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爷上世纪30年代生人,俺奶是上世纪40年生人,两位老人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60年代饥荒,70年代动荡,直到新世纪,苦难的人生一路硬是挺过来,还奇迹般的养活了四个孩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俺奶18岁就跟着俺爷了,纯朴与善良伴随了其一生,奶奶信基督,后来爷爷受其熏陶也开始信教,并渐渐的把吸了30几年的烟成功戒了,酒也不喝了。奶奶虽不识字,但是能把圣经完全读下来,记的儿时,每每放学还未进院子,就听到奶奶在读圣经的啷啷声,不时还和爷爷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受其影响,我小学3年级竟然把新约圣经看完了,而且还受了浸,入了新教,可始终是熬不过自己内心那份对西方教会的偏见汉人终究是汉人的想法,所以我还是归了中国的礼教。只是儿时那种好奇的美好,使终在爷奶苦口婆心下,仍然坚持每周祈祷,唱诗歌,最爱的还是每周一次的聚会(吃饼,喝耶稣赐予的美酒),美酒是爷爷用葡萄酿造的,馋嘴的饼是奶奶烙的。
听母亲说,我出生后,因奶水不足,家里更是穷的奶粉买不起,是奶奶用红暑嚼过后,一点一点喂我,然后再喂几口白糖水,喂了两年。困惑我很久的(为什么我不爱吃糖)直到母亲的回忆才给了我释然。记的小时候牙疼的不行,医生让拔牙,奶奶说好好的牙拔什么,只是小虫做怪罢了。于是奶奶每天一次用棉花沾上香油点着火,让我张大嘴巴,对着我的大牙醺,牙呲溜呲溜的烤的直响,其初可不习惯,可几天后我竟喜欢了这种感觉,一星期后牙真不疼了,可我还是装着老痛的样子,每天烤一次,让奶奶持续把那半壶香油一直用完,时至今日脑海里那燃烧香油的棉花味道仍回味无穷。
爷奶勤俭苦干,从不问己成家立业的孩子们要钱花,即使到去世那一刻。。爷爷年轻时,当过队长,村里红白喜事什么都找爷爷挑大梁,从我记事起,爷奶两个人起早贪黑的熬豆花,打豆腐,而且总不忘记给我们留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花。后来干不动了,爷爷蹬起了三轮车,去市场上进了不重样的咸菜,那几年,爷爷的摇铃呐喊声时常不绝于耳,而且每年过年都要带上我们兄弟几个去买烟花,给于我们快乐成长。如今繁花依然似锦,然那破晓的铃声只忆于脑海。
犹记的每次去爷奶的小屋,奶奶总拿出压箱底吃的给我们,直到我的小孩己5.6岁了,仍然把亲人们给老两口买的补品之类(自己舍不得吃喝)留着非心满意足看着让我们吃掉,喝掉。即使我当时己到而立之年。
爷爷上了年纪,患了糖尿病、白内瘴,由于骨质增生,腿脚也不灵活,可仍闲不下来,非逼着父亲和小叔,自己出资买了一辆老年三轮。爷爷在前面开,奶奶在后面给指挥路,卖不动咸菜了,就拾废品。那几年,路边上整齐的码着捡回来的袋孑和瓶孑,并不显的脏乱,都归功于奶奶的勤劳,记的某一日,看到奶奶在拆一个小电机上的线圈,让我难过的是那双布满老茧,背面一道道干裂口子的手,奶奶说,难受啥,吃***子都熬过来了,现在生活幸福着呢,这句话我仍记忆犹新。
2013年 爷爷病重急救入院,住院期间,爷爷几次拔掉氧气管,闹着对父亲说: 娃儿,俺木病,想家,咱回去。在场的人都眼泪婆娑。次日早晨,爷爷一碗稀饭还没吃完,头一歪,离世了。奶奶说爷爷没过去那个坎(老家有句老人们常念的彦话: 七十三 ,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爷爷过了七十三岁的坎,八十四岁终究是没过到)爷爷走的很安祥,去世时即没痛苦也没拖累几个子女,入棺之时,我尚未懂事女儿如肝肠寸断般苦泣,似乎又像懂得了什么。
