
假如我们要对在这个尘世上快乐和 痛苦究竟是前者压倒后者还是至少处于平衡状态的这种说法作一个简便而快速的检测,那么,我们只要把吞吃与被吞吃的动物的感受作一番比较就行了。
对每一外在不幸和内在困扰最有成 效的慰藉即是:去发现那些比我们更不幸的人。而且,在任何地方都可做到这一点。但是,这对整个人类的不幸来说,能说明什么呢?
历史给我们展示出各民族的生活, 然而它所叙说的不外是战祸与骚乱;和平年月,仅是作为偶然而短暂的停顿和插曲,转瞬即逝。个体的生活,也正是以同样的方式无穷无尽的博杀。这种博杀,不仅 仅是象征意义上同欲念和无聊的斗争,而且还是同他人之间的拼杀,他四面受敌,殊死搏斗,最后手握利剑而血洒疆场。
要了解人的意志――一切活动的根源,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它的全解是: 由意志产生意欲,由意欲产生动机,由动机产生活动。
无论是谁,只要能闭目静思,就会 知道自己的存在原是永无休止地受着意志的支配与奴役的,人受意志的支配与奴役,无时无刻不在忙忙碌碌地试图寻找些什么。每一次寻找的结果,无不发现自己原 是与空洞同在,最后不能不承认这个世界的存在原来就是一个大悲剧,而世界的整个含义就是“痛苦”二字。
如果人生没有任何痛苦(抑或灾 难),那么我们存在的目的就必然完全失败。事实印证,世界不能不是痛苦,存在不能不是失败。既然世界到处充满着痛苦,人从生命的欲望中产生痛苦,痛苦既与 生命不能分离,那么我们若把痛苦看作一种偶然和无目的的事,人的荒谬也就莫过如此了。每个人都有一个特殊的不幸。将许许多多特殊的不幸归纳在一起,难道世 界的规律不就是普遍的不幸吗?
就像没有遇到障碍的小溪总是向前 流淌一样,人和动物的本性也是如此。所以,我们向来没有真正注意过或意识到什么东西可使我们的意志惬意畅怀,假如我们注意到这样的东西,我们的意志就会被 阻挠,就会受到撞击。相反,那些与我们意志相对抗、相阻挠、相干扰的东西,也就是说,所有那些令人不快或引起痛苦的东西,却会以极为清晰的方式,在我们身 上留下深刻的和直接的印象。就像我们对身体的健康状况不可能有一个直观的意志,而只可能感到诸如鞋子中有一个地方夹脚一样,我们思考的东西,往往是那些不 断纠缠于我们脑际的鸡毛蒜皮的琐事。总之,我们通常最关切的东西实质上是福祉和幸福的否定方面,以及与之相对的痛苦的肯定方面。
因此,我认为,世上最荒诞的事情――一个使所有形而上学体系都难以逃脱的荒诞,即把罪 恶解释为某种否定的东西。罪恶,实质上是肯定的,正因此,它才成为活生生的东西。相反,善德,即所有幸福和欢乐,不过是否定性的东西,不过是对痛苦的根除 和欲望的取消。这就是说,我们总发现快乐实质上并不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多;而痛苦却总是比我们通常预想的多百倍。
当一个青年还不是大学生时,他对 大学的遐思是多么绮丽啊。一旦他作了大学生,很快便会说“大学生活不过如此”!我们经常遇到的痛苦,却常比我们所想象的痛苦还要多。只有中年丧妻老年丧子 的人,才能真正了解痛苦。在人的心里自然趋向上,我们却又常忘记自己过去的快乐经验,对于痛苦的遭遇却很少有人能磨灭,这就证明人在本性上原是与痛苦同在 的。当我们面临各种不幸和悲惨的遭遇而急于得到安慰时,只要观察一下他人的不幸和悲惨的遭遇――他人的不幸和遭遇往往超过我们――就行。我们很少听人说“我比你快乐”,却常听人说 “我的遭遇实际比你还要悲惨”。人人都乐于作如是说,这就说明人类的命运是多么悲惨了。
就人类的命运来说,有几天不是生 活在黑暗的日子中呢?历史随着岁月的进展而延伸,人不断地祈求着和平与安乐。但各个阶段的历史清清楚楚德告诉我们,国家的生活只不过是战争与骚动罢了,和 平无不像昙花一现的插曲。个人何尝不是如此呢?
假如我们要对在这个尘世上快乐和 痛苦究竟是前者压倒后者还是至少处于平衡状态的这种说法作一个简便而快速的检测,那么,我们只要把吞吃与被吞吃的动物的感受作一番比较就行了。
对每一外在不幸和内在困扰最有成 效的慰藉即是:去发现那些比我们更不幸的人。而且,在任何地方都可做到这一点。但是,这对整个人类的不幸来说,能说明什么呢?
历史给我们展示出各民族的生活, 然而它所叙说的不外是战祸与骚乱;和平年月,仅是作为偶然而短暂的停顿和插曲,转瞬即逝。个体的生活,也正是以同样的方式无穷无尽的博杀。这种博杀,不仅 仅是象征意义上同欲念和无聊的斗争,而且还是同他人之间的拼杀,他四面受敌,殊死搏斗,最后手握利剑而血洒疆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