爷爷去世后,父亲和小叔商量着,轮换着照顾奶奶,可奶奶那一家也不愿去,推辞满怨道:你们的饭油水太多太香,吃不惯。仍固执的自己一个人生活。
奶奶一个人生活,仍不忘去捡拾废品,父亲劝过多少次,仍偷偷的去捡。2018年那是一个酷热的夏天,工作当中接到父亲来电,传来了奶奶离世的噩耗,可我怎么也不愿相信。奶奶身体一直非常好的。我马不停踢,驱车回家,看到了母亲和婶婶正在为躺在地上的奶奶换穿寿衣,此刻无尽悲痛感,从四面八方拉扯着我的身体,令我颤抖不已,不能自己。
奶奶埋在了爷爷的旁边,两位老人又可以相伴了。
有人问佛,至亲的人为什么要离开我们,佛说:因为他们想提前去来世,为子孙后代铺设温暖的家。
清明时节,谨以此文-------祭奠天堂的爷奶

听母亲说,我出生后,因奶水不足,家里更是穷的奶粉买不起,是奶奶用红暑嚼过后,一点一点喂我,然后再喂几口白糖水,喂了两年。困惑我很久的(为什么我不爱吃糖)直到母亲的回忆才给了我释然。记的小时候牙疼的不行,医生让拔牙,奶奶说好好的牙拔什么,只是小虫做怪罢了。于是奶奶每天一次用棉花沾上香油点着火,让我张大嘴巴,对着我的大牙醺,牙呲溜呲溜的烤的直响,其初可不习惯,可几天后我竟喜欢了这种感觉,一星期后牙真不疼了,可我还是装着老痛的样子,每天烤一次,让奶奶持续把那半壶香油一直用完,时至今日脑海里那燃烧香油的棉花味道仍回味无穷。
爷奶勤俭苦干,从不问己成家立业的孩子们要钱花,即使到去世那一刻。。爷爷年轻时,当过队长,村里红白喜事什么都找爷爷挑大梁,从我记事起,爷奶两个人起早贪黑的熬豆花,打豆腐,而且总不忘记给我们留一碗热腾腾的豆腐花。后来干不动了,爷爷蹬起了三轮车,去市场上进了不重样的咸菜,那几年,爷爷的摇铃呐喊声时常不绝于耳,而且每年过年都要带上我们兄弟几个去买烟花,给于我们快乐成长。如今繁花依然似锦,然那破晓的铃声只忆于脑海。
犹记的每次去爷奶的小屋,奶奶总拿出压箱底吃的给我们,直到我的小孩己5.6岁了,仍然把亲人们给老两口买的补品之类(自己舍不得吃喝)留着非心满意足看着让我们吃掉,喝掉。即使我当时己到而立之年。
爷爷上了年纪,患了糖尿病、白内瘴,由于骨质增生,腿脚也不灵活,可仍闲不下来,非逼着父亲和小叔,自己出资买了一辆老年三轮。爷爷在前面开,奶奶在后面给指挥路,卖不动咸菜了,就拾废品。那几年,路边上整齐的码着捡回来的袋孑和瓶孑,并不显的脏乱,都归功于奶奶的勤劳,记的某一日,看到奶奶在拆一个小电机上的线圈,让我难过的是那双布满老茧,背面一道道干裂口子的手,奶奶说,难受啥,吃***子都熬过来了,现在生活幸福着呢,这句话我仍记忆犹新。
2013年 爷爷病重急救入院,住院期间,爷爷几次拔掉氧气管,闹着对父亲说: 娃儿,俺木病,想家,咱回去。在场的人都眼泪婆娑。次日早晨,爷爷一碗稀饭还没吃完,头一歪,离世了。奶奶说爷爷没过去那个坎(老家有句老人们常念的彦话: 七十三 ,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爷爷过了七十三岁的坎,八十四岁终究是没过到)爷爷走的很安祥,去世时即没痛苦也没拖累几个子女,入棺之时,我尚未懂事女儿如肝肠寸断般苦泣,似乎又像懂得了什么。
爷爷去世后,父亲和小叔商量着,轮换着照顾奶奶,可奶奶那一家也不愿去,推辞满怨道:你们的饭油水太多太香,吃不惯。仍固执的自己一个人生活。
奶奶一个人生活,仍不忘去捡拾废品,父亲劝过多少次,仍偷偷的去捡。2018年那是一个酷热的夏天,工作当中接到父亲来电,传来了奶奶离世的噩耗,可我怎么也不愿相信。奶奶身体一直非常好的。我马不停踢,驱车回家,看到了母亲和婶婶正在为躺在地上的奶奶换穿寿衣,此刻无尽悲痛感,从四面八方拉扯着我的身体,令我颤抖不已,不能自己。
奶奶埋在了爷爷的旁边,两位老人又可以相伴了。
有人问佛,至亲的人为什么要离开我们,佛说:因为他们想提前去来世,为子孙后代铺设温暖的家。
清明时节,谨以此文-------祭奠天堂的爷奶
